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袁岳

袁岳,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教育背景:
  2001年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MPA
  2004年 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
  1988年 免试进入西南政法大学,获取法学硕士;
  1985年 南京大学法学学士;

主要经历:
  1992年创办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任董事长兼总裁。
  社会活动家,为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中心、中美贸易全国委员会、英国牛津大学、日本《日中经济新闻》等机构提供讲题。同时担任《中国经营报》、《财经时报》、《商务周刊》等多家媒体的专栏作家和主持人。
  社会工作:
  欧洲民意与市场研究协会中国(北京)代表
  中国市场研究业协会(CMRA)副会长兼公共关系委员会主任委员;
  奥组委发展战略顾问;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客座讲授,学院发展战略顾问;
  西南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MBA兼职导师。
  第一财经频道《头脑风暴》节目主持人

授课经历:
  为多家美国著名思想库、知名大学、国际关系机构提供常规讲座。
  1.关于中国私营经济的跟踪研究(1992-1995年),担任项目主持人,项目由中共中央统战部与中华全国工商联联合委托;
  2.关于中国流动人口的长期研究(1994-2000年),担任项目主持人,本项目包含了中国国内流动人口的生活方式、组织化程度、社区管理模式、历史上中国国内移民融合模式、流动人口中的特殊群体(乞丐、流浪儿童、妇女与儿童)等课题。项目受美国基金会长期支持;
  3.关于中国城市市民对通货膨胀的心理承受能力研究(1993-1996年),担任项目主持人,与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合作。
  4.中国城市投资环境评估研究(1994-1999年),担任项目主持人。本项目由香港粤港集团与日本《日中经济新闻》社资助;
  5.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援华项目评估(1994-1999年),担任主要评估顾问,先后对UNICEF援助中国民政部、全国妇联、中国残疾人基金会、卫生部的10多项项目进行了实地评估;
  6.中国城市劳动力职业变迁史研究(1992-1996年),担任项目主持人。本项目由世界银行支持,与美国夏威夷大学(Calla Weimer)教授合作;
  7.中国通讯市场研究(1994-1999年),曾先后担任由Ericsson、Motorola、Chinacom、China Unicom等委托的移动电话、寻呼机、数据通讯、电讯服务方面10余个大型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研究和著述集中于工商管理领域的品牌管理、系统营销体系、内部管理转型、领导力塑造、危机管理、终端管理、营销研究方法论其中尤其是定性研究方法。
  传媒研究: 曾担任大陆重要新兴媒体《南方周末》(广州)、《北京青年报》(北京)、CCTV-2的受众定位研究的项目负责人,是CCTV的商务与经济节目的主要研究顾问;
  政府研究: 是包括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民政、社会福利、外资管理等部门的专项咨询项目的顾问,曾负责包括中国市长测评、城市开发区投资环境评估等在内的重要项目。

今日感慨:高端服务的连锁管理


   游艇大热,曾与几位做游艇会的朋友沟通,我特别地指出了游艇服务中的两个基本类型,就是游艇销售与游艇制造而形成的游艇会,基本上是个销售——停靠——偶尔的使用服务为核心的窄码头形态,而真正能够让买游艇者体会游艇文化的关键是体验游艇的多种使用方式、参与有游艇元素的高端社会活动、让游艇会空间成为包括游艇与游艇业主所期待的多元高端服务在内的新生活方式辅导、供应与分享社区,我称之为“宽码头”。今天中国游艇正兴,但宽码头服务还基本没有,这就是服务落后于产品的表现,而对于高端新消费者来说,有没有这样的服务是非常关键的。...

Read more

幸福感等于掌控感


   杰克·韦尔奇曾经把成功描述为早早地选择生活的不平衡,而执着地追求实现自己的目标,并付出了相当的生活成本。而另外一些人则把幸福感描述成为平衡感,追求不是过度的成功,把有限的成功当成生活享受的条件,而把生活与职业的平衡看成比较理想的境界。我们在首都劳动者的幸福感研究里面看到了这样的结论了么?回答是一半一半,前一半我们看到了职业成就感与幸福感有某种很强的相关性,职业成就感或者是职业成功带来的收入与其他生活条件改变,帮助了幸福感的上升,也帮助了社会地位感的加强;另外一方面,即使现实的职业成就感不是那么高,但是如果提供学习与更好的职业成长空间,这种未来的成就前景,也能...

Read more

中小企业主应有的心态


   中小企业话题很热,很多人把它们当成经济弱者来看待,很多人把它们当成经济创新发动机看待,还有人把它们当成创业集中营与资本新价值集中地看待,也有人把它们当成就业救星看待。我现在换个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就是作为一个中小企业的当家人怎么看待自己与企业的境遇。

 
  ——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往往是机敏与短平快,它们的得到不来自于规范经营与老谋深算,而多来自于对于很多不起眼机会与快机会的捕捉,短平快的特点也决定了它们的存在方式的短平快。所以它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就是个常态,它们的活力也正在于它们的生生死死。
 
  &mdash...

