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延辉 | 新营销实战专家,2017-2018年山东省电子商务领军人才,博思特融媒新营销总经理,营销人成长俱乐部创始人,前淘宝双皇冠店掌柜,第一营销网、销售与管理、联商网、简书特约专栏; 活动:根据2019年7月26日-28日,第一期双定位再造行业领袖竞争战略总裁研修班,朱延辉先生发表“新消费时代,引爆增长的六极模型”为主题的内部分享,经授权发布笔记版。 深度好文: 4000字 | 5分钟阅读 课程分享的第一步部分,链接如下: 新消费时代,引爆增长的六极模型(上篇) 今天分享的是课程的中上篇,朱延辉老师激情满满的为在座企业家分享了新环境下,好产品的打造法则以及真正实战的品销合一的新传播操作法则,令于会企业家收获满满,现场反应热烈,大呼“干货”,现将笔记版分享给大家: 新消费时代,好产品的打造法则:有用,有范,有料。 现在我们打造的产品,大部分都是左边这样的, 因为我们很多时候因为营销的惯性,组织的固有惯性很难改变,其实大多数时候,作为老板都明白,这样的产品有非常多的欠缺,但是有非常多的障碍很难去克服,好在现在就是有一个比较先进的组织形式——阿米巴的机制,还能通过多一个经营细胞单元继续做增量,所以说大部分企业生产的产品就是那种工业性很强,工业味很浓,没有人情,没有感情没有温度的这种产品,但是现在就是有一个好的现象就是伊利蒙牛佳宝这些企业:产品包装现在都在走温情化的路线,诉求感情链接,走价值路线...... 这是个趋势,因为消费者喜欢温度,喜欢有感情的东西。 哪怕他是个冰冷的石头,你在上面刻上“勤奋努力”,卖给消费者,这个简单的石头就具有了不一般的意义内涵。 通过把一个冰冷的石头赋予它温度,赋予它信仰和理念; 那么它整个心理价值就提升了,给我们的一个感觉就不一样了...... 这种理念在当前我们的产品开发上普遍缺乏! 因此一定要去进行改进! 怎么做新消费时代新产品,好产品? 给大家分享一个口诀:一看就喜欢,一尝就想买,买后想分享,性价比超高, 引爆于小众。 那么新产品的打造法则就是一个三角法则:有用有范有料。 有用就是实用价值; 有范就是体验价值; 有料就是传播价值; 再给大家讲个公式 实用价值就是你这个东西产品首先有使用价值,顾客才愿意花钱买,也就是强刚需。 很多产品我们开发出来其实是个伪刚需的,伪刚需和强刚需就是一个判断产品有没有用的 一个关键点; 怎么要判断他是个强刚需? 就看他是否符合NFABE法则: 这是一个新产品的使用价值开发公式大家可以套着用。 (N)你是谁? (F)你哪里不同? (A)你哪里好? (B)你对我哪里好? (E)怎么来证明? 我这就不去过多讲了。 我们举个例子:白加黑感冒片 名称:白加黑感冒片, 特点:白片不瞌睡不同于其他一般的感冒药,和三九感冒灵不一样! 优点:白天吃白片不瞌睡,晚上吃黑片睡得香; 利益:对我工作睡眠两不误,感冒了照样工作钱不少挣; 证明:黑片寒助眠成分盐酸苯海拉明。 这个是非常简单典型的案例,他的成功实用价值占了70%以上。 体验价值就是:无一物无来历,无一处不典故,无一角不品牌。 所以我们现在说品牌故事你不要给我整虚假的东西, 其实你这个东西你引入一个典故和引入一个故事和情节的时候。 整个产品就有温度了,所谓的感情其实就是这样塑造出来的。 传播价值就是:我们的产品要给一个诱导顾客自发传播的理由,有一个给受众、顾客、粉丝无法拒绝的理由!就像猫哆哩的笑话内袋,就像味全的段子瓶一样。 味全段子瓶 ——>猫哆哩消化内袋 举个例子:和府捞面,这个面馆6月份刚刚获得了C++轮2.15亿的一个投资, 他开面馆的,他一开始诉求:他的汤好,他诉求一斤骨头3碗汤。 