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理论”与“改革实践”
一种改革理论,上边的人提出来比下边的人提出来风险要小。下级领导和老百姓讲的什么话,周围和上边都有许多一手拿尺子、一手拿鞭子的人,先把你所讲的每一句话拿起来量一量,要是不合“法度”,就要抽打你。而上边的人讲话则不一样,尤其是最上边的人讲的话。俗话说“上边放个屁,下边搞落气”。可以说,最高领导人讲的每一句话,甚至是不假思索、随便讲出来的话,都会有人从马列经典中找出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思想原则,来证明这些讲话的“真理性”、“英明性”、“继承性”、“结合性”、“发展性”。所以一种改革理论,下边的人提出来需要更大的“胆”,而且不易受到重视和推行;上边的人提出来需要更多的“识”,而且较易受到奉承美誉和实施。
一种改革实践,上边的人去做比下边的人去做风险要大。在体制转型时期,有时候钻政策的空子本身就是一种改革(一边破一边立)。任何一种完善的政策都有空子可钻,这样一种实践不是上边的人所能做的。再者,上边的人搞某一项实践,总要顾及全大局,不轻易下手,一旦错了不仅引火烧身,而且会造成全盘失误。而下边则可大胆地干,干好了可以树一个榜样,干错了也不会一个驴子带坏一群马。所以上边的人老叫下边的人解放思想大胆干,而他们自己有时候反倒思想不解放、畏缩不前,这里面有学问,下边的人要懂。
一个成熟的大领导一定要学会“讲”,一个成熟的小领导一定要学会“干”。下边的人在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要凡事都请示上边的人。一件富有改革意义的事情,上边的人会很为难,要批准你干,又怕干错了引火烧身、自己承担责任;不批准你干,又怕失去成就一件好事和领导有功的机会。人的本性是明哲保身,有很多富有改革意义的事情,就是因为请示上边批准而被扼杀了。因此下边的人要大胆去干,英明的上级会睁只眼闭只眼,让你去“试验”。你干成功了就要归功于上边的“政策理论”和“正确领导”,而千万不要归功于自己。不要让上边的人感觉你对他有威胁,即使要把你树为改革英雄,也是上边的功劳和英明领导,这样你就会有升迁的机会。如果干失败了,那就要认命,千万不要归咎于上边和周围的人,这样可以留得几个朋友和翻身的机会。
(陈嘉珉, 2001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