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开复

李开复,祖籍四川,出生于台湾,曾居住美国,目前迁居北京。现任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美国杰出华裔社团“百人会”副会长。曾任Google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微软中国研究院(现为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SGI公司副总裁兼总经理、苹果电脑公司副总裁等职。李开复博士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创办中国青年学生成长离不开的互助平台——我学网,是我学网理事长,为青年学生答疑解惑,曾多次面向青年学生校园演讲,并出版《做最好的自己》、《与未来同行》、《一网情深》等作品。

给中国学生的第七封信:21世纪最需要的7种人才


 

   人才的标准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东方的战国时代和西方的骑士时代里,最受器重的是力敌万夫的勇士和巧舌善辩的谋臣;在中国的科举时代里,靠着“死记硬背”和“八股文章”而金榜题名的书生最容易出人头地;在西方工业革命风起云涌的日子里,善于用机器的力量改变世界的发明家以及那些精通专业、埋头苦干的工程师成了所有人才中的佼佼者;即便是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中,大多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还停留在专注、勤奋、诚实、服从等个体层面……

  但时光荏苒,21世纪已经悄然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在今天这个机遇稍纵即逝,环境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更多的人拥有了选择和决策的权利,更多的人...

Read more

李开复在《旧金山纪事报》刊登的文章


【注:文章原文为英文,发表于《旧金山纪事报》,主要面向美国读者,目的是希望经过地震的英雄事迹,与美国人熟悉的911对比,让美国人理解中国人的勇气、团结,爱心,并且降低前一阵中美之间的误解与不愉快】

The Heroes Among Us: From 911 to 512

英雄就在我们身边:911 512 的英雄事迹


Kai-Fu Lee

李开复

 

Wednesday, May 28, 2008

2008528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旧金山纪事报

 

On May 12, 2008, an earthquake o...

Read more

清华学生VS李开复之:挑战老师合适吗


  最近我在清华大学陆向谦老师的课上做了一次讲座,除了课堂里的沟通外,陆向谦老师还提供了一个网上交流的论坛。课后的两周时间里,我在网上和同学们继续交流,并在我们沟通内容的基础上整理出一篇文章。我将陆续将我们讨论到的话题放到我的博客上。

  我特别要求学生们在论坛上表达不同的想法和意见,不要只发表感谢和表扬。我更希望看到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才是最能够启发思考,带来脑力激荡的泉源。不同意才有思想的火花,挑战才能让我们更积极主动,辩论才能提升我们的视野,讨论才能让我们从多观点中学习。

  希望这篇短文不但带来一些有意思的问答,也能够提醒大家:挑战和不同意是学习成长最好的养分。...

Read more

清华学生VS李开复之:大学生对未来是否该有明确目标


  清华学生:到清华一年左右,我问了很多同学对自己的未来是否有明确的目标。大家都回答不上来,或者只是有含糊的想法。有个人曾经说:你要是把目标定错了,那你这一辈子就完全走错了……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总觉的对未来有个明确目标到现在对很多人来说都是空谈。

开复:目标不应该订得太远,或者在不确定性很高的时候就确定下来。我见过一位同学,做了一个三十年的规划和目标,这就太过了。

但是你应该有自己的理想,理解自己的兴趣,知道自己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如果还不清楚也没有关系,但是一定要在进行一个找寻的过程。找寻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尝试,多学习,而大学是最好的尝试的地方。

根据上面所说的,你可以定一些短期的目...

Read more

清华学生VS李开复之:如何界定理想与目标?


  清华学生:我觉得目标和理想应该是有差距的,能实现的目标应该不称其为理想。它们是否有实际或虚无的界定方法?开复老师的理想又是什么?开复老师说过,人不应该只关心能得到什么,更应该关心你能留下什么。您期望能留下些什么?

  开复一个很好的测试是墓志铭测试,也就是说幻想你离开了这个世界,而你的墓碑上刻了一段话,这段话是后人纪念你的话,也就是你的一生的一句总结。这,就是你留下来的。

  在我的美国科技界生涯,我一直追寻的一个墓志铭理想是:

科学家、企业家。
他曾经历三个顶尖高科技公司,
把繁杂的技术转换成为
人人可用、人人获益的产品。

  但是,近年来,在中国看到教育界里我可以...

