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
张连国
《东岳论丛》2005年1期发表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一般知识论 内在关系存在论 生的类本性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有两个:一是知识论基础,即一般知识论原则;一是存在论基础。知识论基础主要有四个基本原则:物质代谢论,普遍联系论,生态法则论,生态效率论。生态存在论是一种以“内在关系存在论”为基础而不否认“主客体外在关系”的存在观。生态存在论的基本命题是:“人以自然而存在,自然以人而存在”。“人以自然而存在...
作者文章归档:张连国
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
张连国
《东岳论丛》2005年1期发表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一般知识论 内在关系存在论 生的类本性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有两个:一是知识论基础,即一般知识论原则;一是存在论基础。知识论基础主要有四个基本原则:物质代谢论,普遍联系论,生态法则论,生态效率论。生态存在论是一种以“内在关系存在论”为基础而不否认“主客体外在关系”的存在观。生态存在论的基本命题是:“人以自然而存在,自然以人而存在”。“人以自然而存在...
生态文化理念传播规律与战略探析
张连国
(山东理工大学,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山东,淄博 255049)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文化传播战略 政治社会化 社会政治化 内在关系存在论
[摘要]包括生态危机的“现代性危机”,以及生态经济新的发展趋势预示着一个崭新的生态文明形态的到来。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也是生态文化主体的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问题。文化分为三个层次: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的俗文化的感性文化层次,对前者进行理性升华的雅文化的理性...
生态文明视域中的政治文明
原载《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1期
张连国
[关键词] 现代性危机;生态文明;政治文明;政治生态系统;社会生态位
一、后现代生态文明的视域
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的子系统,要建设政治文明,首先应该把握社会文明整体的发展趋势,也就是从“新发展观”的角度,从而为政治文明的建设确立合规律(合乎文明演进必然趋势)与合目的(合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的坐标系而探索正确的发展方向。
从当代思想者和学者的研究来看,已经呈现了出一个“新发展观”的“生态文明&rdq...
论循环经济制度化的理念形态
杨党校 张连国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 )
《生态经济》2005年10期
【摘 要】作为现代社会一种全新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在反思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中产生的,其实质就是超越传统线性经济的生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和支撑,理念则在一定程度上又决定了循环经济制度化的进程。循环经济制度化的理念形态主要有哲学性理念形态、市场性理念形态、政治性理念形态、法制性理念形态、整体性理念形态等五个方面。
【关键词】循环经济 线性经济 生态 制度 理念形态
从传统经济学到生态经济学
张连国
(山东理工大学,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
《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3期
[关键词]传统经济学 无根性 循环经济 生态经济学
[内容摘要]传统经济学理论因受其所研究对象—市场经济的制约,只重视“经济人”和经济规模的作用,而忽视了自然生态系统对经济之基础性的决定性作用。因而,传统经济学的根本缺陷是无根性:只见经济不见自然,脱离自然生态系统之根;只见经济人不见伦理人,脱离生存伦理的根基。此外还有“只见经济不见外部不经济”,&l...
循环经济挑战传统主流经济学范式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淄博 255049)
张连国
《生态经济》2005年8期
[内容摘要] 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以自然生态系统的先在性为前提、遵循生态规律的生态经济,这是对忽略自然生态系统的先在性、遵循线性因果规律的传统工业经济的根本超越,因而挑战了传统工业经济的理论基础的西方传统经济学理论范式的经济人假定、效用理论、产权理论、研究方法、经济学研究共同体等。
[关键词]循环经济 主流经济学 范式 经济人假定
作者介绍: 张连国(1962-)山东理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