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傅德锋

傅德锋,书法家、艺术评论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甘州书画院副院长兼学术主持、赣州书法院学术主持、深圳书法院学术主持、《中国书画评论网》总版主兼学术主持,多家书画媒体总版主、专栏作家等。有500余篇约150万字的书法篆刻理论批评文章在权威书画报刊发表。书法作品被众多单位及个人高价收藏。
手机:15593608169
QQ:1281639307

试论当代书法理论批评文章的文风


试论当代书法理论批评文章的文风

傅德锋

 

很早就想写一点讨论当代书法理论文章文风的文字,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动笔。这个想法一直搁置到今天,心里总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读了2008531日总第758期《美术报》第9版刊发的陈健强的《批评美术界理论文字》一文,深有感触,自己先前那种想写点东西的欲望便愈加强烈。陈健强在他这篇文章里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代美术理论批评文字的四种不良倾向:一是通篇在发明新词汇的文章,概念满天飞,令人费解和莫名其妙,要看明白简直要系统研究作者所有的文章及思想发展脉络才稍稍弄懂其中之一二,也已属万幸。试问读者中又有谁为看懂一篇文章而详细研究一个作...

Read more

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的中国书法——中国书法的“营销时代”


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的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的“营销时代”

 

 

傅德锋

 

 

 

中国书法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演变是与汉字的发展演变同步的。“仓颉造字探书源”、“商贞卜辞刻甲骨”、“李斯同文造秦篆”、“秦邈系狱创隶书”、“羲之变法开风气”,凡此种种,都真实地记录了汉字与书法的历史推进过程。与其说“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的...

Read more

文气 诗意 书境——兼谈读书和书家的文化修养


文气   诗意   书境

——兼谈读书和书家的文化修养

 

傅德锋

 

 

文气的匮乏与诗意的失落,导致当代书家创作的作品文化含量普遍不足,已是时下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书坛有识之士早已达成的共识。当人们走进现代化的书法展厅,面对琳琅满目、几百上千的书法作品,却很难找到几件富有文气、诗意而书境颇高、耐人寻味的突出作品。什么是“文气”?所谓“文气”,就是指文人气息,也可以说是浓郁的书卷气,一种由多年的读书作学生涯磨练造就的文化人的精神气格;...

Read more

“写字匠”绝不是书法家


“写字匠”绝不是书法家

——从范曾先生作客央视时讲的一句话说起

傅德锋

2009222,央视一台“我们”栏目播出了范曾先生向大家讲述中国书法的一个专题节目,节目当中,范先生比较详细地阐述了有关书法美学的一些具体问题,听来令人甚为信服。在节目的最后,范曾先生情绪颇为激动地说了一句话,那就是:“写字匠绝不是书法家”!我想,对于范曾先生说的这句话,一定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笔者刚刚在2009210的《青少年书法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文气  诗意  书境—...

Read more

普通老百姓眼中的中国书法


普通老百姓眼中的中国书法
——从独特的“通渭现象”说起
 
傅德锋
 
 
 
近年来,我一直都在反复琢磨和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书法作为我们国家的一个独特的艺术门类,它的发萌和产生几乎是和汉字的出现是同步的。自古至今,书法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在汉字的运用和书写当中,创造出了难以数计的富有神奇艺术魅力的书法作品,并由此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很多外国人也对中国书法投以惊羡的目光,并纷纷学习研究中国书法。何以时至今日许多中国人反而对书法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冷漠?中国书...

Read more

当前书法创作的四大不良倾向


当前书法创作的四大不良倾向

傅德锋


书法创作是在深入系统地继承古人优秀碑帖的基础之上的具有一定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就创作这一概念本身也是新时期书法复兴三十年以来才产生的,并逐渐被人们所广泛认同。而在古人那里是决然没有“创作”一说的。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书法是古人自然而然的选择,使用毛笔进行日常书写,一方面决定了古人对毛笔的驾驭能力要普遍地远远超过今人,另一方面,这种自然状态的书写行为也就决定了古人书法“无意于佳乃佳”的基本特点,尤其是像古人的手稿、手札一类的作品,几乎没有任何矫情虚饰的功利意识在里面,因此,他们的作品往往天真、...

Read more

文气未得,书功又乏,何言境界格调?


文气未得,书功又乏,何言境界格调?



傅德锋




写字与书法在古人那里一般没有太大的歧义,只有书写水平和艺术境界的高低雅俗之别。古人日常书写即用毛笔,且对文章诗词侵淫较深,因此基础功夫深厚,虽不似今人动辄言“创作、出新”,然笔下常有出人意料处。今人日常书写,多用硬笔、键盘,且对文章诗词日渐疏远,对于国学更是不胜了然,偶尔操翰,每言“创作、出新”,根基未稳,复胸乏丘壑,一下笔来,不过是一厢情愿,勉为其难。因此说,一定程度上,今人大多连字也未能写好,何谈书法?更何谈出新哉!古人之于书法,在于熟练耳!然熟极则俗,故又须熟...

Read more

从刘江先生的脱帽与鞠躬说起【原载《美术报》】


从刘江先生的脱帽与鞠躬说起【原载《美术报》】

从刘江先生的脱帽与鞠躬说起



观“书风·书峰”展有感



□傅德锋


  2011年12月28日,“书风·书峰:2011浙江书法名家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隆重开幕。笔者应邀赶赴杭州,参加该展的学术研讨会和开幕式,亲眼目睹了这次展览的盛况。在开幕式上,新当选的西泠印社执行社长刘江先生的一个看似平常的动作,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参展的12位65岁以上的书法家分别是:刘江、沈定庵、萧耘春、马世晓、章祖安、林剑丹、卢乐群、金鉴才、骆恒光、朱...

Read more

“俗隶”到底俗在何处?——我看当代隶书


“俗隶”到底俗在何处?
——我看当代隶书
 
傅德锋
 
汉隶的艺术风格总体上有两种大的风格类型,一种是端庄秀美,温文尔雅,这种风格以《曹全碑》、《礼器碑》、《史晨碑》、《朝侯小子残碑》等为代表;一种是拙朴雄强、豪放大气,这种风格以《张迁碑》、《华山碑》、《西峡颂》、《石门颂》、《好大王碑》、《褒斜道刻石》等为代表。但汉隶的基本精神还是以古朴典雅、雄强厚重、豪放大气为旨归。前一种风格,用笔圆笔较多,点画清隽纤细。后一种风格,用笔方笔较多,点画雄肆厚重。两种风格并存,反应了汉代人崇尚雍正典雅,遒丽端庄的审美特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