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一个时代的记忆


 老电影一个时代的记忆

文中配图除了我们这些五、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知道它是胶片放映机,90后,出生的孩子们,应该很少人知道它是老电影放映机,这种胶片放映机已成古董。

  60年代,我出生在豫南大别山区一个贫穷落后的偏僻山村,90年代前,老家是一个上街购买柴米油盐靠步行,晚上照明靠煤油灯,一年收的粮食,就是一天三顿喝稀饭,也只能够半年吃,为了生存和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百分之九十年轻人,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

  上街购买油盐靠步行,晚上照明靠昏暗的煤油灯,住的土坯茅草屋,身上穿的是补丁摞补丁,吃粮靠上级,花钱靠救济,讨荒地讨荒,要饭的要饭,家家户户穷得叮当响,这就是那个年代家乡的真实写照。

  在那个贫穷落后,吃不饱穿不暖,农村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成就了露天电影最红火,最鼎盛的时代,晚上,十里八村放电影,不管好看不好看,银幕前后左右,墙上、树上,甚至房顶上,挤满黑压压的人群,场场爆满。

  记得读小学时,一个冬天,听大人们说,有个村子晚上放《南征北战》电影,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打仗的战斗片子,下午放学,没有回家吃晚饭,背着书包饿着肚子,直接和同学一块去放映场,路上不小心,双脚掉进水田里,硬是挨着冻把电影看完,每每回想起来只想掉泪。

  90年代后,随着街头录像厅和电视机的普及,加之村里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挣钱,露天电影在农村不再红火,并逐渐退出农村市场,进入2000年代,随着数码科技的发展,老电影放映机和电影胶片彻底退出市场,老电影放映机和胶片,除了出生六、七十年代老电影爱好者,为了留住童年记忆收藏外,基本变成没人要的废品。

  老电影是我们这些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永远难忘的记忆,是老电影伴随我们度过了美好天真的童年时代,是老电影陪伴我们度过了那个文化生活匮乏年代,每当开动老放映机,听着缠绕在放映机转动轴上胶片发出的“咔嚓、咔嚓”声音,仿佛又回到了天真充满幻想的童年时代。

  老电影一个时代的记忆。(吴贤德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