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头脑中的画面还记忆犹新:在英国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英国的全民健报体制(NHS)作为国家的骄傲向世人展示。然而今年年初,英国公布了对公立医院系统丑闻的最后调查报告,揭示了过去好几年中,一些医院中存在的虐待病人、玩忽职守、造成上千人不必要死亡的骇人听闻事实。报告指出这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似乎从英国公立医院改革以后,医院开始讲求经济效益,将削减开支、降低成本作为业绩指标;医院只关注财务和数据,追求成本收益,而将病人的利益放在次要地位。由此便自然推导出,公立医院必须以公益性为目标,而不能走市场化的道路;而回到政府一统天下的过去,便可以避免这种悲...
作者文章归档:蔡江南

解决以药养医难题从何入手
每年年初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总要提出一些新的任务。这次会议不仅提出了医药分家,而且还列出了三步走的时间表,即今年先从300个试点县下手,明年扩大到所有县级医院,2015年推向所有公立医院。目标相当宏伟,决心也很大。但是,从何入手、如何实施,没有看到操作方案。笔者试着抛砖引玉,希望决策者能够从系统的角度看问题,重视具体实施操作步骤,避免让美好的理想几年后仍然留在纸面上。
医药分家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解决以药养医的一个手段。医药分家也决非如一些人想象的那样简单,即只要将药房搬出医院,同时政府财政补足医院的收入损失,便大功告成了。实际上,即便这种简单想法执行起来也不简单。药房离开医...
医疗资源使用低效,医改存在巨大潜力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在2010年达到大约人均3万元的水平,折合为大约人均4700美元。如按照2009年卫生费用占GDP比重5%来估算,2010年我国人均卫生费用大约为1500元。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我国卫生费用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比较吻合。这说明我们在医疗卫生上使用的资源总量,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看,并不存在使用过多或过少的问题。
尽管从整个国家的宏观和人均角度来看,我们在占用社会卫生资源总量上不存在什么问题,但为什么从老百姓个人的角度看,却存在着严重的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为什么大家会感觉存在严重的医疗资源紧缺匮乏的情况?这种医疗资源宏观与微观之间的矛盾状况,说...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直接促进医药产业洗牌
医保政策方面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发展,第一个方面是继续扩大医保覆盖面,加深医保的福利的程度。今年重要的新的发展就是在提高医保水平上,建立大病医保制度上,在十八大之后会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医保政策方面的新的发展。一个方面我们继续扩大医保和提高医保的水平,但在另一方面,这是相辅相成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提高了,但是另一方面的挑战,就是怎么样合理使用医保的费用。新医改三年当中看到了整个国家医疗费用的支出结构当中,医保占的比重有了显著增长。医保在今后几年发展当中,对我们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就是对在座的各位,你们的企业的发展,它的作用这是越来越重要的。
医保费用的合理使...
公立医院改革路在何方?
我国新医改3年来取得的成就主要依靠了增加政府投入,这体现在迅速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险的全民覆盖,同时加强了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在下一阶段的深化医改中,尽管政府投入仍需要继续增加,但是改革的动力需要转向机制创新和体制改革。由于医药卫生体制内的所有重要问题,都与公立医院的问题密不可分,因此公立医院改革必将成为下一阶段医改的突破口和攻坚点。
目前流行的观点仍将公立医院的问题简单地归结为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似乎只要政府扩大投入,就能够解决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问题、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以药养医问题、和医患矛盾问题。不可否认,这种观点有其合理性的因素,即公立医院的收入必须主要依靠政府支持,...
医改在新历史时期中的重要性
在中国共产党18大结束后,改革的重要性又一次被提上了议程。经过30多年的改革,那种大家获益式的改革(帕累托改进)已经基本使用完了,留下来的改革都是攻坚战。然而,中国的继续发展希望在于改革。这一点,新一届领导人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
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越过了超高速增长的阶段,进入一个结构转型和稳步增长的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上,内需的提升与服务业的发展和增长密切相连,而医疗卫生产业的发展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已经从一个“短缺经济”或“供方经济”进入一个“过剩经济”或&ldq...
医生短缺是阻碍中国医改的瓶颈
在经济飞速发展了30年后的中国大地上,求医的人们每天不远千山万水,涌向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和专家。政府想方设法引导病人去基层医疗机构就医,通过取消基本药物加价来降低药价,降低病人的挂号费和医疗费,改造和新建基层医疗设施的硬件,可是病人就是不领情,仍然朝圣般地挤向大医院。大医院门前、楼道里的排队人群,在一年365天中永远是那么拥挤,成为中国各种供过于求的商品服务市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医院内的专家门诊永远供不应求,鼓舞着大量二道贩子的热情。许多专家每天面对几十个耗尽精力赶来的病人,以速战速决的方式在每个病人身上花上几分钟,没等病人说完病情便匆匆开出药方。在这样一种病人和医生各自有苦难言的...
信息缺乏医疗卫生之痛
美国着名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在他那篇标志着卫生经济学诞生的划时代论文中指出,风险和不确定性是医疗卫生所有特点产生的根源。他指出,正是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信息成为医疗卫生中最重要的要素。病人从医生那里要获得的最重要东西便是信息。信息在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不对称分配,才是病人需要求医的根本原因。
医疗卫生有关的信息可以根据医疗服务过程包含的几个主体来划分:
1、与病人有关的信息:
a)病人发病之前的健康状况
b)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情况
c)疾病治疗的结果
2、与医疗供给方有关的信息:
a)医疗方(医生、医院...
论中国医改短期目标的选择
在一个经济尚不发达的13亿人口大国,中国医疗卫生体制进行的新一轮改革,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涉及人们根本利益的重大社会事件,绝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成,必须经过逐步分阶段的推进。医改牵连千家万户的利益,涉及到的问题千头万绪,短期目标的选择既要考虑切实可行,也要针对人们最关心最疾首的问题,可行性和紧迫性两者必须兼顾。
公共卫生:集体安全
医疗卫生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抓住这个核心问题便抓住了医改的要害,它应当成为我国医改的短期目标。从2003年“萨斯”爆发以后,我国政府对于公共卫生和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引起了极大的重...
全民医保的梦想与现实
新医改推进三年来,医保覆盖面已经扩大至几乎所有的人口,这是新医改至今取得的最重要成就。目前,我国的社会医保计划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城市职工医保、城市居民医保和新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然而,三种社会医保计划之间在享有的医保福利上存在着巨大差距,尤其是城乡医保之间的差距;同时许多人还无法解决大病风险的问题。
从最新的医疗费用数据上也可以反映出城乡之间的差距。2009年全国人均卫生费用1314元,城市的人均费用为2177元,而农村只有562元。农村人均卫生费用只有城市的大约四分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城乡之间医疗保障水平的差异,而非人口本身健康水平之间或医疗需求之间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