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运涛

王运涛,男,1977年生,河南开封人,中州大学副教授,郑州教育博客特约编辑,中国学术论坛古典文学版主,价值中国专栏作家。曾出版《中国古代贬谪文化与经典文学传播研究》、《文学传播纵横谈》等著作,在《中国青年报》等刊物发表40余篇文章。

远程教育质量需"另眼相看"


       作为专门从事远程教育的学校,电大教与学的许多环节、教学管理的诸多方面都有别于普通高校和传统教育,对电大教育的质量应当“另眼相看”--树立正确的电大教育质量观。对于电大教育来说,这决不是意味着对教育的质量降低要求,而是要与社会和学习者的需求相适应,按照远程开放教育而不是其他教育的规律办学;对于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而言,则应该从电大在我国教育格局中所肩负的特殊任务和使命出发,按照电大所从事的远程开放教育的要求来评价电大教育质量的高低,只有这样,才能把电大办人民满意的远程开放教育大学而不是其他...

Read more

教育写作可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近日,在《中央电大时讯》上连续读到钱有江先生关于基层电大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文章,笔者十分认同作者提出的电大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影响远程开放教育质量和生命的关键问题的观点。就我到电大工作的个人成长经历来看,我认为教育写作可有效促进基层电大教师专业发展,尤其对青年教师如何顺应时代要求,完成在理论上进行重建,知识上进行重构,技能上进行重塑,努力发展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大家深入探讨。下面简要谈一下本人的粗浅思考,以期抛砖引玉。

  一、教育写作的定义及意义

  
关于教育和写作,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但是将教育和写作联系在一起...

Read more

现代远程教育教师角色的定位思考


    为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使命,电大教师的首要角色定位应该是:服务型?管理型?技能型?实践型?学术型?作为基层电大的一名青年教师,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类似于“熊掌还是鱼翅”的艰难选择。服务是艺术,管理是科学,里面都含有技能的成分;实践是课程教学从网络顺利“落地”的保障,学术是电大人亟须“补钙”的软肋。窃以为,如果真是为了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使命,那么可不可以容许我贪心一回?

  电大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搞好服务是核心,完善管理是基础,强化技能是根本,加强实践是关...

Read more

不甘心有梦想的人哪里去


    电大教育是平民进步的阶梯,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砝码。多少个不甘心有梦想的人,突破自己内心的障碍,克服外界种种的困难,努力协调好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坚持参加面授辅导,通过网上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顺利完成了电大学业。而在电大学习期间,若能将所学到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必将极大地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如宁波外来务工明星、中央电大优秀毕业生黄兴传所言,电大三年的系统学习对工作的帮助是非常大的,不仅在财务管理知识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与老师、同学的相处也使他学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因此,对电大教育质量的考察和认定,我认为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习者对岗位的适应性和职业发展...

Read more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同传统教育的区别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数字信号环境下进行教学活动诸方面的特点决定了其教育过程必然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学生的参与、体现现代化手段的应用、体现多种媒体资源的利用。为此,自主学习者必须着眼弄清楚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同传统教育的区别,掌握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在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基本特点,积极反思六个层面的问题:一要反思教育主体,即追问是谁在进行远程教育,有哪些人或哪些机构在提供服务;二要反思学习环境,即追问究竟是在什么环境中自主学习;三要反思教育方式,即追问教育主体是怎样实施教育的;四要反思教育内容,即...

Read more

中国古典文学的思想内容特征研究


    中国古典文学是个很宽阔的研究领域,即便是研究其总体特征,也是一个有深度和广度的课题。学界对于古典文学特征的研究多重在体裁形式和艺术方法以及词采韵律等方面,而对其思想内容方面所体现出的特征则注意不够。本文拟从整体上探索中国古典文学的总体特征,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先从归类入手,把古典文学的作家和作品纳入到一定的纵横坐标之上,然后进行分析和比较,对于古典文学的某一个别现象和对象进行研究时,采用首先指出并描述此一现象,然后说明其内涵和特点,进而从中挖掘和揭示出一定的规律和理论意义。

    关于古典文学的特征,中国古...

Read more

三论教育技术革新应在反思中前进


   我们追求的不是教学的机械化,而是教学的最优化。因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关键在于改革旧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合理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育技术革新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它是一个包括理论基础、技术手段、研究对象、具体内容、最终目标的完整的“理论——实践”系统。因此,如何应对信息化带来的新问题、提出的新挑战,不仅要从技术层面上寻找解决的路径,还需在理论上进行深层的反思与提升。 

    教育的收益是应该着眼于长远的。赢得收益的关键在于...

Read more

再论教育技术革新应在反思中向前进


   我们正在从媒介缺乏的状况转为媒介过剩的状况,教育媒体选用和教育技术革新面临更多的选择。在所谓的媒介时代,教育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适应社会发展和学习者的需求,它还要发生哪些变化?应该看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开放远程教育使我们的学习更加便利、灵活、更具互动性。然而,由于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条件获取上存在的差异,我们在发展速度上有所不同。为此,如何制定适宜的政策与策略,关注技术的应用价值,使人人都享有平等的机会和优质教育,就成为摆在置身于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的世界环境中的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传播...

Read more

生活可以不“风调雨顺”我只管“风雨兼程”


雨后并不总是彩虹,但景色格外清新可爱。天若有情天亦老,当情绪压抑到一定程度,雨是上苍的眼泪,雨后上苍可以返老还童。雨所清洗的是空间世界,也是人的心灵世界。所以有位《水手》说:多年以后,一场大雨惊醒沉睡的我。那么,雨后的人们自当抖擞精神,投入到清新的事业去。……

 

雨过天晴是上苍送给人们的礼物,雨后的好心情则是我们应该送给上苍的礼物。每一场大雨过后,人们都难掩心中的愉悦心情,我觉得这是感恩的表现。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雨”,而我的“雨”后总是让我变得更坚强。我是一个绝不肯轻易&ldq...

Read more

高校师生 到底是谁抛弃了谁


      不管是否身在高校内,大家都日益感觉到“高校师生关系渐行渐远”,那么,高校师生谁抛弃了谁呢?

  近日,笔者超级喜欢看《士兵突击》,尤其喜欢其中战友间那种“不抛弃,不放弃”的执著信念。昔日西南联大的师生关系也至为感人,从不少知名先生流着泪写就的祭奠老师的诸多文章就可见一斑。不少大学生读了很受感动,颇有感触地给笔者提了3个问题:“在市场经济大潮此起彼伏的今天,在研究生习惯称呼导师为老板的时日,还有这样的好导师吗?还有这样融洽的师生关系吗?王老师,您对自己的学生,能做到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