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非常难得来做这样的演讲,真是非常感谢。说真的,创新工场过去这15个月,其实刚开始是走得比较辛苦的,因为我们走的是一条不同的路。
我一方面没有什么财务的背景,第二方面没有关系,第三没有热情,把一个公司做上市了是很有价值的事情。但是更有价值的是谁来创新,谁来创业,谁来让这个很辛苦的创业者走上创业的道路,这条路肯定是最辛苦的,更少人走的。但是适合走这条路的人,应该是一个在创新的公司做过,在业界里有一定的人脉,有一定的辅助和帮助的角色。确实,这条路很漫长,所以我们抱着坚持(的信念)来做。我认为,这个非常有意义,而且也非常有价值。
我觉得创新可以大约分成三种,第一种就是...
作者文章归档:李开复

优质创业者有与生俱来血统
当没人束缚你,当你总是事半功倍,当你身边都是聪明人、有理想的人,就会非常快乐。
现在我做事情非常快速,在大公司里做个决策要一年,这里三个月就足够了。没有我这里怎么办?至少我要工作很多年,当这里没有我也能正常运转,我才可以考虑离开的事情。现在想都不敢想。
2005年我没办法聚集这么多聪明人,现在可以。
2005年,我没办法融到这么多钱,现在可以。正是因为在谷歌工作的4年,跟大家建立良好的信任和互动,才能水到渠成地找到融资、创业者和工程师。时间不一样了。
我只是教练和管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只是教练和管家,降低他...
我对互联网的七个预测
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对于第四波浪潮的想法。
第一个问题是前三波是什么呢?是我自己经历过的前三波,我从70年代就一直在美国,呆了接近30年,所以第一波肯定是PC的革命,就是乔布斯、盖茨他们所带来的革命。第二波就是美国互联网的崛起,我很有幸也在硅谷,看到了这样奇迹的发展,也就是杨致远他们的时代。第三波是中国互联网的崛起,无论从事实或者发展的速度,还是用户来说,中国的互联网肯定是一个巨大的奇迹。在这三波浪潮中,我也看到很多,也有很多人问我说开复你怎么老给人家打工?什么时候自己创业?所以去年我出来做了创新工场。
怎么老是给别人打工这个问题,前一阵我读...
先参与创业,再主导创业:给想创业的毕业生的一封信
给想创业的毕业生的一封信
李开复
二十年后,中国最伟大的企业,
许多大学生都错误地认为:只要有个好的点子,能拿到投资,
微软无处不在的白板
那段时间,凡是到微软研究院来参观的客人,都会忍不住感叹:“这里怎么有那么多写字的白板?”有的客人坐在我们的休息室里,会惊讶地发现,就连手边的茶几都能“写字”。
白板文化并不是我在研究院初创的。早在1983年,我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读博士期间,瑞迪教授就已经在白板上和我讨论研究的方向了。很多美国公司都有白色的写字板,用特殊材料制成,可以用水墨笔在上面书写,之后可以轻松地擦掉。我认为这是工程师交流的最好方式。
可以说,白板文化代表着一种开放的精神。它意味着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想法都可以大胆地说出来、写出来,而且允许犯错...
第一份工作做得很长久还是多换几份工作好?
有人说:30岁之前把自己喜欢的行业都从事一遍,30岁之后就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事业才真正的开始。也有人说: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在一个行业做的长久远比跳来跳去要好。
我要怎么办呢?
开复: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是也都太极端。
&nbs...
找工作时感到羞涩怎么办
Q:我的外表经常呈现出一种生气勃勃、甚至欢乐的感觉,使旁人误以为这是我的真实本性也是如此,事实上我感觉我的性格却是狂烈、矛盾不安且神秘晦涩。
我已经是大四了,去参加招聘会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没法扔出简历,总是在心里找借口,例如公司不好,职位不喜欢,资格不够等等。其实这些我在去之前都想好,无论怎样,哪怕是积累经验,也要多试几间,可是到了现场时,我又退缩了,总感觉那么多人在看我,心里完全在预想面试的过程,万一丢脸了怎么办,心思也没有放在该应对的面试上,结果第一步总是好难迈出去。
&n...
自信的力量来自哪里
A :自信是一种感受,我不认为有绝对的标准。如果我对自己的认识很充分,能客观评估自己的能力、状况,毫不迟疑地欣赏自己的长处,也开放地接受自己的不足,通过积极学习来拓展自己,这样你就有了自信,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变得和谐。
我自信的力量来源很广,其中一部分来自...
如果梦想本就虚假
Q:我是一个留学生。一直以来我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大学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在国内的时候,我看到一些令人痛心的现象,总以为出了国会不一样;但现在发现,这个现实的世界到哪里都是一样的。师生之间和老板与下级关系并无分别,而老师自己每天就是开会,争经费,等等。学生辛苦完成的研究,却未必对学界或工业界有所贡献。对于冷门专业更是如此,即便教授自己有心帮助学生,也未必能助他们走上好的前程。更不要说教师之间的竞争乃至学术派系,恐怕比政界更伪善,比商界更阴险!
梦想已经成为幻影,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值得努力!或许还不如找份还可以的工作,做点对现实社会有用的事。至少卖出去的产品,实实在在地对顾...
如何度过新工作的磨合期
Q:面对加入一个新公司磨合期的度过,
有时真是折磨人; 尚未加入, 就已产生一些小问题;
有点忧虑不知未来一年或几年会发生些什么样的问题,
虽然心态保持弹性的稳定, 但是, 有时却会有点急躁和想得过多,应该如何度过公司的磨合期呢?
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或心态可以避免更多冲突的产生?
开复:每换一次工作,你所失去的就是经验与熟悉,需要一切重来,肯定会有一段磨合期。
但是别忘了,每换一次工作,你所得到的就是新的机会,新的学习,新的舞台。这一切你得到的将会弥补你所有失去的。
所以,不要忧虑和浮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熟悉环境,除了工作方面之外,一定要建立一个完好的人际网,多认识些人,请他们一人给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