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成功的国家农业公园发展模式


  世界最成功的农业公园和目前国家农业公园发展模式  

  原标题:世界最成功的农业公园和目前国家农业公园发展模式

  作者:诺狮程伟新GaryCheng

  (诺狮花海农业旅游规划设计作品——中国共青花世界)

  荷兰库肯霍夫公园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春季公园,它是荷兰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数次荣获欧洲“最具价值旅游景点”,每年开园2个月,吸引游客约80万。在欧洲诸多景点中,荷兰库肯霍夫公园如何能成为“之最”?

  基本信息介绍

  荷兰库肯霍夫公园在15世纪是贾各巴女伯爵的狩猎场,因园内种植烹调用蔬果而得名,后由左加特父子设计景观,直到1949年才成形为郁金香花园。目前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郁金香公园、世界上被拍摄最多的地点、荷兰最受欢迎的景点,并数次荣获欧洲“最具价值旅游景点”奖。60多年以来,公园年接待游客80多万人次,累积接待近5000万游客。

  位于盛产球根花田的中心城市利瑟(Liess)的库肯霍夫公园,占地32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球茎花卉公园,距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40分钟的车程,周围城市设有开往公园的环保公车,并且机场专门设置15分钟一班的班车,发于巴黎、柏林及布鲁塞尔的国际列车也在史基浦设有站点,交通十分便利。

  公园规划布局

  公园整体的景观设计以英式的风格为主:高大的乔木、蜿蜒的小径、青翠的草坪、幽静的水池。此外,库肯霍夫公园还有三个设计独特、用皇室名字命名的展厅。6000平方米的威廉-亚历山大馆(Willem Alexander Pavilion),主要汇集各类鲜花;1000平方米的碧翠斯馆(BeatrixPavilion),主要是兰花馆,展出世界各地的兰花;奥兰治-拿骚馆(Oranje Nassau Pavilion),荷兰风情馆,展示最荷兰的东西,如地标,特色自行车等。

  七大特色功能:

  1、灵感花园:最具特色部分,各个花园大小各异,从50至120平方米不等;每座均拥有自身的特点和主题,从古典到超现代感,风格百变;游客在设计自家的花园的时候,可以借鉴灵感花园的设计。七大灵感花园每年都有一个开园主题,2015年主题是梵高,以纪念梵高逝世125周年,主题亮点在于由上千朵郁金香、葡萄风信子组成的250平方米的梵高像

  2、艺术公园:由荷兰著名艺术家创作的数百座雕塑及艺术品。公园自然优雅的环境巧妙地映衬出了这些艺术品的美妙绝伦。

  3、每日花展:碧翠丝庭苑 (Beatrix Pavilion)举办大规模的兰花展;奥兰治拿骚庭苑 (Orange Nassau Pavilion) 每周都会有令人称奇的新品花展。威廉亚历山大庭苑 (Willem Alexander Pavilion)每年开园期间举办全球最大规模的百合展。

  4、主题花车:按照每年的主题,公园活动期间可观赏满载百万株鲜花驶过库肯霍夫巡游大道。

  5、探索旅行:游客可通过影音,图片,采访学习丰富的园艺知识。

  6、摄影指导:在库肯霍夫公园设有摄影工作室,有专门的摄影师指导实用摄影技巧。

  7、儿童乐园:儿童可在园区内学习花卉知识,玩各种游乐设施,并且餐厅专门设立儿童菜单。

  特色活动

  年度举办“郁金香节”,每年都会选择一个创新主题

  2015年4月21日,为了纪念梵高逝世125周年,荷兰库肯霍夫公园用郁金香和葡萄风信子拼出250平方米梵高画像。

  公园自2006年起,开启了一个新的传统,每年都会选择一个特别的主题:

