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前景无限(如何打造特色小镇)下


张意:您好,听众朋友,欢迎您继续收听环球华人节目,我是主持人张意。

 

高楠:各位好,我是主持人高楠。

    

张意:我们今天特别的关注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我们今天邀请的专家是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的秘书长,也是发改委中国信息界杂志社的社长尚进博士,尚博士刚才咱们探讨了智慧城市在中国的发展,其实随着人类社会不断的发展,未来城市会承载更多的人口、挑战,目前中国正处在城镇化加速的发展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的问题也是越来越严峻了,为了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了,只有把科学技术利用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它发挥作用才是智慧城市的根本意义所在,在我们谈智慧城市这个概念的时候,去年还有一个非常热的话题,就是特色小镇,无论是从中央到地方,还有企业也是非常乐于在探讨智慧城市的时候把特色小镇作为自己一个特色产业,或者是一个产业发展的方向提出来了,那么什么是特色小镇,怎么定义它呢?

    

尚进:是这样,我觉得特色小镇这个概念其实我们如果把它再加两个字就完美了,(应该)叫特色“产业”小镇。

    

张意:特色产业小镇。

    

尚进:对,因为现在全国提出自己是特色小镇的这种小镇,我认为不下十万个,可能数据不是很准确,但是不夸张的说应该有这个数量。但是往往大家都是以旅游、民俗等等去定义自身,而真正在产业这个层面,还没有完全(和小镇)结合起来,所以说中国在推动特色小镇建设方面,它的最终目的其实是希望把城市这块的资源充分的与城市周边的一些地区结合起来,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经济能够发展起来,当然这种产业不能是千篇一律的,要结合不同的地方的特点,结合优势的产业发展起来。这样来讲就是我们所说的特色产业小镇,当然是与我们过去提的园区还是写区别的,因为园区更多来讲相对就是一个workspace(工作场所)的概念,是工作的地方,小镇更多强调的是一个生态,就是大家不仅仅是在这个地方工作,他更愿意留下来,在这个地方除了工作之外还能生活。

    

张意:居住、休闲、娱乐等等各方面都能在这个小镇体现出来。

    

尚进:是的,有一个非常高质量的一个生活氛围,这就是体现小镇的一个概念,所以说我们在理解这个概念的时候要掌握两个要素:第一这个地方要有鲜明的产业特征;第二这个地方一定是一个宜居的地方。

    

高楠:尚博士您说的这种特色小镇,它算不算是智慧城市当中的一部分呢?

    

尚进:我觉得其实我们可以从一个更加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城市,或者说我们不要只是把城市定位在那么一个限定的区域,其实城市的资源可以覆盖的区域很广,比如说像我们周边在北京这个地区就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古北水镇,这个地方是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比较知名的,这两年很火的一个小镇,其实更多它就是因为北京的高端消费人群的一种辐射而带动起来的旅游产业小镇,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概念。

    

所以说我们在谈到特色小镇的过程当中我们很难把它从城市的概念完全孤立出来,一定程度来讲我们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当中,肯定是要把(城市的)一些相关的经验、技术手段也贯穿到小镇的范围当中去,但是像我刚刚说的,我们不能因为强调技术的发展而忘记我们的根本,我们要发展产业。

    

张意:但是这些年国内在发展产业的过程当中其实走了不少的弯路,像很多睡城的出现,像北京周边的燕郊,当年的通州很多地区,甚至在其他城市都有这种城市,70%的年轻人是城市的居民,但是他们工作在主城区,或者在科技集中的地区,所以这也是很多的地方政府希望能够破解的一个难题,我曾经跟昌平回龙观社区的负责创新创业的负责人聊过,他们也很希望在这个方面得到一些经验。比如住在回龙观这么大一个社区,上百万人口,有70%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有一个统计数字,这里面的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在北京市的主城区上班,然后晚上回到回龙观社区休息,他们希望能够建设更的创新基地和实验区,能够让他们留在回龙观,他们叫回家创业的地方,既可以开咖啡馆,又可以做互联网公司,希望留住他们,他们也在做这个工作,推出了各种优惠政策,让年轻人享受三级的优惠政策在当地创业,其实也是在摸索,我不知道尚进博士您接触到的国内在这方面智慧城市和特色小镇产业方面,除了像古北水镇这样旅游特色之外,其他方面还有什么成功的或者可圈可点的特色小镇呢?

