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蔡江南

美国麻省卫生福利部卫生政策高级研究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客座教授、上海财大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1997年获美国布兰戴斯大学卫生政策博士。在大学、咨询公司、和政府部门从事多年的卫生经济和卫生政策研究和咨询工作。在公共经济、劳动就业、卫生经济和政策领域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曾获得1990年孙冶方经济学论文奖,2002年美国卫生研究学会杰出文摘奖。

医疗支付方式改革的现实选择


  什么是支付方式改革的目标?

  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医疗保险在我国整个人口中的覆盖面有了飞速扩展,保险的覆盖深度也得到逐步提高,医保支付的费用在整个医疗费用中的比重相应有了显著增长。医保对于医疗服务和产品供方的意义、对于病人的风险保护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许多地方曾经有着大量结余的医保经费,现在开始吃紧,医保管理部门开始感受到越来越大的经费压力。在此背景下,政府医保部门开始重视对医疗支付方式的改革,希望由此达到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提高医疗费用的使用效率。实际上,这也是许多国家推进支付方式改革的根本动力和原因。

  按医疗服务的项目收费/支付是一种传统的支付方式。...

Read more

如何解决医保的异地报销问题


  我国目前的社会性医疗保险包括了城市职工医保、城市居民医保和农村的新农合医保三种形式。由于这三种医保统筹范围目前还限于地市一级,大多数的医保计划只支付病人本地发生的医疗费用,病人去其他地方看病的费用便无法得到补偿。因此,我国目前的社会性医保,其社会性程度还很低,只在地市范围内的小社会发生作用。

  尽管医保的社会性程度不高,但病人就医需求的社会性却很高,即不少病人需要去本地之外的地方求医。这主要与我国目前的医疗资源特别稀缺,同时医疗资源的地区分布特别不均衡的现状有关。这里所说的医疗资源主要是医生本身。我国二百万医生中间,接受过本科教育的还不到一般人,高质量的合格医生主要都集中在大...

Read more

医药领域价格机制全面消失带来严重后果


  我国今天的医药领域里,尽管表面上还保留着价格,但本质上已经全面取消了价格机制的作用。现有的僵化和扭曲价格体系,不仅无法发挥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反而造成和加剧了医药领域内的一系列问题和混乱。

  价格机制的失效首先表现在,各种医药价格严重背离合理的生产成本,价格结构严重扭曲。医疗服务价格、住院病床费用、一些传统常用药品的价格严重低于成本,而许多药品和检查的价格却大大高于生产和流通的合理成本。医疗服务价格过低使得医务人员的劳动无法得到合理补偿,收入补偿规律只能通过各种畸形方式发挥作用:降低服务质量、过度医疗、过度用药和检查、接受药品和检查的回扣、拿病人的红包等。病床费用偏低一方面造...

Read more

信息缺乏乃医疗卫生之痛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在其标志卫生经济学诞生的划时代论文中指出,风险和不确定性是医疗卫生所有特点产生的根源。他指出,正是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信息成为医疗卫生中最重要的要素。病人从医生那里要求获得的最重要的服务,便是信息。信息在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不对称分配,是病人需要求医的根本原因。

  医疗服务方的信息最为关键

  医疗卫生有关的信息,可以根据医疗服务过程包含的几个主体来划分。一是与病人有关的信息:病人发病之前的健康状况、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情况、疾病治疗的结果。二是与医疗供给方有关的信息:医疗方(医生、医院等)的资质信息(技术和经验)、医疗服务和产品...

Read more

社会保障真有那么难 解决以药养医从何入手


  为什么不管有钱没钱,中国人总是对生活充满不安全感?焦虑症几乎已成中国各个阶层的通病。他们看上去不堪重负,而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我们这个社会保障体系的体系的缺失。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医改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每年年初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总要提出一些新的任务。这次会议不仅提出了医药分家,而且还列出了三步走的时间表,目标相当宏伟,决心也很大。但是,从何入手、如何实施,没有看到操作方案。

  医药分家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解决以药养医的一个手段。医药分家也绝非如一些人想象的那样简单,即只要将药房搬出医院,同时政府财政补足医院的收入损失,便大功告成了。实际上,即便这种简单的想法执行起来...

