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消费者,在选择购买任何商品和服务时,都要在商品提供的“性”或“效用”(即性能、质量、满意度等),与商品的“价”或“费用”(即价格、包括购买、维护等在内的各种成本),这两者之间进行权衡和比较,力求达到最高的性价比。然而,在医疗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如何了解和提高性价比是一个最为致命的薄弱环节。
医疗服务的专业复杂性,使得治疗效果和质量本身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同时也使病人难以充分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因此了解医疗服务的“性”非常不易。在对&ld...
作者文章归档:蔡江南

涨药价解决不了医院亏损问题
医疗服务全面亏本的问题,既无法依赖政府投入,也无法依赖“以非医养医”来解决,那么,剩下的便是从根源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医疗服务的价格回归其价值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随着经济水平和人们对于医疗服务需求的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准和成本也在不断提高,单纯依靠政府投入永远都无法赶上和满足这种需要。
最近,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在第十四届中国医院院长论坛上称,全国90%的县级医院在负债经营。我们暂且不去追究这个数据的来源以及可靠性,事实上,如果将医疗服务与其他非医疗服务部分(主要包括药品、检查等)分开核算的话,任何医疗机构中医疗服务本身的收入都低...
打破垄断,创造公平竞争的医疗市场环境
我国医改的短期目标包括有效缓解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医疗市场环境。
我国目前的医疗服务业仍然是一个高度行政垄断化的行业,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公立医院本身被行政性地划分为各种等级,并且这种划分被凝固化。由于医院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医院占有的医疗资源的规模和层次。为了进入三甲医院的等级,医院在扩大规模、购买昂贵的医疗设备和吸引高层级医务人员上进行竞争。三甲医院在医疗市场上占居着绝对的垄断地位,这种地位还在不断地得到强化。最优秀的医疗资源不断地在少数三甲医院内集中,为医疗资源的进一步垄断不断创造着...
公地悲剧与转变发展方式
美国生物学教授哈定在1968年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著名文章《公地的悲剧》,其中引用了公地悲剧的例子:有一片公共牧场,无偿地向所有牧羊人开放。每个牧羊人从追求自己最大利益的角度出发,在这片牧地上放养尽可能多的羊只。几个世纪来,由于部落战争、偷猎、疾病等原因,使得人口和牲畜的数目保持在远低于这片牧地的承受能力之下。然而,最终有一天,牧地的容量达到了极限,公地悲剧发生了:牧地被过多的羊群摧毁了。在这个悲剧产生的过程中,每个牧羊人都作为一个理性人,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每个人都打着个人的小算盘:增加一头羊的收入完全归于自己所有,而过度放牧对公地造成的损失则在所有牧羊人中分摊,...
高等教育:一个国家软实力的综合体现
最近,我应邀参加了美国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的中国年会,做关于中国医疗消费问题的演讲。儿子目前在美国上高一,已经开始考虑将来上大学的方向。他一年来开始对金融投资感兴趣,并将沃顿商学院作为自己的理想目标。因此借开会的机会,我将儿子和夫人一起带上,顺便参观了解学校和接触学生,增加感性知识。我们在开会前参加了宾大和沃顿商学院对申请学生的介绍和参观活动。
我曾经来过费城三次,但离上一次也有近十年了。在我的记忆里,费城是一个美国历史文化名城,但由于经济地位的下降,城市面貌显得苍老破旧。这是我第一次来宾大,与我印象中的费城相比仿佛是另一个世界。宾大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
公立医院改革需要双轨制
千呼万唤,新医改五项重点中的重头戏---公立医院改革方案---总算出台了。从领导和媒体的宣传来看,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成为强调的重点。然而,对于公益性本身却没有一个清楚和统一的定义。
除非政府补贴,公立医院显然无法长期维持亏本经营。方案提出政府增加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解决公立医院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购买大型设备的资金。这样一来,公立医院的收入将主要用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的需要,而扩大再生产和技术更新的资金主要靠政府投入解决。假如政府真能够解决我国上万家公立医院资金需要的话,公立医院加上没有交税负担,那他们就没有理由不向社会提供“廉价”(低于全部成本)的医疗服务。如果这就是所说的公...
美国医改为何如此步履艰难
星期日晚上(3月21日)10点,美国众议院以仅超过最低票数3票的微弱优势(219票)通过了医改方案,两天后奥巴马总统立即签署使其成为法律。尽管作为奥巴马上台一年多来推动的最重大国内事务,医改的过程一波三折,几度几乎夭折。最后奥巴马自己赤膊上阵,全力以赴、背水一战,带领民主党力挽狂澜,才算最后临门一脚射门进球。如果从老罗斯福总统1912年提出全民医保计划算起,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作为发达国家中唯一没有全民医保的国家,美国才在迈向全民医保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根据刚通过的医改立法,美国目前83%的医保...
奥巴马医改述评:渐进改良 公私合作
美国国会刚通过的医改立法,朝着实现全民医保的方向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从老罗斯福总统1912年提出建立全民医保的计划开始,美国用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和几代人的努力。
如果仅仅将医疗保险作为一种商品,由人们自发通过市场购买的话,总有一部分人由于经济条件的原因,或由于年轻健康、对于医疗需求不强的原因,被动或主动地放弃获得医疗保险,从而无法实现全民医保。美国在近一个世纪中,首先通过雇主提供医保,使得大部分就业人口和家属获得了医疗保险。然后,政府开始向老人、部分低收入人口和残疾人提供医保。上个世纪末,政府又开始向低收入家庭的儿童提供医保。尽管企业和政府医保覆盖了人口的大多数,还是...
医改需要解放医生的生产力
最近回国期间,我住在上海华山医院附近。由于时差的关系,早上很早便起床跑步。华山医院门口每天早上排队看病的长龙,一下子勾起了脑海里久违的景象。在改革开放前,排队是日常生活中的家常便饭。那时除了钞票对人们购买力的限制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票证,来限制人们的需求与市场供应能力之间的差距。然而,票证仍无法消除短缺问题,最后只能依靠花时间排队来进一步限制需求。
改革之前,依靠限制需求来解决供不应求,结果并不成功。人们生活水平和社会生产力受到了极大限制和压抑,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相反,改革从解放农民生产力出发,包产到户和生产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农业生产...
医改为何成了大象屁股
医改方案公布已有一年多,改革五项基本任务中关键性的公立医院改革,却迟迟不见动静。医改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看病难看病贵,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医改似乎成了推不动的大象屁股。
农村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迅速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力,带来了农业生产的高产丰收。然而,作为医疗服务行业中关键生产资源的医生,却在这次医改中无动于衷。至今,医改没有在调动医生积极性上下功夫,从而便无从推动医疗服务生产力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医疗服务本身的定价严重低于成本,医生体制内的正常收入严重偏低,从而只能通过体制外的非正常渠道进行弥补,这包括药品、检查、回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