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郑劭清

中华合作时报 记者

大寨告诉我们什么


 

在共和国几十年的发展中,“大寨”是一个绕不开的词汇。它不仅指称太行山深处的一个普通村落,而且涵盖了一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更指代着一个火热的时代和深刻的民族记忆。

上了年纪的人忘不了大寨,因为在过去的年代里,他们都汇入了“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历史洪流。很多人从远方来到大寨,就是想看看,当年他们挥洒青春和汗水学习的大寨究竟是什么模样。在他们眼里,这是一个“圣地”,很多人一次次地到这里,为了汲取他们需要的力量。

内蒙古的肖德新已经来过大寨九次,同样是内蒙古的...

Read more

探寻莒南经验


 如今,“莒南经验”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熟知的专有名词。一提起它,人们会想到供销社,想到供销社着手推动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方面的创新性发展。

  有专家指出,在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有两块“最低的木板”:一是供销社,一是缺乏组织的农民。从莒南县供销社的探索和经验来看,他们贯彻合作制理念,以“流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方式,最大程度地将这两块“最低的木板”结合起来,塑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供销社,加快了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近三四年来,相继有各级官员、学者、其他...

Read more

“韩国新村运动关键不在钱”


李相茂:农业经济学博士、韩国农业部原副部长、世界农政研究院理事长

  李相茂大学毕业进入韩国农业部工作那年,韩国刚好开始实行新村运动。他所在的农业部在新村运动中承担了重要的组织推动任务,对整个运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负责农村建设、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制定方针政策促进行政村自身发展等具体的工作。
  李相茂经历了韩国新村运动的全过程。可以说,他是韩国新村运动的全程参与者、推动者和研究者,对韩国的新村运动拥有足够的发言权。时下中国正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国内学界、政界也纷纷研究、讨论、学习、考察新村运动,以期从中找到适合中国实际的新农村建设道路。此次恰逢李相茂先生来京参...

Read more

田园有乐乎


 

      除了一望无际,我一点都不喜欢北方农村。
      2003年秋天在凌晨的火车上醒来,看到薄暮笼罩着开阔的华北平原,那种畅快莫可名状。在山沟里待多了,在丘陵间转来转去,自然想要看到浩瀚。或者是大海,或者是平原。小时候记忆里的马路是笔直的,两旁有着高高茂密的树木,树木根部往上一米还涂了类似白灰的东西,从车窗往前看,黑色的柏油路,往上是白色的一截,再往上,就是浓密的看不见太阳的绿荫。
      后来老家花钱...

Read more

当教堂唱起歌时


     遗憾的是,我并没能看见新郎新娘一起走进教堂,在亲戚朋友的掌声里走到牧师面前。
     匆匆赶到宣武门教堂的时候,婚礼已经开始了。从教堂大厅边上找了个位子坐下。牧师正跟新郎新娘说些什么。惭愧得紧,活了这么大,从没见过这样的婚礼。教堂已是肃穆,这种在上帝面前的誓愿更是神圣。法律给定的婚姻未免有些潦草,有些人曾经说过,当哐哐两声大印盖下,各人拿走自己的结婚证时不免有些恍惚——自己的一生就这么交代了?
     教堂则不。它有一套...

Read more

永远的铁木真


      草原上沿袭下马酒的习俗。客人们从大老远赶来,牧民唱着歌,给客人献上酒。这个时候,客人应该伸出无名指,蘸一下酒弹向天空,再蘸一下撒向草地,再蘸一下贴在额头,而后一饮而尽。
      据说这个习俗源自成吉思汗。铁木真是成吉思汗的大名,这个名是其父亲起的。传说当年铁木真出生时,其父刚打败一个仇敌,仇敌名叫铁木真。听说生了儿子,父亲很高兴,就决定用仇敌的名字为儿子命名,是为纪念。
      蒙古族与汉族有大不同,这就是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