  除此之外,周六日,公园的游戏区和动物牧场都会为孩子们开展各项有趣的活动;在节假日,比如复活节、传统名族服装节上,库肯霍夫公园也会举行盛大游行和在或丛中会有数百名身着旧式荷兰传统服装的表演者。每年这样的特色新颖主题活动,不仅可以变化展示花卉种类,还可以吸引客流,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到公园参观。

  盈利模式

  以收取门票的必要消费和观光、餐饮等选择性消费为主要收入来源。公园采取多元经营,一是公园门票的必要消费,二是旅游衍生产品等选择性消费。公园每年开放时间一般是三月至五月,经营时间相对较短,游客必须支付门票才可进入园区。

  案例借鉴点

  1、生态公园,景观自然是休闲农业的发展基础,以本土特色景观树立核心形象;

  2、创新活动,项目创新是休闲农业的持续动力,每年举办不同主题的节日,变化展示花卉的种类,每年以特色新颖的形象展示,聚集客流,保持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到公园旅游参观;

  3、特色功能,多元化特色功能是休闲农业的吸引各类客群的重要手段,也使游客可以在园区内充分享受1-2天的旅行时光而不觉得单一乏味。

  国家农业公园发展模式

  农旅结合的国家农业公园模式

  田园农业旅游型

  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休闲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休闲活动来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1、田园农业游以大田农业为重点,开发欣赏田园风光、观看农业生产活动、品尝和购置绿色食品、学习农业技术知识等旅游活动,以达到了解和体验农业的目的。

  2、园林观光游以果林和园林为重点,开发采摘、观景、赏花、踏青、购置果品等旅游活动,让游客观看绿色景观,亲近美好自然。

  3、农业科技游以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重点,开发观看园区高新农业技术和品种、温室大棚内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使游客增长现代农业知识。

  4、务农体验游通过参加农业生产活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游客接触实际的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和特殊的乡土气息。

  民俗风情旅游型

  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1、农耕文化游利用农耕技艺、农耕用具、农耕节气、农产品加工活动等,开展农业文化旅游。

  2、民俗文化游利用居住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礼仪民俗、节令民俗、游艺民俗等,开展民俗文化游。

  3、乡土文化游利用民俗歌舞、民间技艺、民间戏剧、民间表演等,开展乡土文化游。

  4、民族文化游利用民族风俗、民族习惯、民族村落、民族歌舞、民族节日、民族宗教等,开展民族文化游。

  农家乐旅游型

  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

  1、农业观光农家乐。利用田园农业生产及农家生活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体验。

  2、民俗文化农家乐。利用当地民俗文化,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娱乐、休闲。

  3、民居型农家乐。利用当地古村落和民居住宅,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4、休闲娱乐农家乐。以优美的环境、齐全的设施,舒适的服务,为游客提供吃、住、玩等旅游活动。

  5、食宿接待农家乐。以舒适、卫生、安全的居住环境和可口的特色食品,吸引游客前来休闲旅游。

  6、农事参与农家乐。以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工艺技术,吸引游客前来休闲旅游。

  村落乡镇旅游型

  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

  1、古民居和古宅院游大多数是利用明、清两代村镇建筑来发展观光旅游。

  2、民族村寨游利用民族特色的村寨发展观光旅游。

  3、古镇建筑游利用古镇房屋建筑、民居、街道、店铺、古寺庙、园林来发展观光旅游。

  4、新村风貌游利用现代农村建筑、民居庭院、街道格局、村庄绿化、工农企业来发展观光旅游。

  休闲度假旅游型

  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

  1、休闲度假村以山水、森林、温泉为依托,以齐全、高档的设施和优质的服务,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旅游。

  2、休闲农庄以优越的自然环境、独特的田园景观、丰富的农业产品、优惠的餐饮和住宿,为游客提供休闲、观光旅游。

  3、乡村酒店以餐饮、住宿为主,配合周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游客提供休闲旅游。

  科普教育旅游型

  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

  1、农业科技教育基地是在农业科研基地的基础上,利用科研设施做景点,以高新农业技术为教材,向农业工作者和中、小学生进行农业技术教育,形成集农业生产、科技示范、科研教育为一体的新型科教农业园。

