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资本论》提几点意见(五) 评论 16 views 给《资本论》提几点意见(五) 产品与商品不是一码事 张春津 (2006年2月16日刊发于《经济学家》) 在《资本论》和西方的经济学中,经常可以看到“商品交换”这一概念。我真弄不懂,产品的交换为什么要被说成是“商品交换”?商品是哪里来的?它最初形成的状态是怎样的?最后落实的状态又是怎样的?... Read more
给《资本论》提几点意见(四) 评论 14 views 给《资本论》提几点意见(四) 产品消费经济单位的不同阶段 张春津 (2006年2月15日刊发于《经济学家》) 纵观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人们进行产品消费的核算经济单位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的过程,正好与社会形... Read more
给《资本论》提几点意见(三) 评论 20 views 给《资本论》提几点意见(三) 支配产品的不同形式和内容 张春津 (2006年2月15日刊发于《经济学家》) 人对产品的使用和处分,按其用途的不同,大体上分为三种:消费产品、储存产品和增生产品。 &nbs... Read more
给《资本论》提几点意见(二) 评论 30 views 给《资本论》提几点意见(二) 产品的分类是人类历史的写照 张春津 (2006年2月15日刊发于《经济学家》) 原始社会的最早期,人类所消费的产品都是自然产品。自然产品不是人类生产出来的产品,而是自然界自然生成的能满足人的生存需求的物品。例如野生果树上结... Read more
给《资本论》提几点意见(一) 评论 24 views 给《资本论》提几点意见(一) 经济学不应从商品的分析开始 张春津 (2006年2月15日刊发于《经济学家》) 《资本论》研究经济学问题,是“从商品的分析开始”的(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 Read more
张春津:多一点批评,少一点奉承——挺好!——与朱正国老师商榷 评论 20 views 张春津:多一点批评,少一点奉承——挺好!——与朱正国老师商榷 (2006年2月18日刊发于《经济学家》) 我在《“私有制”不是罪魁祸首(五)》一文的末尾写了一句话:“如果我们承认人的‘私欲’消灭不了,那么‘私有制’便会以人性为依托与人永存。问题并不是应不应该保护“私有制”,而是要关注到每个人财富的来源是否公平合理。如果因为某些人的财富来源有失公平,就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 Read more
“私有制”不是罪魁祸首(五) 评论 21 views “私有制”不是罪魁祸首(五) 人的私欲无法消灭,“私有制”便与人永存 (2006.2.13.刊发于《经济学家》) 张春津 盼望获得财富,乃是人的一种本能、一种天性!任何政府,任何法律,任何权力,任何道德,都休想彻底消失掉人所具有的追求和向往财富的“私欲”。某种政府命令,某种法律规定,某种权力干预,某种道德说教,企图让他人放弃对财富的追求而灭私欲,其目的只不过是他们为自己获取... Read more
“私有制”不是罪魁祸首(四) 评论 27 views “私有制”不是罪魁祸首(四) 别在“所有权”上变魔术 (2006.2.13.刊发于《经济学家》) 张春津 我们应该必须弄清楚,与“所有制”相联系的“所有权”问题,它归根结底只是一种权利形式,属于“应然权利”范畴。“所有制”不但要解决“所有权”问题,还应该解决“管理权”、“占有权”、“使用权&r... Read more
“私有制”不是罪魁祸首(三) 评论 20 views “私有制”不是罪魁祸首(三) “私有制”被动摇的结果是社会失去稳定 (2006.2.13.刊发于《经济学家》) 张春津 任何阶级中的任何人,对生产资料的占有都不会是同时的。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任何情况下,生产资料总是被一部分人以占有、使用或处分等形式实际上占有着。“公有制”惟一做到的只是明确地告诉人们这生产资料是归大家所有的。怎么样来体现所有人的利益呢?是生产资料分红了,还是生产资料送股了?全没有!这样一来,生产资料只不过是在权利上、名义上... Read more
“私有制”不是罪魁祸首(二) 评论 24 views “私有制”不是罪魁祸首(二) “私有制”说明不了所有制问题 (2006.2.13.刊发于《经济学家》) 张春津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从“奴隶社会”、“封建主义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哪一种社会形态都不是“私有制”,或者说它们都没有资格把自身的社会形态称作“私有制”。这是因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