Read more

如何推进医疗支付方式的改革


  在许多国家的医改中,支付方式改革都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最近,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出进行各种医疗支付方式的探索和改革,以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这同样也是美国最近医改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许多地方政府和组织正在进行各种支付方式的探索和试点。医疗支付方式改革本身是一个由各种因素组成的系统,本文将选择一些有关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有助于推进这方面的讨论研究和改革实践。

  “补供方”与“补需方”

  医疗支付方式的改革暗含了一个重要前提,即医疗筹资方式以第三方支付(医疗保险)为主导。与此相反的筹资方式是,将医疗资金直接...

Read more

“收支两条线”是新乌托邦?


  安徽医改在实施一年以后,于近期在制度上加强和完善了前期实施暴露出的不足之处,其中就包括对“收支两条线”财政补助方式的完善,如加大奖励性绩效工资比重、引导分级诊疗等。

  既然市场化成了“旧医改”的失败根源,那行政化和“收支两条线”便成为当然的选择:医疗机构将收入统一上交给政府,再由政府根据医疗机构的支出需要拨下去。这样一来,医疗机构便成为准政府机构,医务人员便成了拿工资的准公务员。由于医务人员的个人收入与医疗收入脱钩,便失去创收动力。顺其推理可得,老百姓的看病贵便可以得到缓解或解决,医疗卫生便可以从&ldq...

Read more

社会主导模式:中国医改的第三条道路


  今年是新医改的第三年,也是新医改初步阶段的最后一年。但是,在医改的理论上,对于医改的基本方向和原则上仍然存在着许多混乱不清的地方,而在医改的现实成果上,离开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预期目标仍然相距遥远。作者在新医改方案讨论初期的2007年,提出了中国医改的基本方向,其思路今天仍然有效。故将旧文拿出来发表在此,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关注和讨论。

  "社会主导模式就是在医疗卫生的筹资方式上强调公共和公平,而在生产方式上则突出竞争和效率".

  最近,卫生部频频出台文件,调整医疗政策,尤其是前不久卫生部“政府主导”医改模式的出台,想为多年来的医改路径...

Read more

奥巴马的就业刺激方案究竟能走多远?


  美国经济在经历了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大危机以来的最严重危机后,仍然在低谷挣扎,失业率还在9%的水平徘徊,甚至有陷入二次危机的可能。与此同时,尽管离下一届总统大选还有14个月的时间,但竞选战火已经烈焰雄雄,共和党多名竞选人携着茶党的气势,向奥巴马发起了强劲的挑战。去年国会中期选举后,共和党在众议院占了多数,使奥巴马政府成了政治上的拐脚领袖。共和党全力以赴阻挠奥巴马的任何重要行动,不让奥巴马获得任何政绩和继续竞选的资本。目前的美国政府已经陷入了历史上罕见的政治僵局,总统已经丧失了领导能力。

  就在这种经济和政治双重危机的背景下,奥巴马于11月8日向国会两院发表了就业刺激方案的演说。方...

Read more

医保总额预付制:我们准备好了吗?


  最近,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希望推动医保付费机制的改革,从而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方的行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文件要求,认真编制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预算。对基金支出预算要进行细化,将支出预算与支付方式相结合。在此基础上,结合门诊统筹的开展探索按人头付费,结合住院门诊大病的保障探索按病种付费。要根据基金收支预算实行总额控制,探索总额预付办法。各地要按照基金支出总额,确定对每一种付费方式的总额控制指标,根据不同定点医疗机构级别、类别、特点以及承担的服务量等因素,落实到每一个定点医疗机构,以及每一结算周期。

  可以看到,这里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