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廖晓

www.erichles.com.cn
www.erichles.com
麦肯锡的成功秘诀
一、动态治理的实践者。廖晓认为,鉴于产权不变的假设是目前公司治理的理论最大缺陷,这种缺陷其实也给企业发展造成了危害:特别是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所谓产权不变假说越来越强调产权,特别是资本产权的刚性。其危害在于忽视了企业产权包括不同的种类,不仅仅包括资本,还包括管理和技术产权。而这些产权在不同事情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比较优势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将诱导权责利变化,需要新的制度均衡...
战略管理哲学之五:《道德经》
《道德经》可以成为中国“谋略之学”鼻祖,计谋和战略的设计,是道家的拿手好戏,为儒家所不齿。但是,理解战略,不得不研究《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无论是孙子兵法,还是道德经,都讲究“道”。
什么是“道”?“道”就是规律。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成熟死亡的规律。企业也不例外。
所以研究企业的战略或管理,必须掌握企业的本质规律。企业的...
公司治理的“改革开放”
一、对传统公司治理理论的“改革”。传统公司治理理论有一些假设前提:第一是两权分离,但是中国大多数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是权结合的;第二产权是不变的。实际生活中,企业的产权及其比较优势在不断变化。这就是廖晓提出的动态治理理论。用动态治理弥补传统教科书上的静态治理理论是符合企业实际的,我们需要对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进行“改革”。
二、股权“开放&rd...
股市、楼市,一个都跑不掉
股市、楼市,一个都跑不掉
前段时间,本人写了一篇文章《谁来接牛市最后一棒》,有人说股票从三千点已经冲上四千点了,挖苦说专家怎么不灵了。前几天陆续有朋友说要开户,我说注意风险,建议别买了。昨天小梁打电话过来说“
我当然不是什么股神。这让我想起当年去上海时候的楼市来。曾经的当年的上海楼市跟现在的股市何其相似!他们之间有以下共同点:
一、大家都唱多。当年上海楼市,大家都说上海国际化大都是,该向巴黎和洛杉矶等国际大都市看齐。如今的股市也是,大家都说中国的股市应该向美国香港股市看齐,要冲上一万点。
战略管理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是以客户偏好为中心,任何战略设计的起点都必须来自于客户偏好。也必须满足客户偏好。我们企业家有很多想法,但是这些想法必须符合一定的客户偏好。也就是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否则的话,想法就是空想。任何战略规划和战略咨询的方案必须围绕“客户偏好”这个中心。根据竞争力系数,我们知道,竞争力等于客户感受价值与...
动态治理挑战传统公司治理
传统的公司治理观点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前提,就是产权是不变的。但是,实际情况是企业资源要素产权所有者的产权地位在不同性质企业、不同企业生命期、企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战略等情况下会发生变化,从而带来资源要素产权不同产权比较优势的变化。产权比较优势的变化实际打破了原来的制度均衡,这会诱发制度变迁。当制度供给主体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比较后发现制度变迁有利其自身利益最大化,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的原来制度安排也就是公司治理结构将发生改变,而新的公司治理制度安排将体现产权比较优势的变化。这就将实现从原来的静态均衡转变为动态均衡。这就是动态治理。而从一种制度均衡向另外一种制度均衡...
中国企业管理"四化"
企业管理一定有答案,不止一个答案,永远难以找到最优答案。尽管难以找到最优答案,但是对理想的追求,对最优答案的求解人类一直在不懈努力,企业管理"四化"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思想,也是追求最优解过程中的产物总结。
(一)固定成本可变化
可变成本是跟产量或销售量关联的变量。而固定成本是跟产量和销售量无关的成本。固定成本可变化是企业管理创新的一个路径。比如直销模式就是采取固定成本可变化。将销售推广人员的"固定工资"固定成本可变化,原来是不管你有无推广业绩,都有固定的月工资或补贴;而现在是你的工作...
中国企业转型三部曲之四川长虹
一、战略转型
廖晓认为,在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的战略选择不同。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彩电打个喷,长虹就会感冒。长虹彩电行业处于...
拓展的企业绩效函数:战略管理与公司治理
但是,事实上,企业的绩效跟公司治理有很大关系。公司治理概念定义为两权分离条件下的委托代理关系治理,就是解决激励与约束问题,解决股东会、董事会和总经理之间的权责利制度规定。然而,这是市场的常态,不是全部。比如中国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不是两权分离的。廖晓的研究表明,把公司治理的契约性本质与企业的生产技术性本质结合将十分关键。企业是契约的集合,更是资源要素所有者、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