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硕斌

●刘硕斌(法喜)
资深管理专家、管理思维研究专家、深圳现代禅悟学研修中心禅悟导师;现代禅悟学、思维力源头修炼、融通之道、诊断式管理理论体系创始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专家讲师;第三代“融通智慧型”代表讲师(第一代知识型,第二代学习型);中国管理思维培训网、大坤思维管理咨询首席管理咨询顾问、首席讲师。

十五年大型集团企业高管和管理顾问工作经历:六年著名大型连锁集团3000人以上营销团队、服务团队管理经验;四年大型台资企业集团近两万人的生产型团队管理经验,以流程优化、结构优化、细节控制、人才战略、团队建设为管理手段直接为公司降低成本近30%,生产效率提升二十多个百分点。后长期从事企业战略、品牌、营销体系、创新赢利模式、人力资源、系统管理等综合性项目研究及咨询,目前仍身兼多家企业的高级管理顾问。

刘老师长期致力于企业运作模式和管理思想比较研究,致力于对先进管理思想的思维研究,广泛融通现代企业管理各类理论体系,及儒、释、道、禅、易经、中医、风水等中西方文化精华,并针对当前咨询和培训业急弊深究企业医道,创立以企业问题及问题走势为回归的实战型咨询式理论体系——诊断式管理;同时还创立了以思维力源头修炼为智慧成就的“深圳现代禅悟学研修中心”,系国内深具文化和学术功底,深谙融通之道的实战实力型咨询顾问、专家讲师。

其核心著作《融通之道——从知识、能力到智慧》被学界称为“智慧学的里程碑”;企业智慧学著作《企业医道——企业大智慧》掀起了企业界由学医术向学医道转变的革命;最新著作《顿悟——信息时代高效学习与领悟之道》即将出版。

●刘硕斌老师主讲的核心课程
《国学思想精髓与领导智慧》
《禅悟、压力释放与养生之道》
《国学与智慧人生》
《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
《创新思维领导艺术》
《诊断式管理——问题的深度分析与解决》
《企业中层管理的管理能力与技术修炼》

●刘硕斌老师根据客户需求研发和讲过的各主题课程
    经管类:《企业职业管理的九大专业技能与素养》、《企业中层管理的管理能力与技术修炼》、《创新——变革管理》、《领导力与企业有效管理》、《赢在思维力+执行力》、《诊断式管理——问题的深度分析与解决》、《领导力和打造高绩效团队》、《创新思维领导艺术》、《职业素养、心态与智慧人生》。
    国学类:《禅、道与智慧人生》、《道德心性与智慧人生》、《老子道德经与企业管理》、《道家思想与企业战略决策》、《儒家思想精髓与企业经营管理之道》、《易经与企业管理变革》、《佛法智慧与企业管理》、《国学精髓与企业文化》、《大智慧精进参禅证悟班》。
    公开课类:【商道、禅悟、压力释放与静默养生】精修班、【现代禅悟与企业大智慧】高级研证班、【现代管理知识体系融通顿悟】智慧精进禅悟班。
    
●   刘硕斌老师讲课或辅导过的单位
    学院、教育培训机构: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中大职业培训学院、广东工业大学、深圳经理人进修学院、深圳电信培训中心、深圳问鼎等几百家机构。
    
电信、移动、电力、银行: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移动广州公司、湛江移动、中国移动汕头公司、中国移动泸州公司、内蒙移动、深圳电信、佛山电信、泉州电信、中国南方电网江门电力、贵州铜仁电力、湖北孝感电力、云南玉溪电力、四川遂宁电力、甘肃武威电力、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上海电力、四川达州电力、江西电力、南京电力、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北京移动等几百家企业。
    
其它客户单位:鄂尔多斯集团、可口可乐上海申美公司、百度公司、广东工商联合会、广东省总商会、深圳市委组织部、深圳国税局、深圳海事局、深圳弘法寺、深圳华为、深圳世联地产、深圳同仁堂、深圳飞达电子、杭州中天集团、北京鑫峰建筑集团、江苏中大集团、北京泰康人寿、新华人寿、本土最大西式快餐华莱士、浙江年年红、北京胜天世纪、海口天丹公司、湛江法院、广东日立电梯、海南机场集团、梅州广播电视台等几百家企业。

关于南师论精气神之疑论


 南 怀瑾老先生《如何修证佛法》P241:

……精气神是什么东西?拿现在的名称来比方,就是光、热、力。精就是热,神就是光,气就是力,缺一不可。假如宇宙没有太阳能就完了,神等于太阳光,神能生“气”,太阳光照射到地球,地球有吸引力,自然吸到地心,重新冲上来,化成云气,这些同炼神化气是一样的道理,气再化精。

 

疑论一:何谓“精气神是什么东西?拿现在的名称来比方,就是光、热、力。精就是热,神就是光,气就是力,缺一不可。”?

该比方有些牵强,老先生对光、热、能、力、质量等现代概念似乎缺乏足够...

Read more

关于禅、参禅、禅机与禅宗公案


        当今著作《现代禅悟公案集——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这本书,于禅实在是画蛇添足之举。既知还为?大事因缘未了故。世界是非本已很多,算是再添些是非机缘吧!若无是非机缘哪里容易有得入的方便。所谓娑婆世界,正好入道。

何为禅?