    

尚进:你刚才说昌平的例子,其实就是很好的切入点,我觉得小镇这个概念我们不要把它僵化理解为一定是乡村的地区,至少我个人觉得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小镇,比如说昌平。

    

张意:城区、街区都算。

    

尚进:昌平这个地方其实有大量的人口在这个地方聚集,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他当时城市的规划跑在了前头,没有真正把这个地方的产业想好,过于着急去建成,当然这也是我们城市病的一个结果,因为大量的人口从全国各个地方涌入到北京,所以大家也需要住嘛,但住在哪儿呢,只能在北京周边地区建房,原来叫昌平县,后来因为人口过于庞大,过于集中,就建了很多楼,不得不把县区升级为城市的市区,其实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领导们在决策过程当中还是有想法的,说未来要发展产业。但是我觉得这个里面不光要有想法,还要有科学的判断力,比如说昌平这个地区未来要发展产业,这个不错,但是发展什么产业,这个就需要大量的调研工作,比如说我们可以基于一些统计数据,还有通过一些大数据的方式方法,可以完全去了解昌平地区大部分人都是从事什么工作,基于他们的工作特点有倾向性的去导入一些大的企业,一些产业在这个地方去落户,自然而然老百姓安居乐业都可以在这个地方,我们没有必要跨大半个北京城跑到二环以里去工作,相比较来讲其实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实望京有没有发现,其实望京一开始在90年代刚提出要建设的时候也是一个非常荒芜的地区,当然这个建设过程当中我还不是特别了解,但是我们看看现在的望京,可以说它的定位是“移动硅谷”,因为在这个地区有很多做IT的人士,一开始是中关村,90年代刚刚发起的时候,那个地方都是校园,但是真正还不能完全满足一些老百姓白领的居住条件,所以就在望京这个地区开发了很多的楼盘,大家都聚集在那个地方,这样的话其实当时在望京地区的领导,我觉得他就做出了,很有可能是北京市领导的英明决策,把那个地方就顺势打造成了一个移动硅谷,这个就是非常正确的,那个地方我们看现在,望京这个地区已经是非常繁华了,完全是以小镇的视角看也不合时宜,但是从结果上来讲,它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当然我们看到现在很多,如果说找到一些比较成功的小镇,我觉得其实大部分地区首先肯定是要在围绕着发达地区,比如说像中国东部地区,像杭州有基金小镇,还有旅游小镇,这些地方我觉得还是非常有我们可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他们更多的是在于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等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自然而然形成的这么一种现象,而不是说我们提出了有智慧小镇,他们就一夜之间变出智慧小镇,这是不可能的,一定要在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当然像刚才提到的一个问题,智慧小镇这个概念其实在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有没有可能推动我们新一轮的发展,我觉得完全有可能,至少大家意识到了有这么一个新鲜的事物,那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高楠:而且刚刚听您的介绍特色小镇要求还是很高的,比如他既是在这个地方工作,又要在这个地方生活,生活的话一切配套的东西一定要建设的非常好,大家才愿意在这个地方生活。

    

尚进:是的,我刚刚提到这就是一个小镇,就是要有一个生态,有一个氛围,首先要满足老百姓的衣食起居这些最基本的要求,我有印象之前去,是前年到武清这个地区去考察,当时是跟着一些专家一起,包括百度的投资部门的负责人去谈,当时那个地方也是说希望能够吸引这些大的企业去投资建厂房,建分公司什么的,我觉得我们人民群众,尤其企业的智慧还是非常伟大的,当时说的非常好,我们政策多么优惠,我记得我们团队里面有一个人,当时拿出手机用了大众点评的方式,让一切都露馅了,就现出原形,周围什么饭店像样的酒店都没有,说明什么,这个地方不适宜员工来居住,这样的话他的投入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高楠:特色小镇也好,智慧城市也好,其实就是朝着一个像您说的要便利大家的生活,然后大家才能很好的工作。

 

张意:尚博士我想问您一下,也是个人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像浙江著名的横店影视城,它算特色小镇吗?