  2、观光休闲教育农业园利用当地农业园区的资源环境,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优质农产品等,开展农业观光、参与体验、DIY教育活动。

  3、少儿教育农业基地利用当地农业种植、畜牧、饲养、农耕文化、农业技术等,让中、小学生参与休闲农业活动,接受农业技术知识的教育。

  4.农业博览园利用当地农业技术、农业生产过程、农业产品、农业文化进行展示,让游客参观。

  回归自然旅游型

  利用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奇异的山水、绿色森林、静荡的湖水,发展观山、赏景、登山、森林浴、滑雪、滑水等旅游活动,让游客感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

  附:国家农业公园申报与评价体系

  国家农业公园缘起

  农业部于2008年制定了农业公园的相关标准,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亚太环境保护协会等5家单位根据该标准联合制定了《中国农业公园创建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乡村风景美丽、农耕文化浓郁、民俗风情独特、生态环境优化、规划设计协调等事宜大评价指数,共计100分,经申报评审等程序,计分达到有关条件的,批准其为“中国农业公园”。

  概念定义

  国家农业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态,它既不同于一般概念的城市公园,又区别于一般的农家乐、乡村游览点和农村民俗观赏园,它是中国乡村休闲和农业观光的升级版,是农业旅游的高端形态。其必须以原住民生活区域为核心,涵盖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景观化的农耕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是一个更能体现和谐发展模式、浪漫主义色彩、简约生活理念、返璞归真追求的现代农业园林景观与休闲、度假、游憩、学习的规模化乡村旅游综合体。

  申报范围

  全国范围内的村庄、社区、乡镇,与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的乡村旅游景区。

  申报条件

  1、与乡村、农业文化相关的风景、风物、风俗、风情具有吸引广大旅游休闲者的资源禀赋与基本质素;

  2、产业结构中必须有农业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作为重要方面;

  3、有对乡村实施绿色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与考量;

  4. 以村域范围为主体来规划布局和开发建设;

  5.尽力保留原农户、农民的人居原生态,农民生活情景应活化与融化在农业公园游览体系当中;

  6.有相对完善的管理机构。

  评定标准

  1.乡村风景美丽。有吸引力较强的田园美景、地貌美景、水系美景和社区美景。

  2.农耕文化浓郁。有展示传统农耕文化和现代农耕文化的场所。

  3.民俗风情独特。有特色的饮食文化、特色的生产习俗、特色的生活习惯、特色的节令节庆、特色的民间工艺、特色的村规民约、特色的建筑人居。外界口碑评价良好。

  4、历史遗产有效传承。乡村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健全,保护传承措施完善,保护传承效果良好,有相应的乡村遗产保护传承荣誉。

  5、产业结构发展合理。耕地与农林用地保护状况良好,农业产业(农林牧渔)及内部产业结构和谐发展。

  6、生态环境优化。社区生态环境、产业区生态环境、旅游服务提供区生态环境良好。

  7、区内经济主体实力较强。经济组织形式先进、经济产业结构合理、经济管理模式健全、经济发展总量在同级区域中居于领先地位。

  8、区内居民生活幸福指数较高。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居民就业率、居民人均收入、居民子女入学率在同级区域中居于领先水平。

  9、服务设施配置完善。区内有较为完善的道桥游线设施、下榻接待设施、餐饮服务设施、娱乐休闲设施、购物消费设施、管理与导游设施、出行运载设施、通讯视讯设施和康疗救护设施。

  10、品牌形象塑造良好。有鲜明、有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品牌传播力广、美誉度强。

