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汉语拼音之父”美称的周有光先生刚度过111岁生日。他出院不久,时常自嘲:“一定是上帝忘记了我”。八十多岁退休后,他的兴趣转到了如何“从世界看中国”。他说,对中国,一要乐观。二要相信进化论。
十天前,在冬日的北京,我去了一家书店。那里有个座谈会,庆贺周有光先生111岁生日。寿星已很少出门,缺席了。不久前周老刚病过一场,住进协和医院。他的老友、解放军总医院的蒋彦永教授告诉大家,老人已出院,基本稳定,还当场放了去病房探望时的录像片断。有光先生坐在轮椅上,像棵老树,半眯着眼,弱了不少。只有在听到他极为简练的...
作者文章归档:张力奋

2003年,加盟英国《金融时报》, 创办FT中文网,并出任主编。2008年7月,出任《FT睿杂志》总编辑。之前,他在英国广播公司(BBC)工作10余年,曾任助理电视制作人、国际台中文节目资深制作人,新闻节目制作资深培训师、中文节目新闻时事主编。他曾获BBC奥纳西斯旅行奖(BBC Onassis Travel Bursary)。 经常应邀为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经与社会议题。
在他的带领下,FT中文网现有120多万注册读者群,已成为华文世界特别是大陆最富影响力的权威财经网站之一。FT中文网及其作品已获中国新锐榜2007年度网站奖、2007亚洲出版人协会最佳解释报道奖、2008年亚洲出版人协会最佳言论奖,以及《南方周末
台海关系解冻初年的轶事
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历史性握手,长达80秒。两岸和平,行之艰难。八十年代末,我留学英国,台海尙未正式接触,与台湾同学的情谊是难忘的一章。我们从敌对的两岸汇合英伦,在调侃、自嘲和酒后醉语中化解仇意和偏见,成为朋友。
11月7号,习近平与马英九以两岸领导人身份,在第三地新加坡会晤,是里程碑的大事件。两人以“先生”相称,避开官衔与道统,成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领导人66年来的首度接触。两岸进入实质性的“一国两府”时代?习、马握手长达80秒,令我忆及留英时...
八十年代末的台湾记忆
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历史性握手,长达80秒。两岸和平,行之艰难。八十年代末,我留学英国,台海尙未正式接触,与台湾同学的情谊是难忘的一章。我们从敌对的两岸汇合英伦,在调侃、自嘲和酒后醉语中化解仇意和偏见,成为朋友。
11月7号,习近平与马英九以两岸领导人身份,在第三地新加坡会晤,是里程碑的大事件。两人以“先生”相称,避开官衔与道统,成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领导人66年来的首度接触。两岸进入实质性的“一国两府”时代?习、马握手长达80秒,令我忆及留英时、台海关系解冻初年的轶事。
1988年夏,我从上海到英国读博士学位。当年留英大陆学...
中国应向英国借鉴“进化论”
(一)
星期一晚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飞抵伦敦,对英国作国事访问。上一个对英伦国事访问的中国领导人是胡锦涛,时间是2005年。国与国外交,讲究礼仪与礼遇。与十年前相比,伴随中国经济以及国家影响力的崛起,中国越来越看重其领导人出访的礼遇规格。在很多中国国人看来,礼遇即是实力。
这次行程四天的出访,中英双方无疑都在以超高规格“量身定制”。习近平出任国家主席后,很少单独安排专访一国。这次访英,应是不多的例外。从北京飞伦敦,航程近11小时,这次他是专门到英伦三岛跑一趟。从白金汉宫到唐宁街10号首相府,英方这次呈上全套国宾与皇家礼仪,铺上英国报章所称的“最...
哈瓦那的那枚戒指
十多年前,那个圣诞。我与家人从伦敦动身,随旅行团前往卡斯特罗的故乡。去古巴,更多是我的意愿,甚至是私心。苏联、东欧解体后,地球上的共产国家少了一大圈,仍坚守堡垒的只剩朝鲜、还有古巴。对古巴之行,妻子并不热衷。她对记者丈夫的度假地选择,素来有些不放心,怕我以崇高唯美的旅行诱惑,暗中塞进采访、社会调查的私货。临行前夜,她在打点行装,冷不丁冒出一句:“我们不就是那种环境下长大的,还不够吗?.......”
