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同乡兰州黄页》印制方案


               一、发起单位:

甘肃华夏文化研究会是“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甘肃组委会骨干成员发起的群众性社团组织,系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4)甘社科联发第40号文件审查资格,甘肃省民政厅(2005)民管复字(2005)第13号文件批准成立,并颁发(2005)甘社证字第62 A 00030033号登记证许可开展全省性活动的文化研究类组织,2005年组织发起了文学流派“凉州兵团”在西部文坛崛起的亮相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目前,“凉州兵团”已成为武威人民骄傲的品牌之一!

                  二、出版宗旨:

  武威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名士辈出。同乡关系是仅次于血缘的一种亲密关系,据统计,建国以来迁徙到兰州的武威籍人士达6万余人,所以印刷《武威同乡兰州黄页》的任务迫在眉睫。俄国文学大师托尔斯泰意味深长的总结说:关系是一笔财富。中国古老谚语亦云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凉州兵团”不但是甘肃文坛的主力军,而且已成为武威同乡联谊活动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民…… 为了贯彻执行胡锦涛总书记于2003年12月19日至20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溶时尚的沙龙文化与古典的侠义文化为一炉,团结视武威为第二故乡的许多人士,既宣传武威的历史文化优势,又掀起一次投资建设武威的新热潮,振兴故乡武威的经济文化,为西部大开发事业做出贡献!

                   三、活动意义:

  (1)从开发角度讲,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决心促使中国经济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必将加大西部大开发的力度。共和国总理温家宝在甘肃省地质勘探六队担任工程师期间,就曾居住在武威的黄羊镇。武威的前辈们是西部大开发的先驱者之一,以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号召精神为动力,表现在兰武威人对西部大开发的空前热情,这一联谊活动理应载入西部大开发的史册。

  (2)从人格角度讲,活动立足成功人士的制高点,充分发挥武威在兰各界成功人士的作用,用武威人性格中侠义豪爽的优秀文化传统,以古老谚语中尊人等于尊自己的信条,帮助在兰武威人调整人生角度,突破固有的保守陈旧观念,树立起武威人勇于探索创新的改革开放形象。联谊活动将再次唤起全省对神秘武威的关注,必将召唤人才亢奋地投入到武威大开发的洪流中来。

  (3)从武威文化角度讲,霍去病远征开辟了历史上著名的河西四郡武威即是汉代河西四郡之一,因霍去病率将士耀武扬威而得名。著名作家张贤亮有句经典格言:西部丰富的文化资源必将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在省城展示武威文化的雄壮之美,再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优美意境,将为打造甘肃文化大省的品牌贡献一份力量,从而青史留芳。

  (4)从形象角度讲,以“凉州兵团”为中心的联谊活动时间长,磁性强,必将树立起新时代良好的武威人形象,沙龙因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凝聚省城武威同乡,必将得到众多武威同乡的捧场,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在新世纪的省城海洋中树立起完美的武威经济文化形象,必将佳话传千古,为故乡武威的企业产品营销铺平道路!

                       

                      四、活动内容:

  (1)征集同乡:不断寻找在兰武威籍人士和在武威工作生活过的兰州人。

  (2)通讯名录:筹备印刷武威同乡的通讯录,免费赠送。

  (3)策划咨询:为武威同乡提供省城各行各业策划咨询宣传服务。

  (4)观光旅游:每年在天马旅游节期间组织旅游观光团,返乡探亲,与武威领导交流,为振兴武威献计献策。

5)沙龙联谊:不定期举办同乡沙龙,增进武威市三县一区的同乡友谊。

6)成立商会:条件具备后成立甘肃省工商联武威商会

                    五、出版费用:

(1)       印刷费用:10000元,印刷一万册《武威同乡兰州黄页》。

(2)       广告费用:3000元,在兰州报纸上做广告征集同乡名单。

(3)       雇员薪酬:2000元。

                  六、赞助回报:

1)赞助企业的主要领导由甘肃华夏文化研究会授予名誉性职务。

2)在黄页的封面、封底、封二、封三和增加的彩色插页上做广告。

七、联系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