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郝亚洲

独立商业评论作者

商业模式已死,价值模式永生


  龚焱、郝亚洲/文

  传统经济学的诡辩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发现,除了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要素之外,还存在大量剩余要素在推动经济增长。虽然,这些剩余要素的贡献率高达80%,但是传统经济学在此前200年间并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去解释剩余要素。

  传统经济学似乎一直在静止均衡态中徘徊,生产的任务永远是满足市场需求,并努力将供给等于需求。即使是当下,也有诸如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经济学家罗伯特·戈登这种保守派,他宣称经济增长是是人类历史中的特殊事件。言外之意,这不是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

  这种诡辩并没有为经济学解围,因为我们似乎一直生活在...

Read more

和新世界断背


世界观1

我在读过程哲学导师怀特海的书时,被里面的一句话深深打动,“在每个明显过渡的年代,人们都在无声而被动实践着一套正在过时的习惯和感情模式。与此同时,一整套新的习惯正在形成。在这个漫长的时期,夹杂着衰亡者的悲惨和新生命的朝气。”过程哲学的精髓是自然作为有机体的结构性进化,也就是说,进化是必然的,但是进化到什么样子,我们无法预知。

不管世界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是技术的使用者或者被影响者。你就是自然有机体中的一员,在这个明显发生着巨大变化的时代里,问题不在于我们骑不骑到新世界的背上,而在于你是否有能力挣脱即将死亡的机体,成为新的自己,和自然共同进化。

世界...

Read more

创业公司需要“管理”吗?


这是一个月以来我被问到最多的问题,也是我对别人问的最多的问题。

答案很有意思:

搞管理研究的人认为,不需要。创业者说,需要。

当然,还有处于两者中间的人群,比如培训师。他们赖以大杀四方的法宝就是告诉大家,产品比管理重要,可他们的课的主题是“管理”。

这个问题很重要。在我眼里,其份量等同于“创业者是企业家吗?”

在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差异性。比如,商学院的学者每天忙着讲“失控”和“去层级”。身在企业的人却每天在定战略、KPI,利用组织强大的层级属性进行运营。究竟孰对孰错?

首先,我...

Read more

波音之鉴:开放式创新没有“梦幻”


  波音“787”,人们心目中的“梦幻飞机”,从波音公司宣布生产此机型开始,就被赋予无限希望,至今已接到来自50个客户的710份订单。然而,“787”的交付却一拖再拖。从2007年拖到了2009年的夏天,最新的消息表明,拖延还没有结束。

  是什么导致“梦幻飞机”难以成为现实?

  从目前披露出来的消息看,波音的100多位全球合作伙伴中,有的没有按时完成任务,或是完成之后,波音骤然发现,在机翼和机身的连接上出现了很麻烦的结构问题,等等,而这些问题均来自于波音近些年来声名鹊起的&ld...

Read more

发现他们的匮乏与渴望


  越南青年Nguyen Van Hon每天在湄公河上划着载满Sunsilk洗发水和Lifebuoy香皂的木船,穿梭于几个偏远得被人忽略的村落。当地农民很穷,但他们同样需要这些品质较高的日用品,Hon的生意因此兴旺起来,每月能够赚得125美元,是过去收入的5倍。在越南,联合利华有10万个这样的个体推销者,为公司实现了高达3亿美元的销售收入。

  故事中最耐人寻味的是Hon苦行僧般推销产品的方式。没有石破天惊的创新之举,也不是轰轰烈烈的明星传奇,他所做的仅仅是挨家挨户送货上门。但不能小看他的作用—他用一种近乎笨拙的方式,完成了企业和低收入市场“最后一公里&rd...

Read more

被看空的谷歌


  当苹果的粉丝们正在被一代接一代的iPhone搞得惊声尖叫的时候,当诸多数字巨头逐鹿移动数字市场的时候,谷歌在干什么?

  谷歌宣布其开发的第三代手机NexusOne停产,原因是销路不佳。很多人将这一举动看作谷歌在移动市场的一次失败,然而谷歌却认为这不过是一次创新失败,无关大局。但不久,谷歌股价已经悄无声息地下跌了21%。

  单一模式窘境

  华尔街的分析师们指出:谷歌的业务模式过于单一。

  在搜索业务每年增长30%或40%,而谷歌的收益每年增长60%~80%时,其单一的增长模式还可行。但从长期来说,搜索业务的年增长率在15%~17%之间,谷歌赖以生存的大环...

Read more

台湾管理:传统中的摩登


  无论是情绪,还是理智,我们在了解“台湾管理”命题之前,必须将台湾作为文化主体看待,因为这是了解台湾当前种种现象的前提。按照肖知兴对明茨伯格理论的解释,管理是“艺术+科学+手艺”。那么管理也是逃避不了文化属性范畴的。

  摩登之路

  摩登(modern),又译为现代,前者更突出了主动和潮流之意。在文化的立场上说台湾很摩登,是想突出台湾文化的两面性,这是台湾作为文化主体希图在传统和现代性之间完成自我构建的努力。

  1895年,台湾被当时的清政府割让给了日本。作为亚洲最早进入现代性社会的国家,日本人逐渐将“现...

Read more

你的社交媒体战略走偏了吗


  最近在美国风头正劲的社会化战略顾问Tara Hunt讲过这样一个案例:当年她曾经在一家风云级别的大公司任职,主要负责组织变革工作。一次她在Twitter上发了一通感慨——在普通人眼里无非就是人生苦短之类的话。谁知道,此举惹怒了公司的管理层,从法务部到高管分别找她谈话,希望她知道这么“随意的发言”可能会损害公司利益。再后来,公司以防止泄密为由强令她关闭了一切社交账户。可想而知,这位刚烈的女性选择了离职。也正是这个事件,促发了她研究社会化组织这个新课题。

  Tara Hunt认为,只有少数超级品牌可以在众声喧哗中突围。社交工具在大众...

Read more

众包的困境


  2010年,众包概念曾在中国非常盛行。实际上,它对我们的冲击力是思维层面的,或者说是媒体层面的。

  但2年过去了,这个词逐渐从大众的眼中消失。理由是,我们至今看不到一个完全依靠众包崛起的成功案例。

  众包的实质:它是管理的问题,而非模式的问题

  关于众包,伦敦商学院战略与国际治理系的教授朱利安·伯金肖(Julian Birkinshaw)曾经说过以下几段话:

  在众包和社交网络这个令人激动的新世界里,人们很容易就对这一世界着迷,并相信那些‘世界从此不同’的话。要在Web 2.0向我们提供的机会和管理大企业的持续现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