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是一份古老的职业,理论上说,只要有交换就会有销售,我们耳熟能详的“稻草变黄金”的故事,就充满了销售的元素,简单来说,销售就是把产品卖给最需要的人,从而获得差额收益,当经过若干次差额交换后,收益和成本的差距就是稻草和黄金般的差距了。销售的核心不是投机取巧,而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对任何一家企业而言,把销售看得多重要都是无可厚非的,从极端角度去观察,一切非销售部门似乎都是服务于销售的,而一个个快速实现人生巅峰的销售故事,也会引起我们的驻足羡慕。我就经常见到各种销售招聘的广告,比如三年买房买车,年薪百万之类的。广告里的内容确实是真实的,因为销售是最容易量化的,做多少业绩,得多少提成。一切都可以分解出来,但由此就得出做销售是实现人生巅峰的想法,是否过于草率?因为分解过程的简单,并不意味着结果就这么简单。
在我们理解中,销售技能的核心是人与人的沟通,所以在表面上看,这是一个门槛极低的行业。为此,销售工作收割了众多没有想好未来方向的人,而现在很多中小企业,哪怕产品毫无优势,也不会吝惜销售岗位,一方面这是生命线,另一方面这就有点像买彩票,似乎多买点机会就会大一点。因此,我们看到很多销售的负面内容就不足为奇了。销售对个人的素质要求还是非常高的,如果你观察到的现象与此相左,那只能说是太多不靠谱的公司,将素质低的人带入销售领域,这不是销售岗位的问题。当然,也有不少人觉得销售可以锻炼人,即使不能实现人生巅峰,也会对未来成长大有裨益,说不定将来我也去当个CEO呢!
可现实的情况是,销售是一个很拼天赋的岗位,完全不是大家想象的那种,嘴甜、心狠、脸皮厚就能做好的。做好销售和内外向关系不大,不是有很多内向的人最后成为大咖,可能收放自如的状态,内心的深度是一个好销售的重要特征。很多好的销售,并不是把握什么销售技巧,但总有那股洞察人性的轻松感,如果你问下那些总是销售冠军的人,如果他们不装逼,他们可能也不是很清楚原因,他们认为可能更多的是运气。其实就是那种很容易把交流进行下去的感觉,可能就是所谓的亲近感吧。
销售的难度不是勤奋就可以轻松跨越的,因为陌生人之间的交流,会自然产生一种距离感,举个例子,有时候我们去逛商场,过于热情会让人有压力感,会让我们想跑的冲动;而那些过于冷淡的,会给人一种失落感。当然,每个人的平衡点都不一样,有的人希望全程女皇式服务,有的人只希望那种咨询师式的服务,要给与足够的个人空间。这里的销售还是已有需求的销售,对于我们常常见到的筛选式销售,或者引导性销售,往往会遇到更大的考验,靠人海战术锻炼出来,并不是一个销售的基本功,我就听说过,有的销售会每天打500个电话,来争取更多潜在客户,但我不认为能这样做的,就能成为一个好的销售。第一,这种模式,过于死板,现在已经有了前期机器电话的模式了,销售的价值在于信息对称,以及攻坚战的随机应变。第二,这种模式是反人性的,简单粗暴的销售,一定会招来海量的拒绝,乃至侮辱性攻击,我不太理解这种模式的动力所在,说话的双赢内核呢!除非你一开始就是诈骗销售。
当然,销售也不是陪吃陪玩,或者出卖美色那么简单庸俗。这些做法在销售环节能够采用,也仅仅是洞察人性的一种结果。而一个好的销售,需要摆清位置,销售也只是产品的附属,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产品本身上,过于神话销售的作用,会变成一种传销手段。曾有人总结销售这份工作,感觉非常恰当,“销售就像是和客户谈恋爱,一个好的销售,就是能让对方时刻想到自己,只要有这方面的需求,脑海中第一个跳出来的人就是自己。”这境界实现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为此,我们可以参考下青楼的头牌,她们不光要倾国倾城容貌就够了,因为很多妓院也是可以找到,她们还必须多才多艺,知书达理,善解人意,试想下,在那种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遇到这种女子,怎么能不让人牵肠挂肚!一个好的销售,需要修炼的一点都不会比青楼女子少。比如知识面的广度,专业性的深度,以及敏锐的人性察觉和细致的微动作捕捉,要能帮客户找好处,替客户做决定等等。
当然,销售仅仅是社会分工中的一种而已,不是也不应该是所有人的追求。当然,我们也可以说,人生的过程都是一个销售的精炼版,比如你找工作,无论做什么,都是向企业或者社会销售自己,通过网站就是陌生拜访,通过熟人推介就是转介绍;谈恋爱,你也是在向异性销售自己。很多人生的重大机遇就是一次成功的个人销售,而人生的低谷也仅是一次销售失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