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高丙吉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简介:高丙吉,男,山西新绛人,1976年生。

自由、集权


    在肯尼迪总统就职演说中被引用得很多的一句话是“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
么——而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关于这句话的论争集中于它的起源而不是它的
内容是我们时代的精神的一个显著的特征。这句话在整个句子中的两个部分中没有一个
能正确地表示合乎自由社会中的自由人的理想的公民和它政府之间的关系。家长主义的
“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意味着政府是保护者而公民是被保护者。这个观点和自由
人对他自己的命运负责的信念不相...

Read more

交易成本、效率


斯密定理认为,自愿交换对个人来说是一种互利的行为;科斯定理认为,在现实交易成本存在的条件下,能使交易成本影响最小化的法律是最适当的法律;波斯纳定理更近一步指出,如果交易因市场交易成本过高而无法进行下去,那么,权利应该赋予那些最珍视它们的人。

从新劳动法的内容上看,其执行的成本肯定是很高昂的,所以说,根据科斯定律,这不是最适当的一部法律。制度从来都是用来节约交易成本的,新劳动法的实施不但没有降低人们从事交易的成本,反而增加了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成本,阻碍了人么自由的签约。这构成了人们经济活动的有一个新约束。

Read more

关于制度的随想


 最近从经济学消息报上读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谢作诗的:制度是用来节约交易费用的,另一篇是:李丽云悲剧与形式主义制度,读来感慨颇深,更加深了我们对制度的理解。

     首先,最好的制度安排必须构成纳什均衡,具有自我实施的特征。所谓纳什均衡是指任何一个参与者在其他参与者的最优策略选择给定的情况下,其选择的策略也是最优的。以劳动合同法为例,为了规避某些条款,华为公司用1.8亿的补偿款换来了7000名左右老员工的“自愿辞职”。很多制度设计者往往忽视这个问题,从良好的意愿出发,往往是好心办了坏事,就是说理性和情感...

Read more

读梁小民:别求实用好不好 有感


 读梁小民:别求实用好不好 有感

   昨天晚上看了梁小民先生的“别求实用好不好”这篇文章。身有同感,确实,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越来越实用化,社会上什么热,学校就马上开设此学科,孰不知,高校把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功能都忘了。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的教授,不知道能走多远。

    我是高校的一名辅导员,同时也是经济学专业的教师,我的很多学生就问我,在经济学这个专业学什么专业课好,将来出去好就业,说实在的,我本科阶段没有学过经济学,全是大学毕业后自学的,本科毕业经济学方面找工作,我没有过亲身体会,我也不知...

Read more

读:宗教的经济学阐释 有感


宗教的目的是为人服务的。人的本质是追求效用的最大化。而宗教为实现效用最大化提供了一种神圣的途径。

如何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宗教主要提供了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转化;而是通过交换。转化主要通过两个方面:一是将人对物质世界的欲望转化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是将人在现世的执著转化为队来世的虔诚。说得很好,与现实相符!

人的效用来自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世间万物,有些主要提供给人物质方面的效用,有些主要提供给人精神方面的效用,有些既有物质方面的效用,也有精神方面的效用。根据替代原理,物质效用与精神效用有一定的替代的关系。因为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都满足稀缺性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宗教通过将人在物质与精神之间...

Read more

交易费用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最为引人瞩目的发展之一就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出现。

新制度经济学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将制度作为内生变量,以交易费用理论和科斯定律为理论基础,研究制度与经济运行效率的关系。它的最核心的观点就是认为传统交易涉及到实际资源的使用,即交易是要花费成本的,也就是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的存在会遏制可能的交易,从而影响价格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交易费用的大小决定了其遏制交易的程度,越高的交易费用对交易的遏制程度就越大,市场机制的效率也就受阻;相反,交易费用越低,对交易的遏制程度就越小,市场机制的效率也就越高。交易费用不能消灭,但可以减少,而制度的发生和演变便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

Read more

读:从安排的角度看经济学缺环 之体会


读:从安排的角度看经济学缺环 之体会

有解释力的经济学来来去去都是一条需求定律,一些局限转变,没有其它。前者的阐释与变化的掌握,要花上几年工夫,但有个尽头,到了某一点就可以操纵自如了。局限的转变才是经济解释的学问所在,处理的人要懂得分辨哪些有关,哪些无关,而牵涉到交易费用这项重要局限,要懂得怎么把无从量度的,用推断的方法,转到可以观察的量度去。

解释了一个现象之后,要把假说一般化,希望能推到其它类同或有关的现象去。

Read more

读 周其仁: 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科斯研究经济学的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体会


周其仁: 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科斯研究经济学的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体会

 

怎样得到一个:既真实又易于处理 的前提性假设呢?

第一,在真实世界里找学问。

第二,重点调查问题的约束条件。

第三,把从实例中得到的认识一般化。

 

使真实故事引人入胜的一个基本要素是,在真实世界里发生的事往往与大家公认的逻辑相抵触。在这种场合,公认会发生的没有发生,而公认决不会有的事却偏偏来了。在这类与常理不和的故事中,最引人入胜的恐怕要数那些与权威的预言或断言不相一致的真实了。任何一个喜欢探究的人不免要问:为什么反常?这样的故事读着就会来精神...

Read more

读茅于轼:我所认识的经济学 有感


读茅于轼:我所认识的经济学 有感

要以直报怨,对坏人该怎么对待就怎么对待,不能用不该的方法对待。不要以德抱怨,更不要以怨报怨。

人权,就是没有一个能有凌驾于别人之上的特权。

土地能不能私有,能不能买卖。自由买卖是有效率的,但从公平来讲,自由买卖可能会出问题。菲律宾有一座冒烟的山,它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垃圾堆,那个地方很热,太阳一晒,一下雨,那地方臭气冲天,但在那个垃圾堆上,住了三十万人。他们为什么不住别的地方?他们是农村无地农民,到城市打工工作找不到,只好达塑料棚,过非人的生活。所以,我也认为,农民的唯一社会保障就是这块土地,没有别的。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意思是要有伯乐然后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