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覃怡敏

曾为价值中国网编辑/记者、《IT时代周刊》杂志社编辑。
现为《新财经》杂志社记者。
联系方式——
MSN:minyiqin#tom.com
EMAIL:minyiqin#qq.com或minyiqin#chinavalue.net

韩寒日记:我不捐款,我去灾区救人


来源:韩寒博客

  不断有记者和读者给我打电话,问我捐款多少。在地震最早时候,也就是北京3点9级,中央台记者说,暂时没有人员伤亡报道,成都市容市貌还在的那个时候,我就想先捐款5000元,因为我的卡在外地取现金的权限只有5000。现在想来,幸亏没有在第一时间捐5000,要不然现在还不被人笑死。捐了钱还留下一生的污点。

  其实我觉得这个风气不是很好,一些明星的粉丝都在希望自己的偶像多捐,贬低捐的比自己偶像少的人。包括作家都是这样,最近还有电话问,应该捐多少的,有个什么样的标杆。感觉就像喝喜酒送红包一样。这样真的让人----包括好心捐款者觉得很不舒服和变味。而且一些标杆以后,其他少于...

Read more

昆曲之美


周四,广院同学有多余的票,问我去不去看昆曲,我欣然应允。下了班就颠颠去了。

  西单,民族文化宫。折子戏,钟馗嫁妹、夜奔、芦林。

  对昆曲的印象其实仅仅止于高中时候学过的《牡丹亭》、《西厢记》,而且同学提及昆曲的时候我还没有想到,很傻地问,何谓昆曲~实在令人见笑。

  虽然《牡丹亭》、《西厢记》是极美的记忆,但因为害怕失望,或者以为昆曲或类似与京剧的曲调,所以去看时没报太大希望。我全然不懂,可能还会觉得枯燥,我们几个甚至盘算好,不好看我们就早点回去早道晚安。

  结果却令我大为欣喜。钟馗嫁妹、夜奔、芦林,折子戏的每一出我都津津有味地看了下去。

  第一场,...

Read more

2007年中国产业经济十大新闻候选条目


  1.十七大明确提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嫦娥一号”奔月成功。10月24,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11月26日,由“嫦娥一号”拍摄的第一幅月面图片完美亮相,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我国跨入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这是继人...

Read more

2007年中国金融领域十大新闻事件


2007年,因为股市走牛,理财不再只是理财师的事,而成了普通人的事

  2007年,因为加息,流动性过剩不再只是专业话题,而成了社会问题

  2007年,因为次贷危机,金融风暴不再只是别人家的事,而成了殃及池鱼的警示

  2007年,更因为十七大对金融的浓墨重彩,因为货币政策的十年首变、蓝筹股的回归、印花税的调升、港股直通车的纠结、创业板的筹备……因为等等的风云变幻,让金融世界成了2007年的绝对主角。让我们共同回顾这非比寻常的2007,从中窥见2008年的些许端倪。

  十七大勾勒:科学发展观下的中国金融改革

  十七大报告提出...

Read more

解读媒体整体上市:拉开新一轮传媒革命序幕


  市场机制比行政性机制更能体现民主和对于社会要求的适应性,已经不是一个需要论证的问题了。所以,我觉得,如果适用市场机制的话,中国的信息平衡、信息传播的效率,以及言论表达的顺畅性,都会比过去有很大的提升。

  编者按:10月17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接受《光明日报》、英国《金融时报》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将支持出版机构、报业企业和官方骨干新闻类网站上市,并不再要求他们将编辑业务与经营业务拆分,而是鼓励整体上市,以“体现产业的整体性,减少关联交易”,“给股民更高的信任度”。此言一出,就引发海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有媒体随即...

Read more

小排量汽车在高油价时代为何反遭市场冷遇?


  随着高油价时代的到来,小排量汽车的市场前景被普遍看好,然而在繁荣的汽车市场中,较为节油的这种车型却反而遭到了市场的冷遇。从正在此间举行的广州车展上传递出的信息表明,在许多国家广受青睐的小排量汽车在国内却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业界专家认为,小排量要想抢到大市场,亟待政策的大力支持和自我革命,从而摆脱低价低质的市场形象。

 



  小排量可能退出国内市场?

  油价持续上涨,再加上坊间盛传燃油税即将开征,油耗指标越来越成为消费者选购汽车时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重要指标,小排量汽车被预期会成为许多家庭购车的首选。然而记者从广...

Read more

央视《对话》:寻找次贷背后的冰山


  +关注对话人物:金融专家、价值中国专栏作者丁大卫仲大军

  央视网消息(对话):2008年5月4日,东盟和中日韩宣布共同出资至少800亿美元以帮助参与国抵御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这让人们不得不又一次把目光聚焦在美国的次债危机上,并且开始担忧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是否真的会最终引发亚洲的金融危机

  面对全球经济以及中国经济未来走势的诸多不确定因素,2008年5月23日晚22:03,《对话》聚焦次债危机,关注与中国经济息息相关的国际金融大环境。节目请到两位次债危机的亲历者,一位是美国次级房贷公司的高级分析师,一位是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的亚洲主席斯蒂芬·罗奇先生...

Read more

比亚迪:“越界”之惑


  比亚迪曾多次上演“越界”大戏。然而,无论比亚迪过去“越界”有多成功,今日,其进军家电产业,都必然使其战线越拉越长。这无疑是对其企业资金链和管理的巨大挑战


  一束激光可以穿透厚厚的钢板,但能量强大的太阳,却无法穿透纸张,这就是专注的力量。日本战略大师大前研一指出:“专注是企业赚钱的唯一途径”。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是一家专注的企业吗?人们再一次提出了质疑。导因是比亚迪又要跻身家电圈,如同2003年其“越界”做汽车一样。

...

Read more

分众的集体反思


  自去年开始全面价值反思的分众,无法回避自身犯过的错误和存在的问题。要想再续辉煌,只能迎头而上

  股市风云多变幻。

  分众传媒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分众”)2005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之时,股价为17美元,其后一路攀升,最高摸至64美元。之后开始下滑。《新财经》记者进行采访的这几天,其股价由7美元迅速翻番。9月10日,分众股价强劲上扬,涨幅超过3%,报收于20.50美元,创下52周新高。

  股价作为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风向标,清晰地展示了分众在美上市的发展过程。从上市到大举收购,到跌入低谷,再到如今的项目整合和价值重建。分众能否重续辉煌?...

Read more

5次连环收购回归IT 唐骏欲造“中国彭博”


  首发于2010年3月

  从微软中国名声鹊起,到离开盛大掌声雷动的他,再加盟新华都集团,两年后的今天,唐骏正以另一种方式实现自己重回IT业、干老本行的诺言

  宣称自己血管里流淌着IT血液的唐骏,在日前以连环出击的方式回归了IT行业。

  2010年1月25日,新华都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唐骏宣布,新华都集团通过旗下港澳资讯全面收购千寻网络、联游网络、弘扬科技和胜龙团队等4家IT(含互联网)公司,耗资2500万美元的现金和股份。出资方除了新华都集团,还有唐骏个人。

  据唐骏介绍,自去年11月开始,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