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的真话与假话的价值比较


 

 

                    劳模的真话与假话的价值比较

 


    这是一件30多年前令人难以忘怀的现在还具有新闻价值的往事。

    当年有一位闻名全国很红的劳动英雄,他有一次参加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有上级领导参加的讨论会上,他没有按照临行前单位秘书教他赞扬单位的话去说,而是按照临行前工友们对他说的话作了发言,其结果大事不妙了。

    这位劳动英雄说:我来参加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临走之前,工友们对我说,你见了上级领导,你敢不敢说真话,敢不敢把单位的问题向上级领导反应,我说我敢。接着,他把工友们对他说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搞特殊化问题一五一十的都捅了出来。什么特殊化呢?就是单位领导每家盖了个不到5平米的小橱房,领导到小食堂陪吃陪喝等,搁到现在连鸡毛蒜皮都不算,可是在30年前已经是一个很大的不正之风了。

    记者根据这位劳动英雄的发言作了如实报道,各大报纸广播电台上了头版头条,报纸还配发了这位劳动英雄神采飞扬的照片。消息首先是广播电台播出的,工人听了很高兴,翘起大母指说真不愧为是劳动英雄,敢替咱们工人说话。可是领导听了消息却不高兴了,他们说三天劳模当的就翘尾巴了,叫你当劳模你就是劳模,不叫你当劳模你就不是劳模,真不识个数!

    为此事,第一个挨训的是教他发言的秘书。领导训秘书是怎么教的?秘书说我教他几遍,他都能背下来,还背一遍给我听。他每次出去参加劳动模范表彰大会都是按照我教他的稿子讲的,没有想到他这次在上级领导面前怎么就没有按我教他的讲呢?临行前我还再三责问他要讲好,他说你放心,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我明白。

    劳动模范大会结束了,按照惯例单位要组织人锣鼓喧天,夹道欢迎。可是,火车到站没有一个人去迎接他,他自己提个小包回家了,从此再也不让他去参劳动模范大会了,又选送新的劳动模范去参加劳动模范大会……

    这件事虽然已经是30多年往事,可在我心里就是挥之不去,它就象发生在昨天。劳动模范的发言有什么就说什么,为什么讨论发言必须按照单位教他的稿子讲?为什么讲谎话、说假话锣鼓喧天夹道受欢迎?为什么讲真话、说实话群众高兴而领导不高兴?真话与假话在工人与领导之中反差为什么就那么大?不是说领导对群众批评要闻者则喜么?怎么对批评闻者则怒了呢?

    真话与假话的价值比较,大家当时就有几种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借劳动模范的嘴讲假话欺骗上级领导可能要比自己亲自讲假话欺骗上级领导可信度要好,价值要高。另种观点认为:讲真话值。最有价值的是讲真话。讲真话不需要教,讲真话、说实话、心里有啥就说啥。劳模讲真话,可以提高劳动模范的自身价值。还有种观点认为:讲真话不值。讲真话倒霉的是自己,对个人而言,一点价值没有。如果劳动模范按照教的去说假话、说好话,他还可以继续走红。 一些单位的劳动模范不是凭实干干出来的,而是凭嘴讲假话讲出来的,难怪好多先进、劳模都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呢!
    
    劳动模范的最大的价值就是: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干老实活。党中央一惯重视劳动模范的示范作用,把树立劳动模范作为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手段,借以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去。每一次全国和地方的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中央领导和地方领导都要和劳动模范一起座谈,劳动模范都可与上级领导领导近距离亲密接触。中央领导和地方领导最喜欢的是来自最基层的劳动模范能带来真实的情况,都想从劳动模范嘴里听到真实声音,通过这个特殊的先进渠道了解更多真实的社情民意,为中央的决策和地方的决策获得更加准确或者更高的价值依据。事关重大,作为劳动模范见了上级领导实话可以多讲,假话一定不可多说半句。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