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姚斌

自由独立的投资者

投资实践:当“利润警报”拉响之后


  有人问及如何对待“利润警报”的问题,我没有什么好建议。我倒是想起詹姆斯·蒙蒂尔的做法。按照詹姆斯·蒙蒂尔的观点,如果投资者关注的是短期行为,那么一旦公司发出利润警报,就应该抛出。有人对1997-1999年期间出现利润警报的445只英国股票进行了检验,在利润警报披露日,这些股票的价格会呈现剧烈的波动,会平均下跌17%。此后,这些发出利润警报的公司股票会保持一年左右的低潮,并且今后可能将陆续发出更多的警报。这也验证了利润警报是卖出信号的“合理性”。因此,应该立刻在利润警报拉响时抛出股票。

  不过蒙蒂尔和他...

Read more

龟兔赛跑:投机太多,投资却太少


  最早知道“乌龟”精神是在但斌先生的《时间的玫瑰》里——真正的投资者更像“孤独的乌龟与时间竞赛”。后来又知道,原来德高望重的彼得?伯恩斯坦先生曾在2001年发表过一篇题为《60/40解决方案》的随笔。那时,伯恩斯坦就为投资者提出这样的建议,要做投资的“乌龟”,而不是投机的“兔子”的投资战略。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投资建议,是因为伯恩斯坦早已清楚地看到,在投资中,随着市场周期的变化,“乌龟往往会比兔子赢得多得多”。因为对一个未知的未来投下巨额赌注,其结...

Read more

价值投资仍旧是“真知”


  如果没有阅读珍妮特·洛的《让价值投资更容易》,我就可能不知道罗杰·莫雷。莫雷是专业的价值投资者在八、九十岁以后依然还很成功的四位“巨头”之一,他是《证券分析》修订版第十五版的合著者。

  上世纪30年代初,莫雷在大学毕业后不久,便被聘为哥伦比亚商学院副院长。在那里,他聆听到本·格雷厄姆的研修班课程。当格雷厄姆退休时,班级就由莫雷任教。莫雷回忆当年格雷厄姆和大卫·多德的风采,说格雷厄姆是一个勤奋读书并取得成就的人,是一名优秀的传统学者,一个思维活跃、有无穷无尽好主意的人,思想极为敏锐,喜欢聊天,并且自...

Read more

一个保持开放心态的投资实例


  今天我们大家都津津乐道喜斯糖果为巴菲特的公司伯克希尔创造了丰厚的利润,因为25年中喜斯糖果为伯克希尔贡献了13亿美元的税前收入,仅仅在2007年,喜斯糖果就实现了3.83亿美元的销售额,其中利润为8200万美元。但是,当初巴菲特却曾拒买过喜斯糖果公司。

  喜斯糖果公司创办于1921年,位于加利福尼亚,最早由查理·喜斯和他的母亲玛丽·喜斯经营。1949年查理去世时,公司已经拥有78家商店和2个工厂。在接下来的20年中,喜斯公司由查理的两个儿子经营,兄弟俩将商店开到了附近的几个州,商店数量增长到150家。

  但是1971年对于生产高档糖果的喜斯...

Read more

乔治·索罗斯的“盛衰序列”


  ——对金融业运作方式理解的理论

  一直都对乔治·索罗斯的理论不甚了解,直到最近阅读了有关他的一些文章着作,才知道了一点点,其中的原因在于他的理论太过晦涩艰深,属于“不可学”的那种。不过,这一次他的“盛衰序列”的理论却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这个理论将有助于我们理解金融市场运作的方式。而解说这个理论的人是罗伯特·斯莱特,他是《乔治·索罗斯:世界最伟大投资者生活和时代》的作者。

  索罗斯曾经惊讶地发现,一个人所想的就是这个人要思考内容的一部分,因此缺乏对一个人的思...

Read more

股票将不会永远优于债券


  杰里米·西格尔教授在他的《股市长线投资》一书中曾这样指出。从19世纪起,在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股票就一直远远跑赢债券、美国短期国库券和黄金。西格尔认为,如果在19世纪初投资1美元股票,今天就会增值到10万美元以上,而国债的持有者却只剩下600美元左右。除了资产回报这个值得注意的差别外,西格尔还指出,股票的平均复合回报率比债券高3.1%,假如以25年为时间段对195年进行分析,债券的表现只跑赢过股票26次,那么就是说历史上,债券的表现优于股票的几率只有15%。但有一点要注意,所有的债券跑赢股票的现象都出现在19世纪。

  不过,许多人并不认同西格尔教授这个&ldq...

Read more

罗伯特·迈尔斯的“主街”投资


  人们通常只知道巴菲特的幕后有查理·芒格先生,却不知道还有一位十分重要的代言人,他就是罗伯特·迈尔斯。迈尔斯是巴菲特重要投资决策合伙人、伯克希尔财团高级资本运作专家。曾多次与巴菲特及其CEO们共同作为当今国际着名媒体,如Blooming TV, CNN等的主嘉宾。他曾于2004年来华,在北京、上海做过《世界最伟大投资与管理之神巴菲特的奥妙及实践》的大型报告。凭借着与巴菲特二十多年的紧密接触,迈尔斯成为了研究和总结的巴菲特投资与管理理念及实践经验的权威。迈尔斯自己也管理一个基金,其客户群体来自企业和独立投资者,遍及北美、欧亚。他坚持“不盈利,不收费...

Read more

我在2011年学到了什么


  在我看来,2011年的股票市场不过是重复了2008年的恐惧而已,并没有什么新鲜事。虽然如此,但是对我而言,2011年显然又有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我在2008年没有学到,但是在2011年却学到了。

  我在2011年学到了什么?

  第一,杨天南在他的一篇《秋凉中寻桂花香》的文章中揭示,巴菲特在1988年-1994年期间陆续购入约13亿美元的可口可乐股票,一直持有至今。可口可乐的股价在1998年达到约90美元/股高峰后,再也没有创过新高,目前约70美元,期间没有分股,也就是说近12年来股价累计下跌了22%,(类似于最近时髦的说法——&ldquo...

Read more

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


  今年,尤其是下半年以来,随着投资者对严重经济危机的恐惧不断增强,恐慌性卖盘不断地涌出,在这种情形下股票价格自然是下跌了再下跌,我的股票资产同样遭遇了重创。截止12月20日,缩水已经超过了16%。不过,乘着市场剧烈混乱、股价大幅下跌的同时,到目前为止,又增加了35%以上的仓位。

  当市场发生极端时,人性中的动物精神会表现得淋漓尽致。看过“动物世界”的人都知道,动物在遭遇危险时,第一反应就是一哄而上,四处逃命,而当发现猎物时,又总是蜂拥而上,你争我夺。古斯塔夫·勒庞的名着《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虽然写于1895年,但是今天依然常读常新。股票...

Read more

比尔·格罗斯:霍雷肖·阿尔杰的故事


  股有巴菲特,债有格罗斯。在债券投资领域,比尔·格罗斯的地位相当于股票投资领域的巴菲特。许多基金经理通常只有一两年出色的业绩,而格罗斯却有35年以上的出色表现。自1987年以来,他管理的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平均每年获利9.4%,这些成就使得格罗斯成为市场中的风向标。他在全球债券市场的影响力,市场上恐怕无人能及,这也是市场尊称其为“债券之王”的原因。格罗斯现在管理着超过3500亿美元的债券投资。他的一句话会引起14万亿美元的债券市场的震动。

  格罗斯性格腼腆内向,给人感觉显得闭塞,拒人于千里之外,但是他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他一向我行我素,难得露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