Read more

创业者不一定有钱


  创业者不是一定有钱的。其实在全国大约8000万创业者中,有1/3的人还不如普通的就业者收入高,压力大,很辛苦,老有出帐没进帐,想关门不甘心,想做下去很难。所以如果那些以为创业就等于富豪的人,就等于发财的人,就需要谨慎了。因为创业者在前10年的存活率也就是2%,更别说成功率了。如果你以为创业一定有钱就错了,你要考虑到可能失败,然后你还是愿意做;为了避免失败,起得比公鸡早,睡得比猫头鹰晚,还甘心情愿,那就基本进入状况了。而一旦有点钱,创业想到的是滚动投入,而不是享受与消费,实际很多人在很有钱的时候还是穿得土土,吃得简简。

  创业不一定是做老大。很多人会点技术,有的人擅长销售,也有...

Read more

创业者不是什么?


   ——创业者不是一定有钱的,其实在全国大约8000万创业者中,有1/3的人还不如普通的就业者收入高,压力大,很辛苦,老有出帐没进帐,想关门不甘心,想做下去很难。所以如果那些以为创业就等于富豪的人,就等于发财的人,就需要谨慎了。因为创业者在前10年的存活率也就是2%,更别说成功率了。如果你以为创业一定有钱就错了,你要考虑到可能失败,然后你还是愿意做;为了避免失败,起得比公鸡早,睡得比猫头鹰晚,还甘心情愿,那就基本进入状况了。而一旦有点钱,创业想到的是滚动投入,而不是享受与消费,实际很多人在很有钱的时候还是穿得土土,吃得简简。

 
  &m...

Read more

我如何利用头脑风暴


   从2005年8月15日做的第一期头脑风暴节目到今天,我已经做了这个节目差不多6年半了。在当初做这个节目的时候,我曾经说过一个朴素的愿望,就是像CNN的拉里金一样,能把一个脱口秀节目一做很多年,因为我对于内容与内涵类节目有信心,这不是老靠改变形式来生存的节目的。到今天为止,头脑风暴的收视表现应该说是印证了当初的这个信心的。我也曾经说过,对于一个业余玩票的人来说,我只想做好一档节目而已,到今天我虽然尝试过思考其他节目形态,但是对于头脑风暴无论是情感与能力还是最深的,偶尔参与一些娱乐节目的主持活动,实在觉得力不从心与尴尬。人有能力,但能力总是有限的。

 
  头脑...

Read more

面对中间客户的营销


  与面对最终消费者(B2C)的营销比较,面对中间客户(B2B)的营销则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一个面对最终消费者的电视产品广告会直接或者间接地表述自己带给自己目标消费者的特点,而面对中间客户的企业(电缆、汽轮机、水泥、钢板等等)在做电视产品广告或者路牌广告的时候,选择直接表述自己带给客户的价值时往往显得让其他人看起来粗陋不堪。而包括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通用电气(GE)、西门子、浦项钢铁在制作自己的企业价值广告的时候采取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广告:

  一是以较多的有意思的前台事物来反应后台,也就是用更多的使用了它们产品的最终产品来表述:那些非常棒的产品中其实都使用了它们的技术或者产...

Read more

什么是足够柔软的管理


  最近,零点为不少地方政府进行的政府表现的公众考评结果陆续出来了,“硬环境很硬,软环境很软”的结构性问题依然。我们今天开始重视“软实力”、“管理软件”、工作的创意和创新性,这不只是我们发现仅仅进行硬件的建设使整体的管理效率偏低,而且缺乏软性价值的工作与管理比较无趣、没有号召力。仅仅建设有堂皇的大厦、先进的设备,并不能带给我们所期望的丰富的色彩与富有建设性的对我们潜力的激发。

  在一个越来越开放民主的社会中,在一个人民越来越有自信与有自主意识的社会里,硬生生的管理在很多场合都不吃香、行不通。今天要吸引投资者、...

Read more

企业家群体的现下压力


  中国社会的转型与社会矛盾所产生的新压力,已经很明显地传递到中国企业家群体身上。最新的调查显示,虽然中国的企业家群体主流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感受到社会多方面的进步,但是转型社会中的综合压力感非常突出,比较明显地表现在企业经营的复杂性感受加强。

  对企业经营的税收与法制环境的问题感加深、媒体与社会舆论环境的压力感加强、个人的人身不安全感增加,作为一种对策,企业的实业经营意愿有所弱化,移民与考虑移民的现象增加。这些结论是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的一份由泰康人寿与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联合发布的《中国企业家生存环境调查报告》中透露的,210位大中型企业的负责人接受了这项调查,与会的企业家也...

Read more

再提财政预算改革


  报载我国今年最后两个月还有差不多2.2万亿多的政府预算需要支出,加上今年财政增收的大约1.5万亿,财政部门在余下的不到两个月内需要确定大致3.5万亿财政资金的去向。看起来,我们政府预算的余钱好多,但是在余钱很多的情况下暴露了以下问题:一是财政预算管理的严格性问题,现在突出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各类财政支出与采购事项核价的真实性与可核对性,屡屡暴露出来的“买贵不买低”、实际非透明招标(在自己很少人看的网站上发布消息,实际只有少数圈内人知道)的现象相当普遍,说明预算编制的宽松性与预算执行的灰色性;二是财政收入增长幅度超过经济增长幅度,显示政府资源获取能力过强,这与民营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