    

尚进:我觉得当然算是了,我觉得是这样,我们从两个维度去理解,如果从特色产业小镇来讲去理解,我觉得绝对算是一个特色小镇,也是很遗憾一直没有机会去看横店影视城,如果那个地方能够符合我们第二个条件,就是具有一个很相对宜居的生态环境,让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们感觉到我不仅仅就是过来工作的,我还是愿意留在这个地方生活,而且还能生活的很好,那么它就符合第二个条件,这样的话我就认为符合小镇的概念,否则的话可以简单的理解成一个产业园区,我觉得判断应该从这个角度。

    

张意:刚才前面谈到一个是望京,望京当时在建设之初的时候,朝阳区当时的政府领导担心它变成一个睡城,当时韩资企业,还有跨国公司很多,后来慢慢的像金融、CBD一些企业进驻到望京,然后望京通过这十年完成了一个华丽的转身,又有产业,有大的跨国公司,同时金融、科技等等一下起来了,所以望京我觉得成功也是跟北京市整体的发展紧密相连的,承接了很多CBD容纳不下的一些企业,还有希望在东北部地区发展的企业,所以望京的成功虽然有一定的示范效应,但是不一定很多地方能够借鉴,因为大家面临的产业发展和各自的产业特色也是不一样的,我觉得横店这个小镇也是有点像,最初他们也是在学好莱坞的模式,当地政府希望能够用当地好的自然环境和搭建的这些古代的宫廷等等一些建筑能够吸引剧组来拍电影,随着越来越多的剧组的进驻,还有一些影片不断面世之后,吸引了更多的影视行业的公司去发展,也带动了周边像群众演员、美食,还有旅游等等的发展,我相信他们在摸索的过程当中也许能找准智慧城市和特色小镇的结合点。

    

尚进:是的。

    

张意:今天特别关注的是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和特色小镇的建设,我们邀请来的嘉宾是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建设中心的秘书长,发改委中国信息界杂志社的社长尚进博士,尚博士您在上半时段特别谈到了智慧城市做的比较好的是工业化、信息化发展也是非常前沿的城市,像伦敦、纽约、东京等等一些城市的发展,您也说到中国社会整体发展因为比较复杂,既有比较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有欠发达的地区,发展中的地区,他的复杂程度可能比很多国家几十年上百年的发展程度都要复杂。那么面对中国现在的发展状态,从政府到民间都希望能够依托于科技的发展,能够完成一个转型,能够完成弯道超车,这个方面有没有什么经验,能够让中国国内的特色小镇或者特色地区借鉴国外的经验呢?

    

尚进:从借鉴的层面来讲我觉得首先要注重人文,要服务于老百姓,其实我们看到从国外的层面来讲惠民或者服务于百姓这个层面是在基因里面根深蒂固的,因为政府最核心的就是要给老百姓(办事),一定程度来讲如果不给老百姓服务好了,他会去抗议,会去把你选掉,这种方式,所以从中国这个层面更多是社会主义的时代,是集体的发展一个概念,需要我们人民代表,要发挥作用,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看随着新一届政府上台以来,他把为人民服务这个概念放在了第一位,就说明未来整个引导方向,从政府层面去打造服务性的政府,把老百姓的地位放在第一位,但是说实话不是简单说一说就完了,这个需要很多的技巧,需要很多方式方法,我觉得如何面向老百姓通过恰当的手段提供服务,这个层面尤其这个心态,这种理念我觉得是国内的这些管理者可以从国外去学习的。

    

