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许孙鑫

许孙鑫,天识营销策划<福建>总经理,财经作家,营销专家,对产品定位、市场战略、渠道布局、招商推广、渠道管理、广告策划、终端促销、网络推广有着独到的研究,对客户的需求和消费者的利益把握精准,使企业的品牌效应和网络发展得以快速成功,有着三个月让加盟商蜂拥而至,半年时间让六家店变为上百家店,六个字让服装店人满为患等成功案例。
许孙鑫已出版个人专著:
1、《给大忙人看的50个经典广告策划案例》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2、《大胜靠德:经商要懂的22条商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
3、《做公司最智慧的高层领导》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
手机:13763879696 电话:0591——87714051 QQ:958512655邮箱:[email protected]


专栏地址:http://www.globrand.com/column/xusunxin

扶持中小企业政策须慎行


  目前,扶持中小企业是国家重点改革任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8月,国务院出台6项措施扶持中小企业, 同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2010年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又明确指出要完善对小企业的支持政策。中央对中小企业的重视是基于中小企业在保民生、促就业、兴经济方面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下,中小企业得到了较好较快的发展,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许多行业都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形成的。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的相关政策,但是各国的市场环境不同,自然也就产生不同的结果。

  大行业小企业现象的...

Read more

茶叶店为何步入死胡同?


茶叶店为何步入死胡同?
“开茶叶店很难赚钱”已是业内的共识,特别是茶企开出的大店亏本的更多,因而引发了茶叶店的变革。近来,人们发现茶叶在茶叶店里的越来越不起眼了,取而代之的是茶盘、紫砂壶、茶杯等茶具占了显要位置,更甚者茶叶店里卖书、卖红木家具、卖珠宝玉石、卖古玩字画,甚至有的茶叶店卖起白酒、红酒、电话卡,茶叶店里的花样翻新都让茶叶的主题被冲淡,因而使茶叶店越来越不像茶叶店,可复制的功能越来越小,茶企的经营也一步步走向死胡同。
这种走“多种经营”路线的方式,其实还是小农思想的延续,茶叶卖不好,就靠卖点别的来赚钱,或者想买别的用品时消费者顺...

Read more

云南茶企用什么挑战“立顿”?


云南茶企用什么挑战“立顿”?
日前《中国茶企挑战立顿》的新闻一出即引发行业人士的极大关注,尽管这种豪言壮语早有中国茶企喊过,但这回却是制药企业“天力士”将持续投资30个亿,进军茶行业打造“帝泊洱”品牌王国,以及普洱茶知名企业“大益”集团专业生产普洱袋泡茶的工厂——东莞大益茶业科技有限公司投产,人们对此番的“壮士出征”充满期待,由于对手“立顿”过于强大人们又难免心存悬疑,有媒体指出“挑战者的软肋”,...

Read more

何谓“茶企的可复制模式”?


何谓茶企的可复制模式
 凡是喝过中国牛奶的人就一定喝过“蒙牛”,年销售额70亿的业绩足以说明“蒙牛”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而喝过中国茶的人没喝过某个品牌的茶叶是太正常不过的事,尽管有不少高调自居的茶企,有人号称“茶叶航母”,有人自称“茶叶龙头”,还有人感叹“古今中外谁与争锋”,但在市场占有率的数据面前茶企都还很渺小。为什么茶企总是长不大?从广义上讲便是“缺乏好的商业模式”,从具体来看则是因为“没有...

Read more

五粮液的提价理由值得茶企学习


五粮液的提价理由值得茶企学习
2010年12月14日《新京报》报道《五粮液每瓶提价50元 理由是为满足消费者身份需求》,该报道中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五粮液提价是为了“满足消费者身份需求”,这是一个很“雷人”的理由。笔者认为,五粮液提价的理由合理正当,也值得我们茶叶企业学习,理由如下:
第一,“消费者的身份需求”客观存在。一方面改革开放几十年,中国富人多了起来<在此不论富人们的金钱来路>,而一个人可以一夜暴富,却不能一夜成为有知识有智慧的人,因而在中国的“有钱人”群体中,堪称&ld...

