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晓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兼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农业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理事长,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人民政府农业经济顾问等职。1993年开始领取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7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放弃土地红线吗


  城镇化需要土地,而无地可用已经成为让许多地方头疼的心病。面对18亿亩土地红线的“破”与“守”,争议从未中断。近日,金融四十人论坛在全国城镇化会召议开之前提出了《土地制度改革与新型城镇化》的报告,建言放弃死守红线。

  完美的世界粮食市场并不存在

  在这个报告里面,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粮食安全,一个是土地资源全国配置。在我看来,这两个问题都有可讨论之处。

  首先,中国的粮食安全本身真的不存在问题了吗?18亿亩红线改变并不会影响粮食安全。其实如果单纯从供给需求的市场规律来说,这种假设是成立的,是符合教科书理论的&m...

Read more

谈中国农村60年的发展与变迁


  新中国已经走过了波澜壮阔的60年发展历程,农业和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60年间,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与变迁始终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始终服从于一个大目标,即将我国建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张晓山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张晓山研究员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是我国农业和农村问题研究的专家。

  新中国前三十年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

  新中国成立之初,发展的基点是实现工业化。毛泽东同志1953年曾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要经过三个五年计划,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