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徐绍彬

徐绍彬先生,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风水师。

跟《周易》“几”学领导细节


跟《周易》“几”学领导细节“几”是《周易》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在《周易》中,几的含义是:

    (1)“几”就是征兆。

    《系辞下传》说:“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耆也。”意思是,所谓“几”就是事之方萌,有象无形,欲动未动的状态,未来发展的趋势,它是预示吉凶的征兆。可见,“几”就是指事物发展的端倪、兆头。

    ...

Read more

徐绍彬:五十即“大过” 千年孔子疑问划句号


尊崇国学,孔子被推上了前台。

何谓国学?在老百姓心里国学逐渐等同风水和算命。于是就有一簸箕水平1米2的人为孔子鸣不平,深怕败坏孔子形象要和“下三滥”隔离。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被称为“下三滥”确最了解孔子掌握其道。

《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汉书·儒林传》称,孔子“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尤其是被公...

Read more

徐绍彬与国学研究专家卢央老师合影


徐绍彬与国学研究专家卢央老师合影

  卢央,男, 1934年生,云南彝族人。中国国学院副院长兼易学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教授、中国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副院长。国学研究专家,古天文学、道教道家、易学研究及应用专家。

  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天文专业。毕业后旋即留校任教,曾担任南京大学数学天文系主任、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副主任等。在校外学术机构中,任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中国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副院长等。从事中国国学研究几十年,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主要著作有《京房评传》、《葛洪评传》、《易学与天文学》等。
专 著:
《易学与天文学》;《象数易》;《彝族...

Read more

霍斐然:《道德经》中的风水学


霍斐然

  《道德经》即是《老子》。文词古雅、哲理渊深,注家很多,尤有未尽之处。读来朗朗上口,被誉为哲学长诗,若要真正读懂它,确也有其难度。《老子》自述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不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由此可知,老子之 文,另有一翻奥秘,不同于一般文史哲文字。谨将《老子》书中有关风水学的几点明文写出,用以就教于高明。

 

      一、上善若水

 

    ...

Read more

“四分历”的创制和运用相关知识


四分历的编制

  在有规律地调配年、月、日的历法产生以前,都还是观象授时的阶段。观象,主要是观测星象,是以二十八宿为基准,记述时令的昏旦中星。这是采用二十八宿体系的授时系统。

  由于二十八宿之间跨度广狭相当悬殊,势必影响所确定的时令的准确度。随着农业的精耕细作,对时令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观星定时令也就发展为以二十四气定时令。这是采用二十四气体系的授时系统。

  二十八宿体系是依据具体的星象以朔望月为基础加置闰月的办法调整年月日的阴阳历系统,二十四气体系是依据太阳周年视运动划分周天为二十四等分,形成纯粹的太阳历系统。到二十四气的产生,记述时令的办法就由观测具体的星象进入了一个可运...

Read more

徐绍彬:《易经》为何只提大衍筮法 易经筹策筮具重现江湖


    中国建筑风水文化网藏风得水网消息:近日,藏风得水网一副卜筮正宗筮具筮竹引起易学界专家们的关注。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卜筮不因政治制度或区域文化不同而中断。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揲与挂扐——郭雍和朱熹关于蓍法的辩论”。


吉祥居提供“筮竹”图片
 


 吉祥居提供“龟甲竹”图片


   《礼记·曲礼上》曰:“龟为卜,策为筮”。说明古时卜用龟甲,筮用蓍草。三国诸葛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