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时制的讨论点滴
前几日接到一位关心夏时制的陌生朋友的来信,共同讨论了关于夏时制的一些问题。现节录于此。
来信:
有些关于夏时制的问题想与你讨论。
通过将近一个月时间,我查了大量文献,包括中文英文,对夏时的看法褒贬不一
这其中有工程的,有社会方面的,让我觉得很迷惘。
我不知道您是什么职业,不过看样子您应该比较偏文才对。而我是一个学建筑的学生,更相信数字的东西。而诚如您所说,“观念的转变是最主要的”,但是我们靠什么来转变人们的观念呢,只是我们在喊可以节能人们就会信吗,这只是媒体的事吗?恐怕未必。现在的人,我想更相信数字,更相信客观证实的东西。确实,有许多例子都说明夏时制可以节能,但都是别的国家,在我国,无论如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失败的。
我本来想就建筑方面做一个模拟,看是否能够节能,也算为夏时制开个头。但是我看了一篇英文文献,他们做出的结论是在居住建筑中采用夏时制会导致能耗略微增加。细想一下也有可能,因为在建筑中不只是照明能耗,还有空调,设备,人员等等,别的是固定的,自不用说,但这空调能耗却是建筑中的第一位能耗,而它恰恰是应天气状况而变化的!夏时制固然能够降低照明能耗,但由于时间改变造成室外气象变化应该会导致空调能耗增加,那么会不会最后真的是总能耗略增呢?如果真是这样我的工作也就失去意义了!
而且看到一篇英文说在刚进入夏时制的那天,事故比平时提高8%,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因素,它确实造成了伤害!但又有文献说,在实行全年夏时制每年可以减少171个步行事故,(约占总步行事故的13%),195个驾车事故,(约占总驾车事故的13%)。都是不同的观点,所以真的很难做!
诚然,有那么多国家都在实行,也确实有明显收益,但到底适不适合于我国呢???我国的管理,民众的认识,是不是已经发展到可以趋利避害的程度呢?就算适合,怎么样才能转变人们的观念呢?
我真得觉得很混乱,真的,我想为我的国家做点事,却不知从何做起!我觉得我没法确信,至少现在还没法确信夏时制的利弊取舍!
您说转变观念是首要的,那么您能说服我对此深信不移吗?我应该还算是一个比较好说服的人吧。:)因为从根本上我愿意接受它,我只是想找到让我相信它的理由而已!
2006.5.18
回信:
来信收到,迟复为歉。
看来你真的查阅了不少资料,而且很全面,这些资料对于夏时制一定会很有用处的。
夏时制利用人们既有的时间观念,人为地将时间提前一个小时,从而使得人们在夏天提前一个小时睡觉,以达到节约照明用电的目的。大多数人们晚上就寝的时间都由一个时间概念决定的,如10点半,11点等,有的以某电视节目的结束为就寝的时间标竿:如看完晚间新闻等。还有学校宿舍规定11点熄灯。等等。提前一个小时,即把原来的10点当作11点,势必将公众的就寝时间提前一个小时,从而使大部分的家庭提前一个小时熄灯。还有一些公共设施,如户外的照明等,也有确定的时间(如11点,或12点)降低照明强度。所有这些都可以降低照明用电的消耗。
我不是学建筑的,所以对您提到的建筑能耗不了解。我的直观的想法是:夏时制没有改变太阳对地球的照射,所以也不会改变天气状况和温度;夏时制也没有增加人的数量和对能量的更多需求,所以夏时制也不应改变建筑的其他(照明除外)能耗。就空调而言,它的开与关是和气温有关,并不与时间有关。对于上班族来说,夏时制使得人们下午提前一小时回家,早晨也提前一个上班。晚上的一小时可能比早晨的一小时温度要高,所以可能会增加空调的使用,这大概就是你说的“在居住建筑中采用夏时制会导致能耗略微增加”的原因。但是我们也必须想到,在办公建筑中就会因为提前一小时上班而节约了能耗。社会的资源应该全面考虑。只考虑居住建筑显然有失偏颇。
至于你提到的交通事故率也应该考虑这些数字来源的科学性。如,它的统计数据来源的可靠性,采样的范围,时间,比较的方法,等等都会导致数据的不同。即使前面所述的采样的各个方面都很一致和科学,你在信中提到的几个数据也不矛盾:一个说是夏时制实行的那一天,事故比平时高,这可能是由于调整的当天人们的时间还暂时没有调整过来的原因。而另一组数据则说明整个夏时制时期内的事故率降低,这是应为由于时间提前了一小时,大家的外出活动时间更多的是在白天进行,从而降低了事故率。
我的解释不知能否使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