Read more

清华学生VS李开复之:如何找到自己的兴趣


  清华学生李开复博士在演讲中提到很多次: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但这正是我所困惑的:到底什么是我喜欢的、我感兴趣的工作呢?我现在仍然想不清楚。

  开复:作为一个学生,如何找到兴趣呢?首先,多方面尝试,积极把握机会。我的《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可以给你一些启示:

  “如何寻找兴趣和激情呢?首先,你要把兴趣和才华分开。做自己有才华的事容易出成果,但不要因为自己做得好就认为那就是你的兴趣所在。为了找到真正的兴趣和激情,你可以问自己:对于某件事,你是否十分渴望重复它,是否能愉快地、成功地完成它?你过去是不是一直向往它?是否总能很快地学习它?它是否总能让你满足?你是否由衷地从心里(而不...

Read more

清华学生VS李开复之:开复个人篇


您的人生中对您影响最大的事情是什么?您从中学到了什么?

清华学生:李开复老师,您人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对您影响最大的事情是什么?您从中学到了什么?

开复:最大的遗憾应该是办大学的计划没有完成。从中学到的是:虽然我不能改变教育,但是我可以影响教育。虽然我不能办大学,但是我可以一如既往地帮助中国的学生。

影响最大的事情可能有好几个:

1)从小出国读书。

2)决定放弃法律系,改修计算机科学。

3)决定放弃教职,加入苹果。

4)决定回到中国创立微软中国研究院。

5)决定二度回到中国创立谷歌中国。

从这些经验,我学到的就是:积极主动,追随你的心。所以我在众多的场合,鼓励大家这么做。

开...

Read more

对话李开复:怎样做最好的自己


这篇文章是《青年心理》杂志对我的一篇访谈。在此以飨读者。


Q:你怎样形容自己的性格?

温和、理性。

Q:你最喜欢哪个童话故事?为什么?

《北风和太阳》。这个故事教我们要用真心和诚意对待别人,而不是驾驭或逼迫别人。

Q:做什么事会让你感觉最舒适最享受?

和家人度假。

Q:你对自己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是什么?

满意:积极主动,不惧怕挫折和困难。

不满意:社交能力较低,深交的朋友不多。

Q:近一段时间,让你感到最快乐的是什么事?

参与了数项有关社会责任感的项目,例如谷歌推出的春运地图,在众多中国人碰到灾难之时,伸出援手,短短一天就有七百万人使用。还有谷歌的“益暖中华,公益创意”项目...

Read more

做客名家讲坛:有用的创新才更重要


    2008年6月11日,我做客由北京大学与中国银行联袂打造的“相约冠军•名家讲坛”,它以“百年北大百年中行牵手百年奥运”为主题,邀请了近二十位著名学者、体育冠军、行业领袖来做演讲,我也很荣幸地成为其中的一名演讲者,在此与大家分享一篇有关这次演讲的文章。

 

演讲中

 

  6月11日,“相约冠军•名家讲坛”第十七讲在百年讲堂多功能厅举行。GOOGLE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应邀做客讲坛,以“解读成长:迈向开阔的人生”为题发表了精彩演讲。李开复一身西装从容走上讲台,现场就响起了阵阵掌声。一个小时的演讲中,李开复博士...

Read more

结果痛苦,过程更痛苦,我该怎么办?


 

    Q:人们常说,我们平时太重结果了,以至于我们只能看到痛苦。人们还会说,人生的最终结果是死,所以要注重过程,享受过程。可我要问,要是过程也痛苦那怎么办呢?

    而我现在在县政府办上挂,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和结果都痛苦的事。说结果痛苦,因为上挂的结果还是返回基层,从哪儿来,回哪儿去,我还是以前的我。回去,免不了同事的冷嘲热讽和鄙视白眼,再加几分心中的失落和无奈。

    说过程痛苦,那简直是不思量、自难忘,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说过程痛苦,因为在这里的每一天,无时无刻不伴随着鄙夷、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