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14年的时候,我去过法国的一个所谓的智慧城市,在巴黎边上的伊西市,这个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工业革命的时候,当时法国把所有的社会当时最低层次的人群都赶到这个地方,因为他们要遵循城市的大发展,所以赶到这个伊西市之后,当时的市长,这个名字我还真的不是特别记得了,他就是接到了一个任务,就是要把这个城市发展起来,他当时也是在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时代的交汇处,当时这个市长也想过是不是用一些全新的概念去给老百姓说,我们未来怎么样,其实老百姓并不买账,通过他反复的思索以后,他决定不去管那么多了,我就研究我这个地方老百姓到底有哪些问题,比如说他发现当时这个地方养老有很多老年人,因为工厂退休下来的是老弱病残的员工,他们的养老问题,还有医疗问题,教育问题,就是重点的依据这些问题去想办法给他们解决生活上的需求,自然而然当有了一些新的技术出现的时候就会想到去找这些技术,去贯穿到整个城市决策,贯穿到为老百姓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当中去,我觉得这个就是一个非常科学的一个手段,有一个科学的态度,最终伊西市被评为世界最聪明的城市,是这么一个得来的结果,并不是强求过来的,我先定义,这个智慧城市有多少炫酷的技术,最后没有给老百姓解决问题,所以我觉得这方面是中国很多城市政府需要学习的,要基于解决当地老百姓实际的问题。

    

高楠:在解决过程当中就已经在建设智慧城市了。

    

尚进:是的,在解决的过程当中自然而然智慧城市就形成了,当然这个解决问题不要贪大求全,说老百姓什么需求都有,这个不可能的,老百姓总是有需求的先后、轻重缓急。

    

张意:咱们话题再回到特色小镇上,我有一种担心,一方面是一哄而上,都希望大干快上,地方政府希望更多的特色小镇能够出来带动产业发展,同时吸引更多的游客也好,投资者也好,居住的客人也好,但是我们知道比如说有的地方是冰雪旅游,有的地方是科技特色,类似硅谷这样的地方毕竟是有限的,因为有这样科技实力的毕竟很少。刚才提到的杭州附近的金融小镇、基金小镇,我觉得这也是有限的,只有一定特定群体的人士从事这个行业在那个地方发展,但是中国这么大,虽然民众也很多,也有需求,怎么样能够完善,能够发挥特色,能够把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经济条件结合起来,来开发符合自己发展特色的特色小镇呢?

    

尚进:我觉得挖掘特色产业这一块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看,一方面就是这个地方本身就已有一些特色产业,比如说我记得去年有一个小镇,我接触的时候谈到他那个地方生产香料,而且举出了一个,名字我还不是特别记得,但是他跟我说,全世界70%的香料都从他这个地方出口出去的,所以基于香料产业未来要打造一个香料产业小镇,其实不是说我们一提特色产业小镇一定要多么多么高端的产业才叫特色产业。比如说还有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可能就是盛产人参,去年我去了通化,下面有一个叫吉安市,这个地方人参产业非常发达,而且优质的人参价格还不贵,在这个地方其实他们就是基于人参的产业,一方面去进一步的种植人参,然后基于大量的人参优质的产品他们还不断的去开发一些新的副产品,包括一些口服液、化妆品等等,我觉得这些也是基于当地的特色,我觉得这是一类。

    

还有一类就是结合国家现在大的需求,可能会去挖掘一种全新的产业,我了解在山东潍坊,他们那边现在非常提倡要推动VR产业,他们未来是希望能够找一个地方,像这种小镇,或者是县域的地方把一些跟VR产业相关的企业,有条不紊的引进过去,基于一些优惠的政策让这些企业在当地生根落户,这种方式,他们相当于基于(新)产业立镇这种方式我觉得都可以,还是我刚才说的两个要素,万变不离其宗,不要僵化的去理解就OK了。

    

张意:今天通过跟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的秘书长,发改委中国信息界杂志社的社长尚进博士的沟通,相信更多的朋友对智慧城市的发展概念有所了解,特别是特色小镇如何去发展,在中国当前这样一个发展阶段怎么样找准自己的产业特色,进行布局可能大家都有想法,我们也欢迎海外的朋友把您接触到或者了解到的海外的智慧城市或者特色小镇的经验,也通过邮件的方式告诉我们,(China@ cri.com.cn)今天非常感谢尚进博士跟我们一起分享了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谢谢尚博士。

 

尚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