Read more

忽略三大领域,中国茶成夕阳产业


忽略三大领域,中国茶成夕阳产业
中国有七万茶企,在这个堪称全世界最庞大的行业里,中国的茶企都在做些什么?答案很简单,中国茶企业都在种茶、开店卖茶,而且是沿袭着几百年的传统在折腾着,谁也没能跳出圈外,谁也没能把企业做大。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三大领域被中国茶企忽略”,即“产品、渠道、消费者”这些方面不为茶企所重视。
别以为茶企都会“做茶”,中国茶企只会做传统的茶叶,即现代的农副产品。没有了产品的创新,茶行业就没有生机,导致如今的茶企面对产品同质化而展开投资的比拼,茶叶种植基地比面积,茶叶店比规模,茶叶包装比档次,落得...

Read more

资本进入茶企要谨慎


资本进入茶企要谨慎
受专业风投投资成功获得丰厚回报的刺激,近年来游资进入风投行业开办的投资公司遍地开花,大大小小的投资公司数不胜数。自2008年来风投关注传统行业日益增多,其中茶叶行业也成为投资的热门,许多投资公司基于对投资取向的迷茫而四处招揽项目,选择具体投资对象时只重项目的单方面条件,给风险投资带来更大的风险。
正常情况下一个成熟的风险投资机构对资金的投放都有严格的考评标准,如项目的市场前景、企业的商业模式、企业的核心团队、资金的回报率等的考评,每一项考评都有非常具体的要求,细到如企业核心人物的生活习性都是风投关注的内容,如果一家企业的老板是个烟酒爱好者,风投都会担心资金在这个手...

Read more

兴趣营销,让茶企快速做大


兴趣营销,让茶企快速做大
传统行业总是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沿袭着落后的商业模式,以稳妥经营取代创新发展,因而使茶企的壮大速度显得十分缓慢。在茶企的“产供销”流程中“销”是最薄弱的环节,传统思维模式总是过分强调产品有多好,认为好东西就不愁卖不出去,因此茶企大肆包装制茶师傅多厉害、产品药效有多强、茶叶生产基地规模有多大等,继而把门店装修得气派豪华,认为档次越高就越吸引人。事实上,茶企的产品并没能被消费者所追捧,而是靠讨好式的推销凭人际关系卖茶。
根据许孙鑫的《兴趣营销》理论,传统行业也是可以通过方法的创新激发消费者的兴趣而达到产品畅销的目的...

Read more

经验主义让茶企难成大业


经验主义让茶企难成大业
日前一家茶企让笔者为其物色营销总监,条件是“有多年茶叶企业经验”,对茶企的要求笔者持反对的观点。但这种用人方法在中小企业领域很流行,实际上“经验”被企业看好并不是一件好事,特别是茶叶行业这样的传统行业,一些做了十几年开始称“老大”的企业其实还很小,这个行业也就难说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如果说经历就等同于经验的话,那么更多的是不成功的经验,对企业图谋发展也没有任何好处。
经验是指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也就是从已发生的事件中获取的知识...

Read more

中国茶,你的消费品味在哪里?


  日前在浙江金华一企业与员工交流时,有员工说“许老师,我也爱喝您福建老家的茶”,笔者问其喝什么茶?喝哪家的茶?得到的回答是“当然喝立顿的铁观音啦”!当笔者追问为何不喝福建厂家的“铁观音”时,对方则回答“福建厂家的铁观音太土气了,再说茶叶店也不是年轻人去的地方”。无论从这位八O后的说法上看,还是从“立顿”横扫中国市场的事实来看,无不说明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对传统的挑战,这种挑战已不容我们的企业一意孤行。

  笔者对几家茶叶店进行调查,了解到的情况与金华的偶遇一致,即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