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在,一切皆有可能 2009年元旦社论


  即将过去的不平凡的2008年,史无前例的大喜大悲,让我们有机会向世人展示我们的实力、信心、能力和责任,展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即将到来的2009年,新的挑战和机遇在等着我们,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形势,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上下工夫,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就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挡我们继续前进的步伐,民营经济也必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2008年是令人难忘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尽管遭遇了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尽管遭遇了数十年未遇的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冲击,尽管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环境带来重重干扰,但我们沉住了气,不慌不乱,上下一心,不仅抗御了自然灾害,同时保持了国家经济社会较为平稳的发展,工业生产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农业生产取得了创纪录的大丰收,经济增长方式正在逐步转变,宏观调控手段不断完善。而成功举办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残奥会以及神舟飞天、嫦娥探月等一系列振奋人心的成就,更是让2008年永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即将到来的2009年,将是充满想象的一年。许多未知因素摆在我们面前,新的困难和挑战不可避免,新的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估计到,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以制造业为核心的民营企业更是遭遇空前的困难。中国经济能否平稳较快发展,将决定民营经济能否平稳较快发展,同样,民营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必将推动中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民营企业在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在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保就业等方面责无旁贷。

  要正确估计明年的经济形势,既要看到形势严峻,增强必要的危机意识,更要树立战胜危机的必胜信心。要知道,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发展趋势没有改变;综合国力的提高,显著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居民消费、生态环境保护等拓展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金融体系总体稳健,财政赤字规模较小,外汇储备充足,国内储蓄较高,使得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游刃有余;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有效应对政策,有望尽快改变社会对经济的悲观预期、恢复和提振信心,连同数万亿投资转化来的消费,必将扩大对消费品的需求,为国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为民营企业拓展新的生机。

  在严重的金融危机面前,很多国家政府包括我国在内,都采取了重大的政府干预措施。但这不会改变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也不会改变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开放总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会上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30年来,民营经济的兴起和快速发展首先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新观念,为彻底改变人们对民营经济的观念提供了思想前提。同时,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为民营经济长期快速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等政策,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应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民营经济的破土而出,民营经济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推动力量。民营企业作为改革的产物,是体制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应该坚定不移地支持改革,做改革的促进派。同时,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为民营经济参与经济全球化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经过三十年对外开放的磨练,民营企业已经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实力,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推动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应该被暂时的国际金融危机所扰乱。

  要实现明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必须依靠扩内需调结构。扩内需,既要解决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也要解决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过去我们勒紧裤带,以低成本高消耗为代价,以少消费多储蓄为骄傲,依靠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为发达国家的过度消费埋单,这是经济积累必须付出的代价,如今,我们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国内需求潜力巨大,正好给了我们修正外需导向的机会。在战胜这场危机的过程中,民营企业应当力争成为拉动内需带动增长的主力军。国内国际不断变化的影响因素告诉我们,我们的经济增长已经不能继续建立在低成本高耗能高污染的基础上,保增长不是为增长而增长,必须建立在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又好又快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才能实现以人为本,才能实现自然社会环境的和谐共存。调整结构包括很多方面,收入分配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都需要调整,通过调整结构,努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竞争优势。在危机时期,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加速产业梯度转移,加快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步伐,加大环境治理保护力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员工素质等手段,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出力,为企业发展创造新的机遇,为永续经营增添活力和动力。

  在积极应对经济衰退的时候,经过改革开放30年形成的以民营经济人士为代表的新的社会阶层,更应该饮水思源,正确处理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民营企业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还应当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除了承担应尽的经济责任外,民营企业还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道义责任。要把保增长调结构和关注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千方百计地增加就业岗位,真心诚意地关爱员工,把员工当做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加以呵护,建立更加和谐的劳资关系,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09年新年钟声即将敲响。新的一年,办法总比困难多,信心在,一切皆有可能。只要我们保持信心,沉着应对,就可以在危机中学会生存,在危机中发现商机,在危机过后见到美丽的彩虹,向共和国的60大庆献上一份厚礼!为共和国的未来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