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品牌危机全回顾(7-8)


2006品牌危机全回顾(7-8)

 

七月
危机品牌:百度
危机起源:裁员惹众议
危机指数: ★★★★★
危机简述:7月10日下午,百度突然宣布撤销企业软件事业部,同时遭解聘的30名员工被要求数小时内离开公司,更有之前被解雇员工揭露百度此举是为了收回期权,以扮靓财务数据。随后,一则据说是其被裁员工与人力资源部的对话录音也被疯狂转载:一名月薪7000的销售经理被"侮辱性"的要求接受月薪600元的职位,否则将被裁掉。17日,百度表示录音是伪造的,进而公开指责搜狐恶意炒作。对此搜狐毫不示弱,不仅继续高调保留百度"裁员门"的调查,并专门开辟了"百度裁员博客也倾诉"的专区,打出"欢迎百度被裁员工来到博客倾诉台"的标题。

危机品牌:东航
危机起源:航班延迟冷漠待客
危机指数:★★★★☆
危机简述:7月5日,北京多家媒体报道称,因近日雷雨而延误航班的乘客遭受到了东航的冷漠对待:在距正常起飞时间不到一刻钟的时候,仍未被告知飞机是否能够起飞;航班取消后,乘客的餐饮住宿无人问津;部分乘客被安排在了距首都机场40公里外的地方过夜;更有女乘客面临与陌生男乘客合住的尴尬以及乘客向东航工作人员下跪求助的情况发生。

危机品牌:戴尔
危机起源:欺瞒消费者
危机指数: ★★★★
危机简述:7月初,戴尔陷入一连串麻烦之中。先是有消费者在网上反映所购戴尔笔记本的处理器与产品说明不符,并引起了众多有相同经历的网友共鸣。在媒体规模介入此事后,更接连带出新机蓝屏死机、严重漏电及独立显卡被更换为廉价的集成显存等丑闻。戴尔在7月6日终于承认自己的产品说明存在疏忽,在道歉之余同意整机退货,但拒绝消费者提出的双倍赔偿。

危机品牌:上海大众
危机起源:涉嫌歧视地铁族
危机指数: ★★★
危机简述:七月,北京西单地铁站中引发争议的POLO新车广告被悄然换下。广告词"挤地铁,就不用穿正装了吧?毕竟,你还没有买POLO劲取。"等被更平实的语言取代。此前该广告词被改写成"开POLO,就不用穿礼服了吧?毕竟,你还没有买私人飞机。"在网上流传。不过上海大众方面表示:个性化广告词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更换广告牌是企业正常的宣传步骤,有人质疑在意料之中,并不准备做出回应。

危机品牌:东南汽车
危机起源:菱帅刹车偏软
危机指数: ★★★★★
危机简述:7月,中国质量协会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交报告,要求对东南汽车的问题菱帅实施强制召回。因制动力不足、刹车偏软,部分菱帅车主早就向厂家建议召回问题车辆,并做出相应赔偿。但面对群发性汽车故障事件,汽车厂家的态度是:私下处理、对外封锁消息、拒不召回。这使原本普通的质量问题引发众怒。

八月
危机品牌:北京现代
危机起源:食言降价
危机指数: ★★★★
危机简述:8月8日,一次降价行动导致北京现代雅绅特的68名车主发起集体诉讼。该车3月份上市时,北京现代总经理卢载万曾表示"定价起码要维持两年半",并被作为主要卖点广泛传播。但这款定位在10万级的轿车上市116天后直降8000元。众多愤怒的车主表示,当初很大程度上是因保值的承诺才决定购车的,北京现代应公开道歉,并且赔偿相应的损失。面对"食言"指责,北京现代称其高管的一句话不能成为"承诺"依据。

危机品牌:珍奥
危机起源:直销牌照得而复失
危机指数:★★★★★
危机简述:拿到直销许可的首家内资企业珍奥核酸,迅即成为首家被停牌的企业。8月12日,针对珍奥集团在多家媒体的违规炒作行为,商务部负责人发表讲话,责令珍奥集团整改,整改期间停止其直销的相关核查、备案程序。同时要求获得直销许可的企业不得高调炒作,必须严格按照《直销管理条例》的要求进入实施程序。

危机品牌:沃尔玛
危机起源:工会风波
危机指数:★★★★★
危机简述:9日,沃尔玛发表声明,支持其在华所有商场组建工会。进驻内地十年来,沃尔玛在迅速扩张的同时,"抗会问题"始终伴其左右。7月29日沃尔玛晋江店宣布成立首个工会,不久又被外界质疑为"影子工会"。随着其它5家分店工会的破茧而出,沃尔玛表示,公司对中国工会已经有了新的认识,愿意与全国总工会友好合作。

危机品牌:国航
危机起源:上演斗殴闹剧
危机指数:★★★★
危机简述:中旬,"国航飞行员与乘客斗殴事件"被置于多家媒体的显要位置,空乘纠纷再次广受关注。事发当天,国航CA922航班备降天津,乘客吕先生与空服人员闲聊时流露的抱怨激怒了坐在一旁的副驾驶员,其暴跳如雷,指着吕先生大喊大叫。飞机降落目的地北京后,吕先生与飞行员再次发生争执,暴怒的飞行员突然挥拳相向,吕先生右耳中拳后倒地,后被鉴定其锁骨骨折。

危机品牌:柯达
危机起源:缺席听证会
危机指数:★★★★☆
危机简述:22日,就343名消费者投诉柯达LS443型数码相机存在缺陷的问题,中消协创造性的举办了投诉调解听证会,但柯达方面并未派代表出席。据消费者称,该相机存在"镜头不能自由伸缩;照片出现过度曝光现象;开机后黑屏,无法取景,且拍出照片为黑色"等问题。柯达曾提出消费者付费升级相机的解决方案,并表示收费维修符合国家"三包"规定。但消费者以柯达在台湾提供免费升级为由拒绝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