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何亚福

1967年出生于越南,1968年随父母回中国定居。长期研究人口与生育问题,自主生育倡导者。写过几百篇有关人口问题的文章,其中有一些文章发表于《东方早报》、《第一财经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快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新周刊》、《领导者》、《人力资源》等报刊上。

养得起孩子,但养不起计生办


129日《新京报》报道:北京“井底人”王秀青已和北京某高校已达成初步意向,该高校向其提供月薪30004000元的工作,并提供食宿,他今明两天就会去上班。

 

此前,127日《新京报》报道:籍贯河北滦平的王秀青在丽都地区的井下居住10年,在附近擦车为生,每月赚2000多块钱,曾被城管关进了狗笼子。他有3个孩子,其中,大女儿在怀柔读高一。由于“超生”,计生办向王秀青征收了6万元“社会抚养费”。

 

有人说,王秀青养不起3个孩子,但还是要生这么多孩子,不实行计划生育怎么行?事实上,王秀青养...

Read more

处罚张艺谋“超生”是逼富人移民


12月5日《东方早报》报道:张艺谋的“超生门”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前几日张艺谋发表的声明中,其承认超生,接受调查后,有媒体估算张艺谋将会处2.4亿元的罚金。对此很多网友发出疑问,张艺谋如果当年不退掉美国绿卡现在就不会受罚。昨晚,“艺谋工作室”通过新浪微博对网友的疑惑作出回答,称他是一个中国人,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也是中国人,而且无怨无悔。
 
我看了篇报道,我想,如果张艺谋“超生”被征收巨额“社会抚养费”,这将是一则活生生的移民广告,告诉中国富人们:瞧!这就是爱国的下场!
&n...

Read more

中国人的生育愿望很强烈吗?


1126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如果不考虑政策限制,人们想要几个孩子?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北京益派调查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对2316位市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4.2%的受访者选择不要孩子,21.7%的受访者选择1个,62.5%的受访者选择2个,5.9%的受访者选择3个及以上。

 

针对上述报道,有一位计生支持者回贴说:“如此强烈的生育愿望,完全放开了简直是中国和世界的灾难!”那么,中国人的生育愿望(也称为“生育意愿”)真的很强烈吗?我在《人口危局》第10章中已分析过:“近年来多次生育意愿调查表明,大多数中...

Read more

设立“二孩节”纠偏生育观念


设立“二孩节”纠偏生育观念

 

作者:梁建章、黄文政、何亚福

 

最近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了单独可生二胎的政策,显示领导层可能已经意识到低生育率对于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危害。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现在的生育率只有1.2左右,即使以后完全放开,也无法维持在中国需要的更替水平2.2。 所以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必须推出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否则年轻人减少,需求和劳动力萎缩,经济发展低迷,国家财政恶化,创新力缺失,这些困扰日本和南欧国家的经济老年病,将困扰未来中国社会。所以建议设立二孩节&rdqu...

Read more

南辕北辙的单独二胎政策


  10月29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单独(夫妻有一方是独生子女)生二胎政策有望全国放开实施,不采取先在某个或某些省市试点的做法。

  针对这一报道,卫计委新闻宣传司相关负责人称,对于计生政策调整的事情,卫计委新闻宣传司司长毛群安、卫计委新闻发言人邓海华曾多次予以回应,已经表明了卫计委的态度,目前卫计委对于计生政策调整没有最新的变化。

  卫计委的上述回应有点含糊其辞,可以理解为计生政策调整无最新变化,也可理解为卫计委的最新观点与以前的回应一样没有变化(以前的回应是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认媒体关于单独二胎的报道)。

  我认为,人口政策最终不是卫计委制定的,所以,不要把卫计...

Read more

一位“超生爸爸”的经历


一位“超生爸爸”的经历

刊于《家庭医生》杂志201311月下半月版(第22期)

本刊记者 凌茜雯

 

如今的何亚福已开始被关注,被视作人口问题的民间学者。

    说何亚福是民间学者,因为他没有专业研究机构的工作背景,但过去十年,却一直在思考一个严肃的课题:中国的人口政策。今年5月,他的新书《人口危局: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

何亚福平时的谋生方式是英语翻译,此外,他还有另一个角色:“超生爸爸”。若联系到一起,很容易形成这样的印象——他的研究不...

Read more

首富王健林的懊悔


10月20日新华网报道:2013福布斯中国富豪榜10月16日发布,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取代“饮料大王”宗庆后,以860亿元人民币的净资产登顶中国富豪榜。就在去年,王健林的资产还与860亿元相去甚远,为488亿元。一年间财富增长了372亿元,平均每天赚1.019亿元,平均每分钟赚70776元!也就是说,王健林要想买辆奔驰车,只需10分钟;要想在北京买套房,1个小时的收入就能买下一套424万元的房子。
 
然而,这位中国首富却有一个懊悔。今年4月8日凤凰网报道:“4月8日,刘东华(正和岛创始人)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会上谈到关于创业传承...

Read more

放开单独二胎没有积极意义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于今年11月召开,多家媒体报道,三中全会有可能讨论人口政策调整问题,并可望出台“单独二胎”政策。卫计委近期回应“生育政策”话题,也未明确否认“单独二胎”将放开的新闻报道及相关传言。10月8日证券时报网报道:分析人士认为,二胎政策如放开,五类个股将受益:母婴药类、婴幼儿奶粉类、纸尿裤原料类、儿童玩具类、幼儿教辅类。

  然而,我对三中全会有关人口政策改革问题并不抱乐观态度。这是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没有迹象显示三中全会将对人口政策作出重大调整,最多是出台“单独二胎”政...

Read more

从杭州之行谈人口问题


长假期间,中国多处风景名胜地区人山人海、游客爆满,举两个例子:其一,102日,四川九寨沟景区发生大规模游客滞留事件,上下山通道陷入瘫痪,甚至出现游客“攻陷”售票处的传闻。其二,102日,来自海内外的大批游客涌入杭州西湖景区,环湖一线到处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据了解,当天西湖景区客流达100.89万人次,而这也是该景区历年来首次单日客流突过100万。

 

针对旅游景点游客爆满现象,有人据此认为中国人口太多了。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呢?下面谈谈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应杭州平和英语学校校长洪秀平等朋友的邀请,我于103日晚坐火车从湛江到杭州...

Read more

与《人口危局》有关的几件事


《人口危局》一书出版已有好几个月了,围绕这本书,发生了很多事。在此,我选择其中的几件事,按时间顺序写出来。为保护隐私,文中的网友“林枫”和Susan使用网名。
 
其一,5月上旬,《人口危局》一书刚出版,杨支柱先生就以5.5折的价格从出版社购进了300本(后来秦兵律师又赞助了5000元书款)。杨支柱先生把这批书寄给了全国各地的学者、媒体人和各界知名人士。在此,我要感谢杨支柱先生和秦兵律师的慷慨支持!此外,据我所知,还有几位网友各买了100本《人口危局》送人。
 
其二,5月下旬,我去上海开会,刚回到家没几天,6月初,美国《福布斯》杂志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