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吕保军

1997-2001,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本科,经济学院经济思想史专业研究生

新政治经济学大纲(上)


 提要:本大纲试图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解决一些新问题,尤其是收入分配方面的问题。新政治经济学“新”在两个方面,在理论基础上用“生产要素”和“剩余索取权”这一对概念置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的概念,第一章便是用新的概念体系来复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在假设前提上,用一般社会劳动力和“新生产要素”的两重分解来代替“劳动力”的概念,并且认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隐含前提是一般社会劳动力,这虽然符合当时的情况,却只是两重劳...

Read more

经济学工厂


什么是经济理论呢?熊彼特认为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把经济学理论和解释性假说“看作是一回事”。但是熊彼特指出这种含义的意义并不重要,并且说 “如果认为经济理论家的唯一或主要任务就是搞这类假说,那就错了”。真正的经济学理论“不包含研究的最后结果这些结果本身乃是人们感到兴趣的东西)而只是为了正实有没兴趣的结果而铸造的器械或工具”。包括“公理”、“原理”、“定理”。“对经济学来说同样重要的是设计其他小工具以便于从假说中高出一些结果来&...

Read more

凯恩斯是如何论证货币的非中性理论的


按语:本文不企有什么新的发现和见解,只求能够厘清凯恩斯在《通论》中的一些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高老师所讲,《通论》中确实有些地方语焉不详,比如说凯恩斯曾明确指出货币通过利息率影响预期,但在讨论预期的决定因素时,却假定利息率保持不变,而把重点放在影响预期的心理因素上,利息率影响预期的机制不得而知。因此,在有些杂乱的章节安排中理顺一下思路,是有助于本书的理解的。



在我看来,本书虽然名曰《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但是货币才是本书的中心概念,因为货币才是凯恩斯解释失业的关键所在。用货币来解释失业,并且认为货币能够引起经济波动的理论称为货币的非中性理论,以区别于古典学派关于货币作用的看法,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