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生育愿望很强烈吗?


1126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如果不考虑政策限制,人们想要几个孩子?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北京益派调查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对2316位市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4.2%的受访者选择不要孩子,21.7%的受访者选择1个,62.5%的受访者选择2个,5.9%的受访者选择3个及以上。

 

针对上述报道,有一位计生支持者回贴说:“如此强烈的生育愿望,完全放开了简直是中国和世界的灾难!”那么,中国人的生育愿望(也称为“生育意愿”)真的很强烈吗?我在《人口危局》第10章中已分析过:“近年来多次生育意愿调查表明,大多数中国人希望生育两个孩子,而人们的平均生育意愿是1.7~1.85个孩子。”下面来分析:根据上述报道的数据,人们的平均生育意愿是多少?

 

上述报道的几项加起来共占94.3%,余下的5.7%也按选择生二胎计算(则选择生二胎的比例为62.5%+5.7%=68.2%),生三胎及以上按平均四胎计算,则平均生育意愿为:4.2%×0+21.7%×1+68.2%×2+5.9%×41.8

 

一般来说,实际生育率是低于生育意愿的,这是因为,有些夫妇虽然想生孩子,但患了不育症(现在中国不孕不育率已超过10%),或错过了生育期。因此,在生育意愿是1.8个孩子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那么,实际生育率最多只有1.7,而在中国目前的出生性别比状况下,世代更替水平的生育率为2.3左右。可见,中国人的生育意愿已经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难道这种生育意愿能叫“强烈”吗?

 

计生支持者之所以把大多数人想生二胎就叫做“生育愿望强烈”,是因为经过三十多年的计生片面宣传,完全颠倒了许多人的生育观念,他们已经把一胎看作是正常的,把二胎看作是不正常的、多生的。打个比方,某个人习惯了自己只有一个眼睛,他就把有两个眼睛的人看作是不正常的。

 

一些计生支持者之所以认为中国人“生育愿望强烈”,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国的生育政策过于严厉,也会使人产生一种“中国人生育愿望强烈”的错觉。比方说,假设中国人的平均生育愿望是每对夫妇生育1.7个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生育政策只允许生1个孩子,那么超生的家庭就比较多,使人们产生一种“中国人生育愿望强烈”的错觉;如果生育政策是普遍允许生2个孩子,那么还有很多家庭不愿意生2个,人们就会认为“中国人生育意愿低”了,因为平均每对夫妇只生1.7个孩子,还达不到2个孩子的政策生育率。所以,在生育意愿不变的情况下,生育政策的不同,就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再看另一篇关于生育意愿的报道:1023日《新快报》报道:“22日《广州青年发展报告》(2012-2013)在广州市团校发布,调查显示了2012年广州青年生育愿望,其中广州青年想生2个孩子的比例最高,高达56%表示愿意生2个孩子,相比2010年的53.9%还提高了2.1个百分点。同时,不愿意生养孩子的‘丁克’一族仅5%,只愿意生1个孩子的为32%,愿意生3个孩子及以上的为5%。”可见,这篇报道显示出广州青年的生育意愿比《中国青年报》的上述报道显示的生育意愿更低一些。

 

最近,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据1116日《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王广州、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的张丽萍等研究人员就“单独二胎”进行过测算,得出结论是:如果2015年全国城乡统一放开“单独二胎”,则每年多出生的人口将比现在增加100万人左右,超过200万人的可能性很小。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近年来中国每年出生人口约1600万人,而根据王广州等人的测算,实行单独二胎政策后,每年多出生的人口将比现在增加100万人左右,可见增量并不算大。何况,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减少了34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