他把汤给做好,一开始他通过诉求这种产品的使用价值,作为产品价值就是展现产品的使用价值,一斤骨头3碗汤把它使用好; 后来随着整个它现在整个估值的水涨船高,需要将产品进一步推高卖贵,那就需要在原有的产品使用价值基础上进行价值再造,从追求使用价值到追求使用价值+体验价值+传播价值的三合一:于是就有了现在的slogen“书房里的好味道”,诉求原汤羊身,书房养心。 你只有进行整体价值再造的时候,客单价才能推高卖贵,你毕竟只是一碗面,一碗面的话你再怎么弄,他就是一斤骨头三碗汤,他就是草本鲜熬! 那还是产品的使用价值,那怎么去进一步提升呢,就是通过进一步强化产品的体验价值及传播价值,从而提升产品的整体的心理价值, 它现在就是:原汤养身书房养心,有书房,有书香气,然后和餐馆进行嫁接赋予他心理的一个价值,那么体验价值和传播价值就出来了。 好了, 再来跟大家分享第二个引爆增长的关键模型: 朱老师所诉求的新传播是:新消费时代,如何实现品销合一的新传播! 新传播的打法同样有一个公式:布口碑面,构背书线,取成交点。 我们每个企业其实都在一个潜在的流量池里面,如果把这个客户池比做池塘的话,你的客户是就是池塘里面的鱼, 布口碑面:就是如果池塘里面你的信息比竞争对手信息多,信息全,产品口碑比竞争对手好,你抓到鱼的可能性就大。 构背书线就是:你在池塘里面下的一道道的鱼网,那一道道的鱼网就是你的背书线。 取成交点就是:就是鱼网中的收鱼兜就是一个个的成交点。 我诉求的新传播是品销合一的传播。 我们所做传播就是所有的传播都要围绕着成交去展开! 那就是布准口碑面,构好背书线,做好成交点 很多时候我们找不准(口碑面)面,我举个例子:你是一个做营销保健品的,你诉求年轻白领如果诉求不准,你还不如诉求脑白金的套路,一定要先找出产品的易感人群,再去做事; 一定要找大江大河,精准的大江大河,绝对不要去找小河小沟; 口碑是最好的传播,布口碑面的关键在于搜索答案布局,做搜索答案布局的关键在于口碑信息预埋,下图是具体的口碑信息预埋打造法则: 再一个就是构背书线, 在这之前,先说一个媒体的变化:今天已经没有什么所谓的主流媒体非主流媒体新媒体老媒体之分了,你其实区分的时候,就没有真正的读懂这个时代的新传播。 这个时代的新传播: 你需要在他们活跃的媒体矩阵里面,他们的空间里面找一个你自己的角色,找一个你自己的一个战壕,我们所有的东西,传播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品销合一。 也就是所有的东西都引流到我们店网人网上面。 店网——门店成交;人网就是靠微信微信的公众号,微信个人号,个人微店。 好,开始讲背书线:这是八条背书网线: 我给大家一一去分析一下: 大学里面有一个非常大的学科:费者心理学和消费者行为学,它其实是两个结合的学科; 我们的营销行为受我们非常多的消费者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的支配,我从里边筛选出几个最具威力的给大家分拆: 第一个是:数据背书: 大家都其实是忙活数据的,如果你这家竞争对手店里面在淘宝店里评论有5000条,你家这边就有一百条,价格还一样,请问你买谁家的? 肯定会买评论有5000条的竞争对手家的。 大家都是具有从众效应,盲从大众的,都不想买零销量的产品。 这样的前提下你还是要把该做的数据做出来,淘宝店铺的收藏数、淘宝宝贝的收藏量、宝贝的销量、微商城的销量,微博的粉丝数,公众号的阅读数...... 前几年微博微信公众号风靡的时候,有一个就是做中间商刷粉丝的,大家不要去看到一个人刷粉丝,你对他鄙视的不行,你看这个不干正业的帮人接刷粉丝,有效吗 请问人家做这个东西的目的是什么? 那是为了给自己的精准客户看。 有一种信任感,天然拉近距离! 两年之前说你要想玩微博,自己先加10万粉丝...... 