佛学通常谓之禅定、静虑、思维修等等。这些均不过是个概念,即使是高僧大德,也因自身解悟机缘和印证程度各不相同,演绎就更是天马行空,逐渐变得抽象而玄妙,玄而无路,以致后代子孙无法入门。

首先,禅宗谓之宗,而不谓之禅教。宗是宗,教是教,宗教含两个概念,宗具生命源头之意,好比每个...

Read more

关于南老禅宗机锋与学禅易小乘之辨论


       最近有闻曾跟随南老先生40多年零项修炼的创始人王绍璠先生70岁就走了,想到南老近百岁高龄时不免忧虑,今年不管如何大小是个坎啊。还是得抓紧时机就一些法缘此生做个了断,也算是该篇文字的机缘所在吧。

2008年读到刚出版不久的南怀瑾老先生的《庄子諵譁》,对南老讲课论到的禅宗机锋见地恐有误人慧命之嫌,当时为之留下了一些文字。今会同其以前《如何修证佛法》(1995年重印版)关于“走禅宗路线充其量得个法身”误我近十年的一个大悬疑见地做个辨证,以免更误后人。

南老先生《庄子諵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P220...

Read more

关于南师论眼识、命根死了之疑论


        南 怀瑾老先生《如何修证佛法》P207、P208:

……八识规矩颂: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下面两句要注意: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人在临死前,昏迷了,前五识逐渐散坏,阿赖耶识最后才走。投胎时,则是阿赖耶识最先来。

现在科学时代,佛学有些问题来了。请问刚刚死的人,眼睛马上挖下来,放在冰库里,可以移植给别人,那么这眼识死了没有?同理,肾脏移植时,肾脏的命根死了没有?

……人死了,意识先离开身体,第七识也先没有了,在全身还没有完全冷却之前,第八识仍没...

Read more

生命宣言:所有生命正行进在修行的历程中


 【说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灵识具,能知能觉即具,识性发动,时空即成。但无始之劫,心之灵识怎么开始,一念灵明怎么开始则是佛法大问题。】

 
第一章,灵的产生
 
宇宙之初,时空之源;
无极之禅,太极混沌。
无知无明,性缘和合;
一念灵明,自此开张。
 
开天辟地,宇宙洪荒;
清升于天,浊降于地。
日月盈亏,黑白更替;
风云激荡,雷电霁雨。
 
天地气交,阴阳和合;
生气氤氲,生命始生。
藓占山石,蕨漫山野;
丛生木长,枝繁叶茂。
 
山石植物,结构遍野;
溪水洋流,符号天成。
信息弥散...

Read more

关于南师论释迦佛修无想定、非想非非想定之疑论


南 怀瑾老先生《如何修证佛法》P2、P3:

……我们谈到释迦牟尼佛,在学无想定三年以后,发现那不是道而丢掉,并不是他没有修成,而是修成后丢掉了它。

……佛学的“非想非非想定”,这个名词很美。“非想”,不是我们普通惯性的思想境界;但是“非非想”,不是思想,勉强就说它是一种灵感吧!是一种超越思想的灵感。

“非想非非想定”与“无想定”的这个“定”,完全不同。无想定是把思想完全灭掉,而这个非想...

Read more

孙悟空的金箍棒演绎了什么修行原理?


   孙悟空的兵器是东海的“定海神针铁”,也称为“如意金箍棒”,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一段乌铁,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孙悟空代表生命能知能觉之心,心能大能小,能长能短,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可有形也可无形,正如金箍棒之“如意”二字。心之正业在觉悟和印证空性,此乃古今过来人之必然。否则心必然不入正业而心为物役,必落术数旁门之功用。孙悟空常逞棒打斗,其金箍棒代表的正是心未入正业时术之功用。
  &...

Read more

关于南师论人死时阿赖耶识最后走之疑论


 

怀瑾老先生《如何修证佛法》P207P208

……八识规矩颂: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下面两句要注意: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人在临死前,昏迷了,前五识逐渐散坏,阿赖耶识最后才走。投胎时,则是阿赖耶识最先来。

现在科学时代,佛学有些问题来了。请问刚刚死的人,眼睛马上挖下来,放在冰库里,可以移植给别人,那么这眼识死了没有?同理,肾脏移植时,肾脏的命根死了没有?

……人死了,意识先离开身体,第七识也先没有了,在全身还没有完全冷却之前,第八识仍没有离开。趁着眼球这一点暖、寿、识的余力还在时,如果把...

Read more

中国破局,大智慧是根本


 一、破解复杂局势最好的思路:统一世界人民思想,和合人心

       当前世界局势乱象纷呈,各国各民族各宗教团体为了自身利益,已罔顾事实,罔顾道理,一味在心机谋略上玩弄,故纷争叠起。各国各利益集团首脑权衡利弊,均游走于各类权、利底线与边界,似乎谁也不敢豁然打破这个相对的动态平衡体系。短期内难有了结,相互消耗资源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打破旧的,创建新的平衡体系是有风险的,既然风险难以预测,既然难破迷局,为什么一定要破呢?对立、对抗永远无法比“和合”价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