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范围内,约有10000人口使用同一个与众不同版本的网络:它是通过从电话里传出的声音来操作的。这个网络被称作“语音网络”(Spoken Web),是IBM的一个研究项目的结果。该项目试图为发展中地区那些文化和技能都比较低的人重新改造以文本为基础的万维网。
自从四年前第一个版本发布以来,语音网络就成为了印度四个邦以及部分泰国和巴西用户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些人使用它来获悉诸如当地谷物价格或者工作机会这样的事情。在语音网络上,电话号码取代了网络地址。一个人可以打电话至一个语音网站收听或者记录内容。
现在,这个项目正在经历一个可反映常规网络历史...
作者文章归档:邱初际

对网络设备重新编程
大多数的数据网络可以变得更快,更节能,更安全。但是网络硬件(交换机,路由器和其它设备)本质上是锁定的,也就是说网络操作员不能改变这些设备的功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发的软件OpenFlow已经开放了一些网络硬件,允许研究人员对设备重新编程以执行新的策略。
现在,已经有23家公司包括:谷歌,Facebook,思科和威瑞森(Verizon)组成了开放网络基金会(Open Networking Foundation,ONF),旨在让开放的可编程的网络成为主流。基金会希望把OpenFlow和类似的软件植入更多的硬件,建立一些标准...
会“说话”的浏览器
通过下载谷歌浏览器Chrome的预先发布版,也就是测试版,早期使用者可以对未来网络先睹为快。最有意思的新特性之一是,它能够完全通过网络把语音转化成文字。
这个特性是谷歌和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的HTML语言孵化组(HTML Speech Incubator Group)协作工作的结果,该孵化组的任务是“确定把语言技术整合进HTML5的可行性”,HTML5是网络新兴的标准语言。
采用新HTML5特性的网页有一个图标,点击之后会通过浏览器启动计算机麦克风的录音。此时语音被捕获并发送到谷歌服务器进行转录,...
Android手机的多重安全门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款叫TISSA的安全软件,它可以帮助Android智能手机用户保护私人信息免遭黑客盗窃。通过创建一个隐私设置管理,TISSA允许用户自定义每个程序能接触到信息的程度。这些设置可在相关程序运行的任何时候进行设置,就算某些应用程序没有被安装也可以设置它们访问的等级。
江旭贤(音译,Xuxian Jiang)是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副教授,也是该研究论文的合著者。他表示,TISSA可让用户对自己的信息灵活控制,有选择的允许不同的应用程序访问。
TISSA的原型包括:为每个应用程序准备四个可能的隐私设置。这些设置分别是:可信的...
移动广告未来5大趋势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更广泛的普及,移动广告市场风生水起,并且因为新市场蕴含着巨大潜力,许多企业已经把目标放在这一领域。
为了得到移动广告未来发展的一个清晰画面,科技博客主尼尔·斯特罗瑟(Neil Strother)分析了移动广告的现状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有关行为方面的目标定位会更多
目前,移动广告主主要利用传统的广告定位方法。但在未来5年,移动广告定位将与个人行为和当前位置更相关。比如,在线广告网络商Adverline有一个AdNext服务器,它会创建一个空间和时间相关性的预测模型,以便将广告传递给移动用户。该公司已经在韩国测试了这...
一台手机,双重性格
美国第二大无线网络供应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以及在智能手机处理器市场占主导地位的高通公司(Qualcomm)均希望给予智能手机一个“双重身份”。这两家公司正分别采纳新科技,使智能手机对商业老板们来说足够安全,而对手机用户来说又足够开放,可安装各种应用程序或尽情上网冲浪。
AT&T公司将于今年发布这种应用于安卓(Android)手机上、名为Toggle的新技术。用户在安装了Toggle的智能手机上单击两次主页键,就可在个人和工作模式之间互换。个人模式下,手机看起来一切正常,完全由用户进行支配。而工作模式下,手机则摇身一变,看似另...
让社交网络通信更安全
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无线通信设备和网盘来访问互联网,网络通信安全这一话题的范围正在日益扩大,互联网用户在信息传输中所面临的风险也不断增加。一些在传统上防范这类风险的方式,比如保持反病毒软件的及时更新,对不明来源的电子邮件要谨慎打开,以及对不明地址提高警惕预防措施当然继续有效,然而仅靠这些,已经越来越难以防范对于网络通信五花八门的攻击方式了。
近日,著名社交网站Facebook对外界详细披露了其规模庞大的防攻击安全系统的运作机制,公司称之为Facebook免疫系统(FIS)。
从Facebook如此庞大的用户访问量和数据流量来看,能建立起如此庞大的安全系统似乎就是...
让移动支付“钱”途无量
上个月,一家基于位置的游戏平台商Scvngr的开发团队发布了最新研发的名为“升级支付”(LevelUp)的新业务,用户可以使用这一业务,比以往更加方便快捷地进行移动支付。
这项应用让用户使用二维码(QR code)进行支付,用户将借记卡或信用卡与该程序关联后,将获得一个自己特定的一组二维码,凭借该码,可以在全美数百个支持这一业务的商家店内进行移动支付消费,并参与商家的一系列促销活动,享受折扣等。目前支持该业务的商家分布在全美多个大城市,如波士顿、费城、旧金山、纽约等。
昨日,Scvngr在原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公司宣布将于著名电信运营商T-...
手机也能当精神医生
在你压力巨大,心情极度糟糕的时候,有没有将手机一把摔在墙上或地下听个响儿的冲动?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当你想这么做之前,你的手机就能提醒你了。最新研发中的一款智能手机应用,有望实时监测用户的情感变化和精神压力状况,进而根据监测结果向用户提供建议。
像耐克+等系列运动产品,一直致力于对使用舒适度的日常监测,不过,这一手机应用意在向相对未知的精神健康领域作进一步的探索。项目由康奈尔大学副教授,人机互动技术领域的信息科学专家坦西姆·乔杜里(Tanzeem Choudhury)主持研发。
乔杜里团队研发的传感系统,主要通过智能手机内置的计步器和送话器来监测使用者...
Facebook善变的隐私策略
本月初,社交网站Facebook还在寻求通过与其他网站链接的方式来增加其影响范围。在今年的其F8开发者大会上,Facebook公布了一项开放图谱协议(Open Graph Protocol),使得访问者想要推荐某个网页时,外部网站能更轻松地与Facebook共享信息。然而,Facebook正在接受越来越多的审查,主要原因包括:使用户信息更加公开化并可供搜索引擎获取;在部分用户不知情的条件下更改其隐私政策中的条款。
对于Facebook的举措,只有少数人发表了反对看法,其中包括微软研究院新英格兰分部的社交媒体研究员丹娜•博伊德(Danah Boyd)。博伊德一直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