抵达首都哈瓦那前,我们在一处与古巴人完全隔离的海滨度假村,待了大半周。游客多来自与古巴友好的加拿大,加上零星的欧洲人,逃避惨白的冬季,投奔阳光与蔚蓝大...
中国需要怎样的专栏作家?
我从来没写过专栏。一直不敢动此念头,是深知专栏可让作者寝食不安。3月31日,我辞任FT中文网总编辑,答应写个专栏。动静不敢大,先双周一篇。2003年,我在伦敦介入创办FT中文网,看她降生、挣扎、存活,帮着把一个原本不存在的东西带到世上。之后十二年,占我精力最多的可能就是发掘专栏作家,摆一个思想的花市。这些年,我对我们的专栏作家多有“侵扰”,现在是还债的时候。
FT中文网上,有两类专栏作家:从伦敦飘洋过海的英国派,和中国本土派。英国派的代表人物,有论辩强悍、纵横政经、常把论敌逼得喘不过气来的沃尔夫;有八十一岁才荣休、一辈子反主流的布里坦,毕生追寻一个...
刘强东:与FT共进午餐
与刘强东午餐前几天,我先在京东商城订了一套书,测试它能否限时送达;还给一位和他相熟的企业家通了个电话。他说,老刘看上去强悍,凭直觉做事,其实内心谨慎,有很强的不安全感。
北京。“鸟巢”边上的北辰世纪中心,正对着“盘古”大厦,这里是刘强东的京东大本营,也是他选定的午餐地。依照FT的规矩,午餐由客人选一家他中意的餐馆,由FT埋单。老刘办公室回复说,现在他很少外出午餐,多由家里厨师准备简餐,带到公司,建议在办公室用餐。办公室与美食,从来水火不容。电脑注目、左右怀抱文件,牺牲的只能是食欲。但恭敬不如从命。最后的约定是,先喝茶,再午餐。...
达沃斯的26个字母
A (Austerity, 紧缩政策):这是达沃斯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们最爱说的一个词。家中开不出伙,就得勒紧裤带。欧元区财政更是如此。国家的脸上面露菜色。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希勒批评欧洲的做法。他说,我们的信心,我们的企业家精神,我们的消费意愿,都取决于我们正在讲述的这个故事。而当下的故事并不鼓舞人心。这和温家宝总理“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有异曲同调之感。希勒的经济思想似乎已成型,他强调人性/社会行为/对经济判断和市场的作用。
B (Belvedere),达沃斯最出名的五星级酒店,一晚上600-700美金,是各国首脑下榻的首选,也称为“微型达沃斯...
资本主义需要重新设计
一年一度的达沃斯论坛,都在一月份的最后一周举行,已有42年历史。每年都有个宏大主题。它是一个精密的“议程设置”工程,用来测试该年度全球政界商界和意见领袖的脉搏和体温。
今年的主题是“BigTransformation:ShapingNewModels”(大转型:寻找新模式)。对来自中国的与会者,这类主题很熟悉,是老生常谈,甚至有时空穿越的错觉。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30多年中,改革、转型和新模式这些用语,几乎独用于中国、越南以及前苏联、东欧一党威权国家向市场经济的演革过程,但很少用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思考和反思。1979...
中美之间仍将漫长纠结
上个月,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到访北京。四十年前,他肩负总统尼克松的使命,秘访中国,华盛顿与北京开始解冻,冷战时代的国际地缘政治就此改写。在京逗留时,八十八岁的基辛格和十多位“海龟”有个早餐会。他说,过去四十年,几乎每年都到中国,见面的多是中国领导人,他很想听听年轻人如何看美国。
我问他,假如美国不改变对中国现行政体的基本判断,美中两国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友邦和战略伙伴吗?基辛格做了细致回答,大意是:美国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在全世界改变他国的政治制度或形态;但在必要时,美国会毫不犹豫地捍卫自己坚信的基本价值理念。
基辛格长于外交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