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建

国务院授予的“国家级有特殊贡献的专家”,1982年毕业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同年到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工作。1993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有特殊贡献的专家”称号。1993年任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1995年任国家计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曾任亚通股份(600692)董事长,第六、第七届全国青联委员,曾获“中国首届经济改革人才奖”,并被评选为“1988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引起巨大反响。近年的新作《大变革时代的思考》(论文集)与《货币霸权战争》(专著)值得一读。

资产泡沫危机与新全球化逻辑 ——07危机十年祭


  07危机已经过去整十年了,这十年中,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反思危机爆发的原因,观察危机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生的新变化、新特征,特别是在2012年以后中国发生的资产泡沫,更让我们得到了近距离观察资产泡沫兴起过程的机会,从而可以从比较90日本泡沫,07美国泡沫和12中国泡沫的发生过程中,找出资产泡沫危机的发生规律,并用这个规律来指导我们分析中国与世界的未来。

  一、资产泡沫的共同背景是生产过剩

  美日欧与中国经济中产生资产泡沫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共同的背景是实体经济中都存在生产过剩,使产业资本在实体经济中的回报率不断降低,迫使产业资本脱实向虚寻找高回报。所以资产泡沫的产生原因不在虚拟经济...

Read more

一带一路战略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5月14日,一带一路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29位国家领导,130多个国家代表,数千位国外嘉宾和媒体的盛会,标志着本届论坛取得了巨大成就。此时我们也看到了国内外对为什么要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以下简称带路战略)的各种探讨与议论,比如说是为了进入欧洲市场,是为了输出过剩产能,为了接替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引领新全球化,为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乃至为了创造人类发展新模式,比如“三个共同体”。

  一个宏大的战略中包含了多元目标,这本来并不使人奇怪,但是在发展战略中,除了战略目标,还必须有战略重点,就是在多元目标中也必须分出主次,比如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

Read more

“新四万亿”难推


  5月工业增速从4月的9.3%回升至9.6%,因此有些观点认为经济将“二季度触底,三季度反弹”。然而笔者认为未必,事实上到明年底前中国经济下行趋势不会改变。

  从2007年开始算,中国经济到目前为止已经是连续五年下行。2009-2010年的增长率回升,并不是内生性动力推动的,而是政府大力度宏观刺激政策推动,所以一旦来自政府的推动力放松,由内部因素决定的增长下行趋势就又会复归。

  从今年5月份的工业生产数据看,几种重要工业品的日均产量与去年高峰相比,或者是显著下降,或者几乎停止了增长。比如,与去年6-11月出现的产量高峰相比,汽车产量下降3%,其中...

Read more

生产过剩伴随消费萎缩 经济下行或与通胀并存


  经济减速超出预期

  两年前笔者认为自2011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会沿着9%、8%、7%的曲线逐年下滑。事实上,2011年的经济增长率也确实从上年的10.4%下滑到了9.2%。而2012年,大部分学者和机构预测,经济增长率会下降到8%-9%区间,笔者也认为在今年的前3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都能在8%以上,到4季度才会下降到8%以下。然而,从前两个月的数据情况看,经济减速的程度已经超出了预料,很可能在一季度就出现低于8%的情况。

  分析今年前两月数据时,如果注意到今年是闰年,即2月有29天,就会得出上述结果。如果将多出的一天换算成增长速度,就是要比去年多出1.7个百分点。...

Read more

城市化: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


   次贷危机的爆发中断了新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过程,也把中国经济推出了原有增长轨道,由于全球化的修复将会需要较长时间,如果中国经济想要继续保持较高增长率,就必须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原有增长动力正在消失
 
  从现在看直到“十二五”末期,乃至更长时期,如果不对中国的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中国将失去高速增长的动力,年均增长率有可能降至7%甚至更低。因为以往支持中国高速增长的动力正在发生重大改变。
 
  从国际看,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中断了第三次全球化浪潮的拓展过程,从2009年三季度美国经济虽然开始复苏,但是...

Read more

货币增长过快、泡沫化美元与人民币汇率的关系问题


  今年上半年,中国成功地抗击了“非典”的袭击,继续保持了经济的高增长势头,但在令人欣喜局面的背后,也隐现出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货币增长过快问题,在国际方面,则出现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强大压力,本文将重点分析货币增长过快与美元及人民币的关系问题。

  一、货币增长过快的原因

  今年上半年,广义货币M2的增速高达20·8%,出现了近五年来最高的增速,贷款按年计划指标,全年为1·8万亿元,而上半年本外币贷款就超过了1·9万亿元,尽管上半年中国央行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频繁正回购,在国债投放不足的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