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云计算和大数据还有相当的神秘感,记得到了2008年时,在我身边的同事中也只有我们的营销副总知道云计算和大数据是怎么回事。
如今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已经耳熟能详了,比如某知名的奢侈品的营销过程中,其衣服上配置了设备,可以详细地记录被拿起、试穿的次数,这些自动获取的数据对于追踪市场的认可度非常简便、科学。
最近的新闻热点是阿尔法Go在与世界围棋第一人柯洁的人机大战中,以3:0完胜,让柯洁几无还手之力。
有运算速度的支撑、有几乎无限制的内存和硬盘在供给(早已经不像1990年度时硬盘也只有484M),计算机可以在瞬间算出若干种的可能下法,从而选择最有利的下法,这些是人脑永远无法企及的。
文化
如今已经是数据和算法的时代,可以顺利解决决策中的逻辑计算和权衡问题。
与纯粹的机器作业不同的,在体验经济中,透过人来服务人,任何的逻辑和理性、数据和算法都需要透过人来实现。这种情况下,算法和数据最多是必要条件,而人的意愿就是决定因素了。
文化可以调动人的潜能,技术和逻辑可以告诉我们最可能的实现路径,在“我愿意”有前提下,技术和逻辑能够起的作用是非常棒的。
两手抓
引入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做一个比喻:数据和算法其实是生产力的层面,而文化是生产关系的层面。
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生产力的是必须的,没有能力即便是胜了也只是走运,必不长久;不能正确地调理生产关系,即便是有生产力也不一定能够发挥出来,经常会出现“手捧金饭碗(生产力)要饭”的情形。
提高硬件,更要发挥文化的功效,成功几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