  11、规划设计协调。现有规划设计符合国家农业公园各项标准要求。

  申报程序与评定办法

  1、申报单位自愿报名,填写国家农业公园申报表格,申报材料以报告的形式整理,并采用文字与图片的合理搭配方式,装订成册,以便专家评审。

  2、县区旅游和农业部门根据申报单位上报材料,联合进行初审,并在申报表格填写推荐意见,形成推荐报告,分别报送市旅游和农业部门。每个县区限推荐1个单位。

  3、市旅游和农业部门根据申报单位上报材料和县区旅游、农业部门的推荐意见,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实地调查与调研,综合确定评定结果。根据评定结果确定国家农业公园试点地点。对评定确定的候选地点按照《国家农业公园申报评价体系》进行指导完善,并上报省委农工办、省旅游局争取相关政策扶持,同时上报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申请中国农业公园创建单位资格认定。

  详见附件《国家农业公园申报评价体系》

  日本的“农业+文旅”融合三个经典案例

  产城融合全息服务

  文章来源:搜狐

  文农旅本就是一个系统,它们都是在一个强大的IP系统下,探寻小IP的协同共谋。在文农旅大时代背景下,IP代表了新的话语体系和叙事方式,也代表了一种新的连接语言、个性和稀缺性,是新流量的形成与极速迁移。

  01

  品牌化

  一个文创产品的超级IP,等同于一个独一无二的商业帝国、文化独立王国,它的独特性是贯穿始终的——一开始抢占了强大的IP,就可以让产品后期所面对的线上转化、品牌售卖顺利进行。

  日本擅长利用品质+品牌+营销的效应叠加,在海外市场成为高端农产品的代名词,而且还出口到中国内地。打造品牌农产品首先就是这个目标农产品的选择,产品是品牌的载体,选择有特色、有优势的产品是品牌规划的首要问题,也有利于建立粉丝经济。

  代表案例:八代目仪兵卫米店

  八代目仪兵卫创立于京都,是屹立百年的日本知名米店,几个世纪以来秉持创办人的匠人精神,并曾负责供应天皇和幕府的食用米。多年来八代目仪兵卫有感于日本米的文化日渐消失,原本香甜的米饭因为米的品质日渐下降、以及不正确的煮饭方法造成米慢慢地失去了原本的美味。

  为了复兴日本的和食文化,让更多人感受到米的原本美味,八代目仪兵卫开设了“米料亭八代目儀兵衛”作为保存和复兴和食正统的举措,开店之后各地民众慕名而来,排队的人潮络绎不绝,成为日本的美食名店之一。

  02

  产业延展性

  农业由于其生产周期长、风险多样、初级产品保存短等特点往往容易亏损。如何能够形成一种农场良性的运营模式,是目前我们国内农场都在积极学习转型的方向。

  大IP一启动,作为一个理念、一种感受、一个主角、一个故事等小IP随之蔓延开来。这些环节之间既要形成一个闭环,又要各自生长。而建立完整的文旅农商产业链则是产业延展性的一个方向。

  代表案例:mokumoku农场

  位于日本三重县伊贺市郊区有一座名叫mokumoku农场。该农场以亲子教育为出发点,以家庭为主要需求群体,是集观光农业、研发生产、加工制作、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农场。

  该农场主要可分为四大区域、分别提供观光游览、科普教育、产品展览、餐饮美食、休闲体验、商品购买、度假住宿等服务。

  农业各个环节与旅游产品无缝融合,形成密切关联的农旅产业链。

  农场入口处主要是购物区,包括蔬菜交易市场、牛奶工坊、乡村料理店、美食广场等。在蔬菜交易市场中,农场与周边农户一起合作,向消费者提供新鲜蔬菜(评:农场作为入口,而生产需要区域农户协作)。同时所有提供产品的种植农户照片与姓名都会被挂出。消费者可以清楚知道自己购买的蔬菜的生产地与种植农民。