这个东西是有道理的, 千万不要当一个新事物出来之后,你用你的原先的老的那套理论去对这件事进行评价,我觉得这不利于企业一个新的增量的一个发展。 第二个是口碑背书: 受众看到你的品牌、产品,受众第一反应多半是上搜索引擎看搜索结果, 因此:新闻稿要铺,百度百科要建,百度知道要答,品牌博客要占,论坛群发要整,粉丝发言要引,评论汇聚要做。 你把这个线一条条的背书网给织起来的时候,你才能打到鱼,千万不要用业务员的思路 三个月不承担,我试用期我的这制度怎么完善,我就可以干掉他,我就可以再招...... 一定要具有投资心态去做这件事情。 所以不要小瞧任何一个据点,你这个网织的细不细,你细了来得鱼越多,你粗了,鱼你有可能打不着。 这年头,你没有官方微博,你没有官方微信,受众觉得你不是一个正规企业; 当这个认知一出到消费者脑袋瓜子里的时候,你还想赚取新的消费者买你的产品。 我觉得这个难度有些大。 起码微博你别管你更新快还是慢,你首先要有一个微信号,微博认证你要有认证,我觉得你是个正规企业,你要如果没有个认证,网上搜不着你3条5条 甚至有一些负面信息的时候,那危机就产生了。 第三个是自媒体背书: 这年头,没有官方微博、官方微信订阅号,受众觉得你不可控,这个上面有所涉及,就不细讲了。 第四个是创始人背书: 在今天,老板是最大的代言人你看雷军董明珠为首的大的IP,你就明白; 现在有个段子说:企业,请范冰冰不如请自己老板,因为明星也有风险,宁可相信自己! 所以说你要明白这个道理:现在所谓的明星的效应已经在大大下滑。 当我请了一个明星的时候如果这个ip和产品的ip中间基因没法一脉相承的时候,大家往往走不到一条路上去。 还不如自己的品牌ip,专门找一个团队作为你企业的CEO助理,把创始人背书做起来; 具体的打法如下图: 我们自己也可以做:我刚才讲了一个例子你首先要让客户产生信任,你上微博你先买2万的粉丝是吧,然后织300条微博,三个月之后你再加上2万的微博粉丝,你这样在和客户交流的时候,我觉得王总张总你绝对是这个行业里的专家。 第五个是品牌背书: 品牌背书是基于消费者首因效应,要不定义标准,要不首创噱头,就是让你的品牌成为消费者第一选择。 所谓定义标准:如果整个行业的标准都是你定义的,背书自然足; 所谓首创噱头:如果能首创一两个噱头,让品牌显得有种、有趣、有料,背书也不差。 这个就不细讲了。 第六个是:产品背书: 产品背书是基于消费者的稀缺效应。 所谓稀缺效应就是你给受众的和其他人不一样,所以受众要你; 最粗暴的方式就是定义产品标准——褚橙的24:1的黄金甜酸比的冰糖橙,乐百氏纯净水的27层净化, 五谷道场方便面的非油炸等。 第七感就是线下背书: 线下背书是基于消费者的印象整饰心理,消费者会在心里认为:有线下的基本是比较规范的品牌了,有店总比没店的强,有线上的总比没线上的强。 也就是说:性价比差不多的,大家能干的一定要干,开个淘宝也比不开的强,感觉的淘宝店有损我企业的身份,那你已经out了。 不要觉得我这个企业就是追求第一阵营就做大品牌,我现在在淘宝开淘宝企业店我不丢自己的人吗? 大错特错了。 如果你一个淘宝企业店你通过各种方式运作一下,然后整体销量非常棒的时候, 你就这么给你的代理商说的时候,你是一个强大的信任背书的,现在一切产品都可以互联网化。 第八个就是达人背书: 消费者具有盲从权威心理的,请明星晒单,请达人推荐,和明星合股,都是非常好的方式,这几年网红的概念非常火,这里面张大奕是扛把子; 像食品达人在一个小视频直播一晚上卖上一两万的辣椒酱牛肉酱,这种案例最近非常多。 他直接绕过经销商渠道,直接实现订单的交付,这是他可怕的地方。 待续! 备注:《新消费时代,引爆增长的六极模型》下篇 即将放出,敬请期待!
如何做出品销合一的新传播|干货首度公开
评论
1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