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山东老家济南【22-1】[散文]
22-1山东泰山之一。
小明的老家是济南,同时也是山东,所以说:老家山东亦顺理成章也。中国有五岳,五岳之首:泰山。世界上古老而文明的民族,都有各自的神山。古希腊有奥林匹斯山,古印度有须弥山,日本有富士山等。神山,能够体现民族文化传统,能够彰显民族文化心态,乃是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泰山:雄踞于齐鲁大地,傲立于中国的东方。泰山是一座神山,是一座神奇的有魅力的大山。 小明有诗曰:泰山神[梯形诗]:
登东岳泰山
听岱庙妙音
跪拜泰山神
奉献虔诚心
一步一叩首
礼敬泰山神
保佑上古今
国泰民安心
泰山神
居东方
东岳大帝
自称朕
泰山神
居万物发祥之地
固国安民
任何鬼神亦不敢侵
每逢农历三月二十八日
泰山神
过生日
各地善男信女
焚香祭拜
示庆贺
哦……
登东岳泰山
听岱庙妙音
跪拜泰山神
奉献虔诚心
泰山地区,一片神奇的土地。远古时代,这里就是山东先民生息繁衍的大地。出土文物证明:山东沂源发现五十万年前的猿人类头骨趾骨化石,是远古时代猿人类的遗迹。
舜文化,舜耕于历山,并非神话,而是历史事实。历山,就是距离泰山七十公里的千佛山。远古时代的乌夷部族的首领是大舜,他也是部族尊敬的大神。【舜】:在古籍之中写作:【浚】【浚去掉三点水,字库里没有这个字】,甲骨文之【舜】字:显示鸟首人形。大舜,又是后来殷商人之先祖也。夷人的神袛:伏羲,飞廉,穷奇与后羿以及炎帝族之共工,夸父等,诸神都以泰山为其活动基地。泰山成为
众神们久久爱恋的一座神山。这些泰山神话,曲折地反映:炎,黄之两大氏族在泰山地区的激烈战斗,与相互融合的历史进程。
泰山封禅:泰山气象之中:独一无二的一种文化现象。封禅起源于夷人,殷人对于泰山的崇拜。封禅之目的在于沟通天与人,实现天帝与平民的直接交流。直至皇帝制度之时,历代皇帝将封禅演绎成为奉天承运,本人是天子骄子之仪式之盛典。皇帝们将原始的封禅演变成为以国家政治文化,用以巩固封建统治,以麻醉天下百姓。
宋真宗赵恒宗封禅,乃是封建皇帝封禅大典之高潮。封禅大典之起点就是岱庙。岱庙,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坐落于山东省泰安市区北,泰山的南麓,俗称"东岳庙"。始建于汉代,坛庙建筑是汉族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祖先社稷的建筑,都充分体现了汉族作为农业民族文化的特点。坛庙建筑的布局与构建同宫殿建筑一致,只是建筑体制略有简化,色彩上也不能多用金黄色,是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标志性建筑。岱庙城堞高筑,庙貌巍峨,宫阙重重,气象万千。岱庙创建于汉代,至唐时已殿阁辉煌。在宋真宗大举封禅时,又大加拓建,修建天贶殿等,更见规模。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环1500余米,庙内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岱庙与北京故宫、山东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并称中国四大古建筑群。
宋真宗赵恒拜祭泰山神弘扬道教【七言藏头诗十四句】
宋朝江山北南分
真宗少年聪慧心
宗族支持有钱神
赵氏反驳无尘心
恒大澶渊震昏晨
拜偈泰山称梦魂
祭奠碧霞仙姑君
泰山东岳披龙鳞
山峰观日德有邻
神仙飞来下马岭
弘扬太极第一功
扬弃道德乃真经
道家兴起华夏行
教化芸芸救众生【不按“格律通则”写的】
宋真宗封禅完全是“自导自演”的把戏,先是托梦,其次是在宫中发现仙书一本,上面写着:“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恒,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然后再安排文武百官和百姓请愿,得以让自己顺理成章地去封禅,其实他想要通过封禅达到自己的目的,那就是稳固自己的地位封禅之前,辽宋刚刚签订了“澶渊之盟”,北宋再一次被辽国按在地上摩擦了一顿,要不是寇准的坚持,宋真宗绝不会御驾亲征,辽国可能也不会与宋朝和谈,最终双方签订了条约,这也是宋朝开始交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可是宋真宗却将“澶渊之盟”看作为一件自豪的功业,但是其中寇准风头远超自己,让自己心中不安。宋真宗封禅本就是劳民伤财,大战不久之后,就选择兴师动众,其实并不利于国家,很多百姓对此怨声载道,宋真宗的强行封禅,更加加重了百姓们心中的不满。宋真宗将泰山封禅的意义降低,其后的皇帝自然不愿意去泰山封禅。李世民皇帝想要去封禅,被魏征教育之后,再也不提封禅。宋真宗没有功绩就去封禅,是对封禅价值之贬低。后来:蒙古人统治的元朝和满族人统治的清朝,元,清两朝皇帝对于封禅,亦不积极也。
【待续22-2】
黄盟原创。
202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