  农场巧妙将销售加工产品的店铺包装成主题馆,如猪主题馆内就有许多猪肉生产加工的商品,还有叉烧馆、香肠主题馆等。而当地养殖的猪肉则会在餐厅通过料理的方式直接让消费者品尝。各种奶制产品则会在牛奶工坊卖出。

  代表案例:静冈茶园

  静冈处在日本东京和大阪之间,是日本中部的一个县,以富士山和伊豆地区闻名,日本近一半的茶叶产自于此。富士山、伊豆和绿茶已为静冈旅游的三大吸引物。

  从静冈茶园再到静冈茶叶,静冈品牌的打造就是一个系统。

  这不是个简单的过程。静冈旅游可以和任何商品贴牌,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价值。

  景观化的绿茶种植

  静冈并不仅仅满足于种植规模,还非常重视种植的景观化。如采用机械化种植,并适用统一的模式,保证种植的整齐美观。

  美丽的茶田成为静冈的绿色基底,改变了原有的景点式旅游,增加了静冈的整体魅力。

  茶体验:茶叶博物馆

  1994年,由静冈县政府补助经费,着手筹建茶叶博物馆,并于1998年开馆营运,占地18900平方米,分为停车场、展示楼、商业楼、茶室和日本庭院。茶博馆还恢复建造了江户时代的大名茶人小掘远州的茶室和庭园。

  开发茶周边产品

  除了比较普遍的绿茶甜品外,静冈开发了独有的绿茶料理,如煎茶做的茶盐、茶叶荞麦面、茶香饭等,提供绿茶料理的餐厅备受游客欢迎。此外还开发护肤品。

  03

  文化性

  文旅目的地,如果在文化上打造成功,那就事半功倍,因为一切都由文化去代言,去直接跟游客的情感世界相通。全域旅游时代,传统的文物景点成为基础款产品,吸引游客的是更多将本土文化、现代时尚和互联网思维创意结合的爆款产品或新业态,如人文书店、网红民宿、设计酒店等,这些也是古城产品转型的亮点。

  代表案例:奈良古城

  作为世界遗产之都的奈良保存了日本上百处的文物古迹,在人口增加,城市发展进程中,城市更新建设坚持与文化古迹周边环境风貌保持协调一致,建筑以砖木结构、柔和的灰白色调为主,充分保留了日式建筑的典型特征。

  如城中的奈良公园内既分布着兴福寺、东大寺、春日大社等几处世界遗产,又有若草山等自然景观,同时还是梅花鹿生活栖息的场所,自然人文景观协调发展。

  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健康科普分会是国家级社团机构,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应该用正常的心态,关注疫情,做我们力所能及的工作,配合国家打赢这场特殊的战斗。秘书处将重点发展一批理事单位,相关理事单位的服务内容如下:

  《一》、免费颁发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健康科普分会理事单位荣誉牌匾;

  《二》、免费给单位主要负责人颁发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健康科普分会理事荣誉证书;

  《三》、免费在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健康科普分会官网连续宣传5年;

  《四》、享有理事单位和理事会的相关权利;

  《五》、参加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健康科普分会年会,理事单位参会费九五折优惠;

  《六》、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根据活动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费用优惠;

  《七》、优先推荐成为英国兰维多利亚学院客座教授;

  欢迎您随时咨询,秘书处联系:何忠华 13807930178 18910292596

  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健康科普分会主要职能:

  1、致力于中医药、民族医药健康方面的科学知识普及,致力于科普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在全国开展合作共建科普基地、科普宣传站工作。

  2、组织滞动针针炙等好技术人才培训,并与国家人社部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合作,为考试合格人才发证。

  3、组织推荐中医药、民族医药健康方面的科学技术奖、学术著作奖等奖项评选。

  4、组织中医药、民族医药走出去活动、组织中医药、民族医药健康方面的科普论坛。

  5、积极融入大健康产业,全面开展全球遴选中医药、民族医药“好技术、好产品、好师资"活动,合作共建“中医全球共享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