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梦圆,没有一点精神是不行的


在通往奥运赛场的道路上,有几个人特别让我感动。
郭文珺是其中一个。这几天,上万名网络高手正在展开人肉搜索,为女子10米气手枪冠军寻找失散近十年的父亲。郭文珺从小与父亲相依为命,与父亲有很深的感情,1999年,14岁的郭文珺外出比赛,她的父亲把她托付给了她的教练,从此,郭文珺的父亲就从她的生活中消失了,教练就像父亲一样关爱着她。但一个14岁的花季少女,怎么能承受得了没有亲情的孤寂,她一次又一次地徘徊在自己的老屋前,希望能够等到父亲意外归来。一次又一次,她要退出赛场,但她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支撑她的唯一理由就是教练的一句话:金牌就是你的寻父启事。正是为了找回失散的父亲,她压抑住了常人无法想象的思父之情,坚持到了成功。别的人夺冠了,家人都在第一时间分享了欢乐和泪水,但郭文珺破碎的心却依然破碎,金牌还没有唤回她日思夜想的父亲。郭文珺的故事让人怦然心酸!打动了无数的网民。我衷心希望郭文珺尽快找到自己的父亲,也希望,就像奥运期间的停火一样,多少分离的骨肉能够在奥运期间重新聚合,更希望,人间的悲剧少些少些再少些!
还有一个人的背影也曾拨动我的心弦。那个人背上有很多我们常见的拔罐后留下的印记,一个人坐在地上,如果电视机里的主持人不告诉我们这人的故事,我们可能会把他当作一个平常不过的路人。但他是奥运选手,据说是柬埔寨唯一的选手。我去过那个国家,参观过闻名的吴哥窟。站在吴哥窟前,我曾发出感慨:这里曾经有过怎样辉煌灿烂的文明啊!在这个文明面前,你会觉得山外有山,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的人民曾经创造过与中国比肩乃至超越中国的伟大文明,我们并没有妄自尊大的理由。但与古代文明相比,现代柬埔寨的破败和贫穷,同样给人挥之不去的震惊。除了那些有钱有势的达官贵人,柬埔寨的百姓除了为生存而奔波外,还有谁有时间有能力去从事需要付出金钱和心血的竞技体育,这个在电视荧屏上只看到光着上身背影的人,每个月的收入只有相当于人民币300元,国家也并未给他创造任何条件,他却要代表国家来北京参加奥运!他未必能得到什么名次,即使得到了金牌,也不会有多少荣誉加身,更不会有数以千万计的奖励和额外收获,但他的精神无疑比金牌更值钱,更值得我们尊敬。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百年以前中国的缩影,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柬埔寨的未来。同样,透过他,我们不妨思索一下:与一个“自费”参加奥运的人相比,我们那些靠纳税人的钱养活得到社会各界厚爱的运动员们,有什么资格为中国人丢脸,又有什么理由不为国争光呢!
无独有偶,在伊拉克,也有一位类似的女子。伊拉克的文明与中国一样古老,文明衰败以后,伊拉克也像中国一样陷入了深重的苦难,所不同的是,经过百年来的努力,中国文明正在复兴,而伊拉克的灾难还没看不到尽头。在战火纷飞的伊拉克,这位伊拉克短跑选手每天坚持在破败的运动场上奔跑,奔跑中,子弹经常从她的身边呼啸而过。就在奥运即将开幕之际,传出了国际奥委会拒绝伊拉克参赛的消息,对一个一心报国的弱女子来说,这样的打击就像子弹穿过了心脏。由于贫穷,她买不起一双像样的跑鞋,唯一一双像样的鞋还是一双已裂口的旧鞋,当她终于来到中国之后,她穿着这样一双鞋,每天奔跑在奥运会的训练场上,当电视台的记者拎起这双鞋时,我忍不住想:要是我在现场,我会毫不犹豫地送一双鞋给她!我在想,一个曾经傲视世界的伟大文明,是如何落魄到如此程度的!我也想,一个已经衰落的文明如何才能复兴?显然,靠这样一位弱女子,再伟大的文明也很难得以重生。她需要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为之奋斗牺牲。回想当年,刘长春也是何等的孤独,再看今朝,我们应该庆幸:中华民族终于走上了复兴之路,我们适逢其盛,还应加倍努力。
从他们的故事中,我得出一个结论,无论遭遇个人的悲剧,还是国家民族的悲剧,志向不灭,精神不倒,是我们化悲为喜的唯一本钱,是我们实现家国之梦的唯一机会,也是我们赢得尊严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