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雪根

媒体从业人员,财经记者,中国房地产媒体十大领军人物。主要从事房地产汽车家电等产业报道。

董藩教授的楼市谬论可以休矣


  日前参加央视两会特别节目《我建议》的录制,我与王石、董藩,还有一位学者作为嘉宾,谈房价及住房保障问题。节目刚开始,董藩教授就亮出他的观点:房地产没有泡沫,房价收入比不能作为衡量房价的标志,房价不能下降,政府必须赶快救市,等等。我极不同意他的观点,当场就予以反驳,在场的万科王石、远洋李明、绿地张玉良等开发商也不赞成他的看法

   房地产是否有泡沫?泡沫,只是经济过热的形象说法,学术上并无严格的界定,这是导致各执一词的主要原因。但如果睁开眼睛看一下事实,就会承认“房地产泡沫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王石语)。2003年时,浦东江滨某项目,价格为每平方...

Read more

为保障房辩护:市场化的大敌不是我


为保障房辩护:市场化的大敌不是我
 

不久前,我在一篇评论中曾称2009年是“两房制”元年,我说的“两房制”指的是:住房制度将由商品房和保障房两部分组成,保障房在更多的政策资金信贷等支持下将加大建设规模,与商品房平分天下;商品房价格理性回归,并向普通商品房靠拢。政府负责保障住房,市场负责商品住房。

保障性住房从不起眼的配角成为主角,其发展变化,无疑将主导住房制度的变迁,并改变未来中国楼市的结构,因此,弄清楚保障性住房的概念,并非只是文字游戏。目前,除商品房外,不是完全市场化的住房主要有经济适用房、两限房、廉租房,此外,还有政...

Read more

2009年:开启两房制元年


10年前,为了拯救亚洲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适时启动房地产市场化改革,房地产业迎来了市场化狂飙突进的黄金十年,中国经济驶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10年后的今天,一场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势头更猛的全球金融危机拍岸而来,面对这场仅次于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经济衰退,中国政府放弃了坚守三年的房地产宏观调控,大胆出手,重构住房制度。目前新的住房制度的结构已经比较清晰,除保留商品房外,其他的住房将归入保障性住房。2009年,将成为商品房和保障房并重的两房制元年,两房的合力可望再次拉动中国经济走出危机,保持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
      &n...

Read more

房地产:三年调控三月终结 2009年保障房商品房赛跑


  2008年,中国房地产业充满了戏剧性,其变化之快,犹如冰火两重天;其变化之广,涉及方方面面;其变化之深,一时难以尽述。如果说,1998年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开创了中国楼市的黄金十年,那么,2009年,无疑将是房地产业深具转折意义的一年,并将开启一个市场和保障并重的新时代。

  第一回争拐点  开发商分道扬镳

  

  2007年年底,楼市中人正准备搭乘奥运班机去淘钱之际,一直喧闹不止的房地产界突然传出“拐点论”,据孟晓苏事后“透露”,“拐点”一说是王石被媒体小记逼出来的。

  ...

Read more

信心在,一切皆有可能 2009年元旦社论


  即将过去的不平凡的2008年,史无前例的大喜大悲,让我们有机会向世人展示我们的实力、信心、能力和责任,展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即将到来的2009年,新的挑战和机遇在等着我们,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形势,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上下工夫,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就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挡我们继续前进的步伐,民营经济也必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2008年是令人难忘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尽管遭遇了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尽管遭遇了数十年未遇的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冲击,尽管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环境带来重重干扰,但我们沉住了气,不慌不乱,上下一心,不...

Read more

房地产救市泄露了三个公开的秘密


  房地产市场多年的博弈终于有了结论,胜出者是地方政府和开发商,还有那些有钱买房的人。

  早在10月22日晚,央行、财政部和国税总局联手推出多项刺激楼市新政前后,全国已有十八个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救市政策,更早的时候,开发商就已经到处游说政府救市,有关的行业组织也已公开力挺开发商的诉求,而有关调查显示,起码有八成左右的百姓反对救市,但败下阵来的恰恰是不再沉默的大多数。

  于是,关于楼市三个公开的秘密,有了更加有力的佐证。

  第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关于房地产与经济关系的秘密,以前有人说,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那时我们觉得此人危言耸听。现在看来,竟然一语成谶。

  ...

Read more

30年河东 30年河西 30年房地产 我们走了一步退了半步


 

个人记忆
30年前,我从老家去厦门上学时,祖上的老屋已住不下那么多的后代,四家人拆了水磨青砖的大院,盖起了钢筋水泥的五间平房。这是“解放后”盖的第一代房子,也是最简陋的住房。30年过去,平房变成了楼房,楼房变成了小别墅。30年,盖了三代房。
我每次去上海乘车赴厦门时,都住在同学家。同学家五口人,除伯父母外,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加上我六口人,住的是一居室!面积大概有四十来平米!怎么住?伯父母和女儿住客厅,三个小伙子住唯一的一间房,夏天实在太热太挤,就得有一个人住到只能容下一张单人床的阳台上。卫生间只有一个马桶的位置,洗澡只能在厨房里洗盆浴。
现...

Read more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 房地产市场还要继续发展


  
  
  (记者陈雪根北京报道)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涨幅趋缓,二是销售量普遍下滑。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的看法是,价格上下浮动,这是市场发展的规律,属于正常现象。但是,销售量下滑不正常,不是好事,会影响我们的产业和市场。

  目前的房地产形势是怎样造成的?王钰林认为,既有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但主要的还是因为房地产市场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土地政策改变。过去也有过土地限期开发的规定,但一直执行得不太严格。现在国土资源部提出,到期不开发的土地,要罚款,甚至要无偿收回。以前很多企业靠土地升值预期来扩大...

Read more

家国梦圆,没有一点精神是不行的


在通往奥运赛场的道路上,有几个人特别让我感动。
郭文珺是其中一个。这几天,上万名网络高手正在展开人肉搜索,为女子10米气手枪冠军寻找失散近十年的父亲。郭文珺从小与父亲相依为命,与父亲有很深的感情,1999年,14岁的郭文珺外出比赛,她的父亲把她托付给了她的教练,从此,郭文珺的父亲就从她的生活中消失了,教练就像父亲一样关爱着她。但一个14岁的花季少女,怎么能承受得了没有亲情的孤寂,她一次又一次地徘徊在自己的老屋前,希望能够等到父亲意外归来。一次又一次,她要退出赛场,但她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支撑她的唯一理由就是教练的一句话:金牌就是你的寻父启事。正是为了找回失散的父亲,她压抑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