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人究竟是一个什么群体


    网上有很多对合伙人的定义,从法律层面的、公司治理层面的、各自企业层面的众说纷纭,在特定的环境或领域下都没有问题,但个人认为还是没有把本质的东西给说出来。

合伙人顾名思义来看,合就是在一起,这里的在一起包含三个层面:

第一,思想保持高度一致,也就是志同道合,貌合神离的人聚在一起很难称为合;第二,思维具有独立性,不会人云亦云,合字拆开就是人一口,也就是共策群力谓之合;第三,高度一致,古语有云,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鸿儒聚会可以论天下,开太平,比如马云当年发起的西湖论剑,一举奠定了后来互联网的整体格局。白丁在一起也很难达到前面两点的要求。

合字说完了,接下来解析一下伙。合字中的三点只是说拥有了成事的前提条件,伙才是关键。前几天听到宁向东老师评价新东方的三位中国合伙人时提出的一个观点个人特别认可,观点是用共同利益维系兄弟情义,而不是用兄弟情义维系共同利益。在这个基础上我来说一下伙的三重含义:

首先,伙是基于大家想把同一项事业做成而产生的,伙字本身是人围绕着伙,代表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拾完柴堆的不是一个地方,火也不可能越来越旺。说白了,伙之所以是关键是因为大家聚在一起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做事的内容可以不一致,但大的导向必须一致,总的导向凝聚的不是一个个分散的模块,凝聚的是共同人心所向。

其次,伙是基于共同的利益追求而存在的,这也是前面引入宁老师观点的原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公认的道理,不管是马云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还是郭广昌的修身、齐家、治国、助天下,背后无外乎一个利字,把一群各领域的顶尖高手聚在一起做一项只是为了家国情怀,完全不考虑个人利益的事儿,估计理想中都不会存在。

第三,伙字存在长久的基础是合理的激励与约束体系。大到国家、军队、小到企业、团体。如果没有合理的激励与约束体系都不会长久,一支军队为什么能一往无前,百战不殆,除了将帅的勇猛计谋,身先士卒,更多的是体现在赏罚分明与一视同仁。在企业里面体现的就是公司治理与内部公平的问题,股权的分配,职位的高低诸如此类。正因为此,中国式的身股激励与西方式的股权激励才随之产生,其本质也是要通过合理的激励约束体制维持长期的伙伴关系。

合伙人中的人代表变动,合与伙是相对静态的,而人心则会随着不同阶段而产生不同的变化,有人只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明智的合伙人就会选择在合适的时机下车,大部分人会选择继续留下。当朱元璋打下天下的时候最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管理这些开国将领,刘伯温答了四个字:无法管理。当没打下天下的时候,相对的赏罚分明就可以,但患难过去了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贡献最大,蛋糕就无法分了。但在现代企业里面其实还是有多种方案解决的,这里就涉及到更多公司治理的问题,不再详谈。

合伙人的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相当复杂,选不好就会为以后留下隐患。绝对不是简单因为是同学,同乡,同事,亲属等人际关系跟自己比较亲密的人就可以一起合伙,当然关系近可以作为加分项,但绝对不能作为决策项。如果只是想做笔生意,赚一点小钱,合伙人的选拔到不至于那么复杂,如果想做比较长久的事业,与谁同行,则至关重要。