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边境旅游空间战略部署
根据旅游资源分布情况、发展潜力和交通状况,将云南边境旅游空间布局确定为“一轴三区十心”。其中,“一轴”即连接边境地区的沿边公路,“三区”即滇西边境旅游区、滇西南边境旅游区、滇东南边境旅游区,“十”即十个旅游集散中心。
(一)一条旅游发展轴
云南边境旅游发展轴是指由云南沿边公路网连接而成的“W”型旅游发展轴。其基本开发思路是以沿边公路主干线、次干线及连接线为基础,整合轴线吸引域内的旅游资源,加快边境旅游资源的开发,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打造边境特色旅游产品,以形成核心旅游品牌。同时按照统一标准,加快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包括旅游公共标识系统、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游客休息站和智慧旅游体系,并结合各区域内部独特的地域和文化特色建立自驾车营地及慢行交通系统。
(二)三大边境旅游区
滇西边境旅游区包括贡山、福贡、泸水、腾冲、龙陵、盈江、陇川、瑞丽和芒市9县(市),依托高黎贡山、独龙江、瑞丽江——大盈江边境自然风光和瑞丽口岸、畹町口岸、“天涯地角”碑、“一寨两国”、边寨喊沙、中缅街、畹町边关文化园等边境人文景观,以发展边境观光休闲旅游和边境探险旅游为基础;整合史迪威公路、滇缅公路上的一系列抗战遗址遗迹旅游资源,加强与缅甸的旅游合作,以重点开发远征军抗战文化旅游为主;以瑞丽旅游淘宝场、瑞丽边贸街和姐告边境贸易区为基础,结合中缅边交会以打造边境商贸会展旅游为辅。
滇西南边境旅游区包括镇康、耿马、沧源、西盟、澜沧、孟连、勐海、景洪、勐腊和江城10县(市),以热带雨林、南滚河、跨国溶洞、南汀河、南捧河、打洛江、十层大山(“一眼望三国”)和澜沧江——湄公河等边境自然风光为基础,开发边境生态旅游;以勐腊(磨憨)、孟连(勐阿)、耿马(孟定)等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为载体,开展边贸商务旅游;以勐景来、娜妥坝、龙竹棚等村寨为依托,将佤族、拉祜族、傣族、哈尼族等跨境少数民族文化融合进观光休闲产品中,打造集边境探秘、生态观光、民族文化体验和冬季养生度假等为一体的精品边境旅游区。
滇东南边境旅游区包括绿春、金平、河口、马关、麻栗坡、富宁6县,以老山自卫反击战遗址、老山作战纪念馆、麻栗坡烈士陵园和河口烈士陵园、金水河村(593阵地)为基础,重点打造南疆边关怀旧旅游;加快滇越铁路、中越铁路大桥、河口古炮台、河口海关旧址、河口对汛督办公署旧址、法国驻河口副领事署旧址等旅游资源的开发,进一步挖掘其文化内涵,打造边境历史文化体验旅游;推进金平县蝴蝶谷(含天生桥“一瀑两国”)、绿春县黄连山、河口县花鱼洞等景区建设,发展生态观光休闲游;依托河口——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麻栗坡(天保)边境经济合作区、金水河等口岸,发展商务旅游。
(三)十个旅游集散中心
包括5个一级旅游中心(猴桥、瑞丽、清水河、磨憨、河口)、5个二级旅游中心(六库、孟连、景洪、江城、麻栗坡)。
对于一级旅游中心来说,河口、磨憨、瑞丽分别作为云南面向越南、老挝、缅甸最大的口岸,政策优势明显,发展基础好,交通便利,应将其打造成为云南边境旅游的“龙头”。磨憨和瑞丽可以建设一些特色型人工景点和大型的旅游免税购物店,例如瑞丽中缅街、姐告国际旅游景区、瑞丽旅游淘宝场等;河口应注重对河口中越铁路大桥、滇越铁路、河口古炮台、河口海关旧址、河口对汛督办公署旧址、法国驻河口副领事署旧址等一系列历史遗址进行深度开发,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猴桥口岸和清水河口岸是国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交通枢纽,发展潜力大,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口岸功能,同时拓宽投融资渠道,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在土地使用权、金融、财税、工商管理等方面给予投资者最大的优惠[18],积极发展边境贸易,以贸易带动边境旅游的发展。
对于二级旅游中心来说,景洪作为边境城市和旅游城市,要提高嘎洒机场等级,增加与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班、航线数量,积极申请开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旅游城市之间的航线。六库、孟连、江城和麻栗坡都需要进一步完善、拓展交通网,将互联互通国内段交通项目建设纳入国家相关规划,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加强国际合作,和缅甸、老挝和越南3国政府协商,利用国外援助资金、国际组织贷款等加快与以上3国公路的互联互通建设。同时加快县城及其境内口岸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旅游中心功能,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来源:李芳,易嵘,李庆雷,李伟,李立晓.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云南边境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11):2195-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