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孙连才

孙连才,男,1973年12月出生于河南封丘,九三学社社员、工商管理硕士、管理学博士。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   中国MBA联盟第三、四届副主席   中国MBA联盟顾问委员会第一、二届秘书长   中国MBA中部联盟首届执行主席   荣获首届中国MBA领袖年会十大贡献奖

创业管理:企业动态能力新思维


  保持并发扬创业精神,是新经济时代企业取得动态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管理者必须将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创业精神与强调专业化、规范化的专业管理结合起来,在公司内部培育创业文化,以使创业管理成为企业主要的动态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市场的生命周期缩短。这是社会转型、技术进步速度加快、竞争激烈、环境趋于动荡复杂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环境中的异质性因素日益增多,因素的变动频率日益加大。在动态复杂环境下,规模优势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速度与创新。

  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将经营重点转向如何快速进入和退出市场,迅速推出再升级产品。产品生命周期的前端成为竞争的关键;...

Read more

警惕隐性权力


  一家良性运作的企业往往是显性权力属于主流文化,如果隐性权力有与之显性权力相抗衡的趋势,这个企业就要考虑组织本身的缺陷或即将发生的颠覆性事件,隐性权力的扩张往往是一个企业发生问题的讯号,比如:不正常的非官方传言被验证;组织中的上级越权指挥使级别更低的员工发布号令;或者是没有正式的管理层官方决议而执行某项制度等等,这都是一个组织不健康的表现,作为管理层要时刻警惕!

  权力是一种稀缺资源,拥有权力就意味着可以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支配和控制,因此,权力也就成为很多人竞相追逐的对象。某个人对一种权力的拥有可以来自上级部门的正式的合法授予,也可以来自一些非制度性安排的,但又实际上...

Read more

乔布斯的商业生态系统


  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商人

  乔布斯辞去苹果公司首席执行长的消息标志着一个伟大时代的结束,不光对苹果而言是这样,对全球科技业都是如此。乔布斯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商界人物,他的影响力远不仅限于美国加州库比蒂诺的苹果总部,他的所做所为也被众多公司所仿效。如今,他将不再是苹果的CEO,这是1997年以来的第一次。

  很明显,虽然乔布斯身患重病,但他仍无处不在。知情人士说,乔布斯有意继续参与研发苹果今后推出的重要产品并制定公司战略,另外,他还打算在新任CEO库克管理公司日常事务期间担任苹果董事长。乔布斯的身体状况据说时好时坏,哪怕他任董事长后十分活跃,也不可跟以前任CEO的时候同...

Read more

辞职:如何华丽转身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可能是上班的距离,可能是职业生涯发展,可能是内部矛盾,诸多的可能有时需要辞职,辞职也是职场的历练,如何华丽的转身,尽显人格魅力?

  想清楚为什么辞职。某个晴好的日子,你决定要辞职。接下来你开始整理简历,发给不同的公司。不过先别着急,你首先要想想自己今后的打算。有时候人们会做出情绪化的决定,这可能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

  首先,从多方面评判你的决定是否明智——公司本身、工作地点、企业文化、你的职务职责以及薪酬福利,以此判断出你认为现有这份工作有所欠缺的究竟是哪一项,并且想想在目前的公司中是否有可能找到另一个你更加满意的职位。从...

Read more

导师制与知识管理


  据考证,“知识工人”概念最早是世界着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于1959年在其着作《明天的里程碑》中提出的,他认为知识工作者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德鲁克实际上指的是一个经理或者执行经理。西方文献中的“知识型员工”又称“知识工人或知识工作者”,近似于现代汉语中的“知识分子”,即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当然,知识型员工主要指在企业中以脑力劳动为主的人。加拿大学者弗朗西斯.赫瑞比的定义更能说明问题,他认为:“简而言之,知...

Read more

“拷问”中国式碳排放


  在低碳政策实施方面,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挑战在于很多地方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不少措施和投资与中央指导原则相违背

  理想的低碳经济是一种可以最大限度提高碳生产力,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尽可能地减缓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提高人类发展水平,同时兼顾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从而使社会经济沿着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前进的经济形态。发展低碳经济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类发展水平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还很少有国家可以像中国一样制定如此多支持低碳发展的政策。这部分政策取得了很大成功,但还存在很多障碍减弱了政策有效性,包括地方利益和中央意志矛盾、部门利益和管理行政分割、地方制度...

Read more

二十一世纪的管理者


  《创新者的窘境》记录了一些领先企业如何错失了本行业深层次转型的先机,其根源不在于“不好”的管理,而在于长期坚持着原先“好”的管理。这些企业认真听取消费者意见,仔细研究市场趋势,将资本配置到承诺最大回报的创新项目中;但在此过程中,他们错过了一些吸引新顾客和创造低利润市场的颠覆性创新,与一些引起巨大轰动的产品失之交臂。即使管理最好的公司也无法规避市场趋势变化与企业惰性之间的毁灭性碰撞。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称管理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创新”,这句评语得到了广泛的验证。以通用汽车的阿尔费雷德&bull...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