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许孙鑫

许孙鑫已出版个人专著:
1、《给大忙人看的50个经典广告策划案例》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2、《大胜靠德:经商要懂的22条商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
3、《做公司最智慧的高层领导》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
手机:13763879696 电话:0591——87714051 QQ:958512655邮箱:[email protected]
专栏地址:http://www.globrand.com/column/xusunxin
“大红袍”遭遇游资炒作还是新闻炒作?
“大红袍”遭遇游资炒作还是新闻炒作?
近来有关武夷山“大红袍”茶叶遭遇游资炒作的新闻不断涌现,有人预测“大红袍”价格泡沫要破裂,有人说“大红袍”成为一杯“苦茶”,这些新闻的源头不是来自“大红袍”的产地武夷山,而是来自里之外的厦门市。不少媒体认为,厦门市卖“大红袍”的茶叶店有数百家之多,武夷山卖“大红袍”的茶叶店又有上千家之多,“大红袍”普遍售价在每斤千元人民币以上,最高可达...
茶叶包装不该缺少点睛之笔
茉莉花茶称雄市场还缺什么?
近来,有关福州茉莉花茶的话题很热门,政府重视和业界关注使茉莉花茶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在关注茉莉花茶的问题上,许多人认为“因为种种原因导致茉莉花种植减少,作为茉莉花茶的加工企业失去了原料的优势,也就使茉莉花茶在市场出现衰退”,笔者认为,茉莉花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只是茉莉花茶衰退的表面现象,真正导致茉莉花茶在市场上处于下风的原因,并不在于茉莉花种植面积的减少,而是茉莉花茶产品老化和品牌的老化,以及其他茶类品牌的崛起,消费者受到市场流行趋势的引导导致茉莉花茶在竞争中处于弱势。
茉莉花的种植一定不成问题,在中国让农民发展种植业是最容易的事,只要产品价格看好不让他...
中型茶企急需“外脑”介入
中型茶企急需“外脑”介入
近来许多咨询界朋友问笔者“为什么去关注农业行业”?“茶企这种传统型企业有多少关注的价值”?从笔者近半年时间对茶叶行业的关注情况来看,目前的茶叶行业的确没有让咨询界人士过多关注的价值,因为这行业里称得上中型企业的都为数不多,只能划入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的是行业里的绝大多数,这类企业欠缺的东西太多,不仅是“外脑”,即便有“外脑”也不适合在企业里合作。但是,一些上规模的茶企本身可以快速做大,却因为商业模式的传统而原地不动了,这类企业虽然不多,但任何行业...
普洱茶该如何营造全真时代
想做大茶企,学学陈发树
“金针梅”——中国茶企的品牌标杆
“金针梅”——中国茶企的品牌标杆
据台湾茶人介绍,在台湾茶叶市场上最好的茶叶一斤可以卖到近千元人民币,而在全台数量仅有数百斤的“冬片茶”则售价可达每斤两千元人民币,这样的市场行情与大陆形成的反差是很大的,相比之下台湾的市场比大陆更为成熟。在大陆市场最大的特征就是只要某种茶是好茶,不仅能卖出天价而且可以不限量供应,茶企几乎没有底线可以坚守,近年来的普洱茶、铁观音等经历过的炒作就表现出大陆茶界的造假能力不可低估,一些名茶不仅长期被假冒,甚至一些知名茶企自身也在四处寻找替身产品,丝毫没有品牌的保护意识。
从海峡两岸...
环保灶浮华过后不是苍凉?
环保灶浮华过后不是苍凉?
近两年来,环保灶厂家上央视投广告、请明星做代言人等很是流行,集浙江“美大”集成环保灶在央视投放广告后,“风田”、“板川”、“美盼”、“京芙田”、“金利来”、“东康”、“奥德赛”、“森歌”、“百荣”、“厨壹堂”等品牌也先后在央视亮过相,最近“英伦罗孚”也将在央视投放一个半月的广告...
什么样的茶企能成江湖大佬?
什么样的茶企能成江湖大佬?
在庞大的中国茶叶行业,如果以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三年左右来衡量的话,许多茶企堪称长寿了,但长寿的茶企却不能壮大也是茶行业的一大现象,不少企业开办十几年却一直保持创业初期的规模,一些具备一定资金实力进入茶叶行业的企业,也表现出对钱的依赖才使企业得以为续。从笔者接触的咨询案中看出,茶企普遍对未来发展感到迷茫或盲目乐观,究竟什么样的茶企才能做大呢?许孙鑫认为,茶企能否做大可以从销售业绩去衡量,每年销售业绩不能成倍数增长的企业都是做不大的,具体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去检验:
一是产品。茶叶产品是我国的大宗农产品,有各地不同茶系的差别,但没有同类产品中的差别。通过茶叶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