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增国

张增国,山东郓城人,主要从事管理学、福利经济学和社会保障学教学与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

袁晓辉:我的大一生活(上)


 

我的大一生活(上)

作者:袁晓辉

【按】这是一位有着自己想法同时又能落实的同学,过去半年的大学的生活让他感慨很多。工作上有着困难,同时,他也有过迷茫,但是他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我一直认为,大学时是同学们成长的最好的环境,而自己的不懈努力、反思将有助于自己的成长。我殷切期望他们能在安徽工业大学学有所成,顺利为社会所接纳。四年后毕业的时候,他们每个人都没有留下遗憾,而是满怀信心走向新的历程。

生活篇

高中的时候,大学只是传说中的事物,当我真正进入大学的那一刻。心情是比较紧张的,毕竟这是离开家在外好长时间的人生的旅程。进入大学的我们发现这里的生活很悠闲、自在,这些都是我...

Read more

“家电下乡”,切莫糊弄人!


“家电下乡”,切莫糊弄人!

/张增国

“家电下乡”活动:财政补贴104亿元,将拉动9200亿元农村消费市场。2008121,山东、青岛、河南、四川、内蒙古、辽宁、大连、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西、重庆、陕西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开始推广家电下乡。试点的三省一市执行到201111月底,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执行到201211月底。

200921,“家电下乡”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实施时间暂定为4年。不可否认,“家电下乡”是应对经济危机...

Read more

致社会保障零八级二班全体同学的公开信


致社会保障零八级二班全体同学的公开信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时光飞逝,似水流年,转眼间,你们在大学已经度过了半年的时光。半年,或许只是你们人生旅程中一瞬间,但是我相信在这半年里,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收获,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体会。

或许,半年的时光,足以使你们对大学的那份憧憬悄然淡去,因为现实才是此刻拥有的;或许过惯了每天的“三点一线”,为学习压力所困扰的你们一下子解放了,一如冲出堤渠的河水,找不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方向,于是“迷茫”几乎成了所有人的共识。

然而不知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我在开学之初写给同学们信,新学期伊始,你们跨入了大学...

Read more

令人感动的总理,脆弱的医疗保障


  令人感动的总理,脆弱的医疗保障

  文/张增国

  据来自京华时报2月18日的消息,前天下午2点多,因无钱医治身患白血病的儿子,河北人李贵树夫妇决定放弃治疗。在天津火车站,他们偶遇结束在天津调研准备返京的温家宝总理。温总理得知情况后,当即指示将这名2岁男童小瑞送京治疗。昨天上午,小瑞正式入住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房第一病区接受治疗。
 

 


  笔者打开网易评论,有网友写道: “对总理是感动;对患儿是幸运;对社会是无奈。” “好总理啊!但是我们现阶段主要的任务还是建立普通百姓大病医保,什么时候能够实现诸如...

Read more

颜昌海:旱灾!粮食!粮价!已经在紧敲中国的心脏


旱灾!粮食!粮价!已经在紧敲中国的心脏

作者:颜昌海 (发表于凤凰播报专栏2009-02-07

[]此文为颜昌海先生于7日刊发于专栏,后被屏蔽;所配插图来源于风雪夜归人的博客,在此对两位先生表示歉意与感谢。

日前,香港《东方日报》发表文章说,对中国来说,2008年是一个不顺之年,但2009年开局显示出来的象表明,今年也不会是一个好过的年份,而且面临的考验可能比2008年更大。因为,全国性的大旱,首先就当头一棒砸了下来。

这几年中国农业相对顺风顺水,粮食连年丰产,农民手中有粮,对社会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自从去年冬天以来,中国北方降水偏少,出现大范围的干旱,很多省...

Read more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张增国

千百年以来,“吃”在老百姓中口口相传的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或“开门五件事”(吃、喝、拉、撒、睡)中都占据着首要地位。

而那则近乎笑话的两人在厕所碰面相互都要问声:“吃了吗?”的段子更是把民谚中“俗话就是实话”坐实了。监狱里的死刑犯们,不知多少年延续至今的临刑前那句:死了也要做个饱死鬼!那人生绝响的吆喝更是把“吃”的问题推到了人生的极致。

1919714日,毛泽东在《湘江评...

Read more

大学生竞聘“农民工”招聘会,务实还是无奈乎?


  大学生竞聘“农民工”招聘会,务实还是无奈乎?

  文/张增国

  又是一年就业时,高校毕业生开始奔波在各大招聘会场,人头攒动,雪花般的简历成为了一道风景。

  来自楚天都市报26日的消息,昨日,湖北省总工会“金秋就业帮扶行动”招聘会在武汉结束。本是帮扶农民工和下岗职工的招聘会,却吸引了不少大学生手持简历慕名前往。据湖北省人力资源市场统计显示,进场求职的5万人中,大学生有3万多人,占了求职者数量一半以上。

  无独有偶,早在9月7日,广州招聘会农民工与大学生展开了同场抢“饭碗”的激烈竞争。
...

Read more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做不到的”:天大的表扬还是讽刺?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做不到的”:天大的表扬还是讽刺?

  文/张增国

  8月22日,大连客运段2220次列车为帮助日籍乘客赶飞机,临时在靠近机场的车站停1分钟,而且由警车护送赶往机场、最终顺利搭乘飞机、返回日本。前天,由杉本洋江代表其余外籍旅客用汉语写成的感谢信由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批示并发至大连。最终赶上飞机的日籍乘客事后写表扬信说:“列车临时为我们停车1分钟,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做不到的……”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做不到的事情,中国却做到了,独一无二的事情。但是我不晓得&l...

Read more

做人和做学问:大学生两大首要任务


做人和做学问:大学生两大首要任务

/张增国

人的一生是不断学习、进步的一生,大学时段是每一个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时期。

我们应该如何度过这一生中最为关键的时期呢?或许在走进大学校门时刻,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憧憬,都有着自己的规划。

然而我们在为多年的梦想终于一朝实现而欣喜的同时,或许也有着那么一丝的不安,那就是:学校能教给我们什么?我们要在大学学习什么?

愈来愈多的人认为上大学最需要做的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做人,二是做学问。

大学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在这美丽的校园里,你可以专心读书治学、修身、养性、怡情。

亲爱的大学生朋友,新的世界等你去发掘,新的高峰等你去攀登。

作为新...

Read more

校庆随想


校庆随想

/张增国

今天,学校喜迎五十华诞,五十年历史,五十年耕耘,五十年收获,五十年辉煌。

一位大三的学生写道,即将毕业,能赶上学校五十周年校庆是我今生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们会以你为荣耀的。还有一位刚刚毕业的同学,为了亲身体会感受50年的校庆,而在这个城市找了份短工。

五十年啊,我们为学校的发展骄傲、自豪。同时,也为我们的学生拳拳赤子之心而感动,固然学校没有名校的名气,然而我们的同学却能够自立、自强,为自己、也为母校打拼了一片新天地。

笔者以为任何一个学校的发展,无论其过程还是成果都是由她的学子(或者叫做校友)来体现。

今天的学子,明天的校友。有人呼吁所有学校的领导乃至教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