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杨晓刚

律师

转载:央视调查3元钱药品涨到30元 三甲医院加价最多


  

   3月28日,包括青霉素在内共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的药品驶入降价通道,平均降价幅度达20%以上。这是自1996年以来,第27次调整药品价格了。在药品流通领域内一盒售价只有几元钱的药品最终又是如何变成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呢?近日以来,记者通过采访沈城部分药房负责人、部分药企驻沈医药代表,以及一些医药企业,试图揭去药价上面的那层神秘面纱。

  第一环节:药厂

  成本3元 虚报零售价留空间

  5月24日,记者采访到了青岛一家药企驻沈医药代表李先生,他开门见山地向记者说到,药品从出厂到最终进入患者手中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药企,药...

Read more

转载:路边停车贵 违章查得严为省停车费小区出入难


 

    随着北京市部分区域停车费上调和治理路边违法停车力度加大,在双重压力下,家住城区的很多车主感觉只要回家晚了,自己的爱车就无家可归。

  小区出入口晚上最乱乎

  昨晚10时许,记者在东五环某小区感受“抢车位”带来的烦恼。当记者来到该小区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小区A、B、C三个区中间的人行道两旁挤满了各式各样的车辆,私家车、拉活儿的黑车、搬家公司的车挤作一团。

  “昨天开进B区的地下停车场,工作人员说没车位了,于是我计划从B17的出口出去,可出口通道的拐弯处停满了车,根本出不去,得一路倒车到进入口再出去;倒车过程中还得注意停在路两边的车辆。...

Read more

物业企业如何适用综合计算工时制度?


    杨晓刚律师

    一、什么是综合计算工时制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是指单位以标准工作时间为基础,以一定的期限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按劳部发 [1994]]503号文件规定,可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也有三种:

    (1)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空、渔业等行业中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的职工;

    (2)地质及资源勘探、建筑、制盐、旅游等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的行业的部分职工;

&nbs...

Read more

杨晓刚律师受邀举行《物业企业如何公示物业服务收支情况》的培训


     

       2011年3月18日下午2:00,杨晓刚律师在北京银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为项目经理、财务人员进行《物业企业如何公示物业服务收支情况》培训。

      从2011年1月1日《物业服务项目收支情况报告示范文本》和《物业服务项目收支情况报告撰写规范》起正式实施。其中要求物业服务收支情况公告时间不能少于15日。按照要求,物业企业应当于每年第一季度在小区内显著位置公告上一年度物业服务收支情况,公告时间不少于15日。...

Read more

转载:宗庆后:买套房只让住70年不合理 规定应取消


 

    3月2日消息,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在接受腾讯财经访谈时表示,房地产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如果房地产不能够健康规范发展,将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他认为,房地产限购措施并不能够解决住房问题,只可能把房价控的更高。北京的限购措施更加加大了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的矛盾。而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要修改土地“招拍挂”制度,限制地价,控制开发商利润。

同时,宗庆后提出,我国居民现行居住用地使用权最高出让年限七十年的规定不合理,应当取消。

    以下为访谈实录:...

Read more

(转载)外地人北京购房须连续纳税五年 外地房产不计入


 

   从今天起,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北京本地户籍家庭,将不能再新购住房;已经拥有了1套及以上住房的外地户籍家庭,也不能再购住房;在北京没有住房的外地人,如果要购买住房,必须提供在京连续5年(含)以上的纳税证明或社保证明。

  昨天,“京十五条”(“国八条”北京落地政策,共15条)公布。在具体措施方面,比“国八条”更加严格。

  限购门槛

  纳税、社保由1年调为5年

  限购政策一直备受关注。此次出台的北京调控细则中,与“国八条”基本一致,即本市户籍家庭如果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符合纳税和社保等条件的外地户籍家庭如果已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将不...

Read more

(转载)专家质疑70年期满土地可无偿收回 称有违物权法


 
    
  70年后,我们的房子安置在何处?

  根据不久前有地方政府发出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预申请须知》,在土地使用期满后,可“由出让人收回并补偿相应残余价值”,甚至可“由出让人无偿收回”。

  经舆论发酵,引发民众对70年大限后房子归属问题的集体焦虑。当地政府为此发出通告,表示“期满收回” 只是针对土地使用者申请续期未获批准的情况而言。

  这一解释并未驱散民众的担忧。土地到期后是无偿还是有偿续期?如果有偿,政府将怎么收这笔钱?还有,商用地到期后又将面临怎样命运?

  带着这些问题,本报专访了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