我为什么在“制脑权”三个字上特别认真?
在回头研究“制脑权”概念被引用的现象时,我显得特别认真。虽然我并不在学术界做事,只是一个有兴趣的业余专业人员,也研究一些问题,但是,我依然认为,中国人必须建立自己的文化秩序,而建立文化秩序的首要条件就是必须尊重他人的首创,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
有一个在英
可是,我作为“制脑权”概念的最早提出者,已经有许许多多人在引用我的观点,迄今为止,我没有发现一个人在引文后面注明是引用我的观点的。这简直让人觉得害怕!
要是按照英
中国的文人如何引用他人的观点?随便举一个例子:这位叫“蔡谋”的作者居然只用这种带有侮辱的口气引用一个很有创意的观点,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中国人的引用方式。
众所周知,历史上曾出现过影响深远的“制海权”时代以及后来的“制空权”时代,而今有人说,世界将进入“制脑权”的新时代,其实,不论是制海权,还是制空权都离不开人的智慧,制脑权更是讲到本质中去了,那就是人才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这个新时代——将是人才时代。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的趋势愈来愈显现,谁拥有最多最具智慧的头脑,并能充分发挥其智能效应,谁就占领了决战致胜的制高点。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这样,小到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也是如此。因此,现代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又是人才制度、机制、环境的竞争,也就是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能力及其科学水平的竞争。(蔡谋:浅议招贤纳才中的行为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