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的创新试验再进一步,目前创新工场开到了上海杨浦区,正式迈出了北京,据本报了解,国内很多城市争邀李开复的创新工场。
李的创新模式为何得到众多城市的追捧,李本人或许最有发言权,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李开复。
创新孵化器
《21世纪》:创新工场模式中的创新点是什么?孵化器的创新概念?
李开复: 针对中国创业者的欠缺和需求而设立。为中国创业者量身打造,帮助他们解决三大难题:中国的创业者自身经验比国外少,中国创业难度比国外大,早期投资的基金天使比国外少。
《21世纪》:创新工场模式和美国硅谷模式有什么异同?
李开复:美国人比较相信...
作者文章归档:李开复

移动互联网第四波浪潮
内容摘要:从PC发展历程的几次变革看,是先有PC再有互联网,有了互联网才有移动互联网,而互联网创造的内容也可供移动平台重复使用,可随时随地随身携带去接触、提取、使用互联网上的所有数据,所以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肯定要比互联网的崛起速度更快,至少快了9倍。 突破移动互联网发展瓶颈三大动力
我是做软件和互联网出身的,但我们的创新工厂有80%的项目都投在了移动互联网,今天与大家分享过去一年移动互联网发生的现象和创新工厂投资的项目。
从PC发展历程的几次变革看,是先有PC再有互联网,有了互联网才有移动互联网,而互联网创造的内容也可供移动平台重复使用,可随时随地随身携带去接触、提...
我们要做中国创业黄埔军校
创新工场的发展不具有预测性
创新工场是一个投资公司,它还具有一个全方位孵化器的功能,我们做的事情就是寻找最优秀的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帮助,从招聘、从法务、财务然后去优化他的商业计划,帮它做技术方面的策划,让它能够增加它成功的概率,然后当然我们也会投资,我们的商业模式是投资这些公司,希望以后通过上市或其他方式能够获利。
一年来,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每天当我看到我们这12个投资的项目,然后我们200多位,非常快乐工作的工友们,让我觉得非常的欣慰,因为我可以看得出来,无论他们现在所做的项目是否会成功,这200多人未来确实将会是中国的创业领域方面的生力军。
因为我们...
解析互联网的产品精神
互联网的九个产品精神:
1、关注用户:要以用户痛处为契机,把用户需求放在第一位。
2、快速迭代,经过开源、云计算、网络商店降低的开发成本,先推出Minimally valuable product,每周更新,专注很少新功能,小团队,快动作,敏捷地开发验证,直到可解决用户痛处,然后才开始推广。
3、数据导向:用互联网的特性获取用户使用轨迹,做A-B Test理解用户需求和选项,从中判断如何设计产品和排序功能。
4、清晰定位:知道你的产品的核心需求和功能,两句话说清楚。清晰目标用户是谁,不能太广。用定位来挑选功能,避免功能膨胀。
5、重视...
互联网创业黄金时代来临
各位腾讯的朋友,各位开发者,大家好!在创新工场的过去这一年半的日子里,我们帮助着、扶持着中国的创业者、开发者,在刚开始的创新工场的时候,我也在微博上发出了感叹,觉得中国互联网的环境不如美国那么开放。所以今天腾讯做的这样一个决定和方向,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也希望这样的一个环境能够帮助中国的互联网越做越开放。
今天我想谈的是根据我自己的背景,谈一下什么叫做平台,什么叫做开放平台?这个很大的程度是基于我过去在国外的一些经验和体验。
另外,我相信在座的大部分是开发者、创业者,希望在腾讯的平台上或其他的平台上,开发自己的软件,然后能够得到巨大的成功,所以对于各位开发...
下一个苹果或谷歌不会在中国
下一个苹果、下一个谷歌的随时出现,但是我觉得大概不会在中国、不会在亚洲出现,更大可能会在美国出现。
21世纪创新这个概念,换了一种定义,现在变化的更快,特别是旧时代的通讯,一直在用旧的, 每隔一千多年才会换一种新的,现在有SNS、有即时通讯、有社会网站,每隔两三年就会换一种沟通的方式。第二,竞争的更多,而且我所在的空间就更有仿照技 术,没有以前那么难。另外他们影响力更加大,社会网络网站仅仅在五年内就获取了印刷技术一千才获取的用户怎么样,所以创新的速度将会影响竞争的局面。
中国人经常提到一种概念,叫做微创新,但我们中国公司不是特别有创意的,很多都仿照了美国的东西,...
破解海归创业的三大密码
2011年5月26日下午,首届真格基金留学生创业创新论坛在北京举行,创新工场创始人兼CEO李开复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海外留学归国创业,现在是最好的时候;创业者需要一个平衡,一方面要很激情;另一方面要听进别人的意见,选择正确的方向。
我应该是中国最老的创业者,48岁的时候出来创业。先做教授,再去三个伟大的企业,然后再创业;这是不对的,你们应该倒过来走,先创业,再创三个伟大的企业,退休以后当教授。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在过去20个月里做创新工场对创业的了解和领悟,以及对创业者、创业企业,尤其对海归的一些建议。
最伟大的企业成功的最大秘诀是生逢其时
...
创业的五个建议和误区
为什么在中国的今天,创业是一个特别合适特别了不起的,让我们充满激情的事情。有五个理由。
再下面我觉得今天中国的创业者有一些误区,有一些创业者有一些误区,我想对这些误区也做一些点评和建议,这方面也有五个建议。
首先谈谈中国的机会,中国今天是了不起的机会,大家想到的第一个理由就是中国的市场是巨大的,在全球面临经济危机的时候,中国的经济依然在蓬勃成长。中国的创业,中国的无论是从初期还是上市的公司,都得到全球的认可,因为中国的每一个市场都在快速的成长,当然我处于的互联网市场成长更快,这个非常容易可以看到,最近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一些公司都表现非常好,大家可以看到,可以预估中...
创新工场要留下什么价值?
有人问我希望创新工场留下什么价值?1)创造一些可能立足全球、基业长青的公司。2)训练一批想成功也有理想的创业者,成为明天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企业家。 3)填补中国初期投资的空缺,成为创业者真正的良师益友。4)帮助中国的创业环境更开放、自由、创新。5)诠释创业的目的是为用户创造真正的价值。
谈语音微博:
语音微博的几个产品建议:1)用手机来录制,成本太高,需要一个可以用PC录制的版本,2)手机录制后,高频信息都没有了,不能完整体现有些录制者的才华 [偷笑] ,3)录完如果就挂电话,就删除了,这个情形会常发生,要再考虑界面,4)应让用户能够加一句文字来描述,否则如何知道内容和是否...
移动互联网创业生逢其时
IT产业迄今为止已经历四波浪潮。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在美国待了接近30年,算是“前三波浪潮”的亲历者。第一波PC的革命,是乔布斯、比尔·盖茨带来的。第二波美国互联网的崛起,是以杨致远为代表的时代。我当时在硅谷工作,有幸见证了奇迹的发生发展。第三波则是指中国互联网的崛起,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用户,都是一个巨大的奇迹。
《异类》中说,“创业者想获得成功,最大最重要的因素是生逢其时”。在第一批的IT创业精英中,盖茨、乔布斯和施密特均为同一年出生。他们是美国最早接触互联网的人,这些人出生的上世纪50年代,让他们有机会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