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云南边境旅游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对策措施


推进云南边境旅游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旅游合作,促进协调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由“吃、住、行、游、购、娱”6大要素组合而成的大系统,它的发展涉及到诸多部门,需要各部门的支持。发展边境旅游,对内,要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各区域之间要打破地域上的行政界限,共同利用旅游资源,共建旅游基础设施,统一规划旅游线路,塑造整体旅游形象,统一旅游宣传口号,形成统一的旅游市场。对外,由国家旅游局、外交部等国家部门牵头,双方政府组建由旅游、海关、边防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跨境旅游协调机构,定期召开会议,共商解决边境旅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出入境管理方面相互协商达成一致,实行“一证通”或相互免签政策,实现资本、人才和信息等旅游产业要素的跨境自由流动。建立旅游联合执法机制,使旅游者在权益受到损害时能及时得到解决。要加强与邻国政府的的合作,实施跨境旅游一体化战略,设计跨国旅游线路,联合进行旅游营销。

(二)发展边境贸易,带动旅游兴起

边境贸易与边境旅游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边境贸易的发展对促进边境旅游发展意义重大,所以要大力发展边境贸易。提高边境贸易的重视程度,积极向国务院申请,将一些二类边境口岸升级为一类,完善口岸基础设施,拓展对外贸易的通道,加快人流、货流的运行速度,提高口岸的运力。同时,加快推进河口——老街、磨憨——磨丁和瑞丽——木姐3个跨境经济合作区进程,进一步建设姐告边境贸易区、磨憨边境贸易区,扩大瑞丽旅游淘宝场、瑞丽边贸街、河口越南街等特色旅游购物场所的规模,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旅游企业入驻。

(三) 挖掘文化内涵,推动文旅融合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成为现代旅游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发展边境旅游,需要加快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形成互促共赢的发展态势。深度挖掘民族文化、抗战文化、边关文化、历史文化和节庆文化五大特色文化资源,将文化元素植入旅游产业,重新包装文化资源,提升边境旅游的品味和文化内涵,开发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边境旅游产品。对少数民族服饰、歌舞、手工技艺、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将其打造成为民族文化演艺产品;对畹町边关文化园、姐告文化广场、瑞丽翡翠文化产业园等进一步升级,凸显亮点,增强吸引力。打造文化节庆旅游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盘王节、花山节、街心酒宴、祭祀舞、目瑙纵歌节万人同舞等少数民族文化品牌和中缅胞波狂欢节、珠宝文化节、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等现代节庆活动品牌。

(四)培育特色产品,实行差异发展

突出特色,差异发展是增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发展边境旅游,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培育特色旅游产业。各区域应该重点建设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旅游产品,与其他地区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例如滇西段重点突出远征军抗战文化、景颇族傈僳族跨境民族文化,滇西南段重点打造傣族佤族拉祜族跨境民族文化,滇东南段主要开发南疆边关文化、苗族壮族瑶族跨境民族文化。通过提供特色化、差异化的产品与国际化、标准化的服务,提高边境旅游产品的质量与服务水平,建立现代化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在更高层次和更高起点满足旅游者的需求,采用多种营销手段,主要市场上确立产品品牌和增强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引领中外边境旅游新时尚,推进现代化国际商务旅游的发展。

(五) 完善服务体系,建立智慧旅游平台

智慧旅游是现代旅游发展的新趋势,信息服务平台在发展边境旅游中意义重大。在住宿设施方面,应该以建设一批中等级别的宾馆为主,以高星级酒店为辅,同时还应该建设一些带有当地特色的客栈,以满足不同层次、级别游客的需求。此外,针对自驾游游客不受约束、追求个性的特点,可在环境较好、交通便利的地方建立一批自驾车营地,为自驾车游客提供卫生、经济的住宿服务和附加汽修、洗车服务;在餐饮方面,以当地的饮食文化为基础,加快各种特色酒店和农家乐的建设。边境地区还可以建设一批外国餐馆,招徕外国厨师,专做外国菜品或外国风味的小吃。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强对餐饮店的监管和审查力度,保证饮食质量,使当地的饮食文化成为旅游品牌之一。

(六)加强试点建设,鼓励地方创新发展

贯彻落实《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积极推进边境旅游试验区和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其中,边境旅游试验区是在中国边境区域内设立的、依托边境口岸城市、强化政策集成和制度创新、以旅游业为主导的发展区域,跨境旅游合作区则是以旅游服务为主导功能、旅游产业要素可以自由流动、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界的特殊区域。边境旅游试验区和跨境旅游合作区是新形势下边境旅游发展战略调整的体现,是边境旅游发展的新兴载体,对于边境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应引导地方政府提高认识、克服畏难情绪。其次,省市级相关部门加强调查研究和业务指导,考虑设立不同级别的边境旅游试验区并开展试点。再次,应明确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的现实抓手,如口岸限定区域观光、口岸旅游综合体、边境公园(界碑公园)、边境旅游访问点、国门特色旅游村寨、边境旅游小镇、边境旅游景观道(观景台)、边民互市旅游商贸购物区、旅游用品出口加工基地、边境跨境旅游集散服务中心等。(来源:李芳,易嵘,李庆雷,李伟,李立晓.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云南边境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11):2195-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